分享

鲜为人知的榆山后血战:110名八路军与2000多日军狭路相逢!

 江山携手 2019-07-12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个连队曾在胶东地区一个名叫榆山后(今属山东省海阳市发城镇)的村子里,与2000多名日军狭路相逢后发生了一场激战,110八路军将士最终仅有8人突围。这就是鲜为人知的榆山后血战。

一九四二年,华北日军连续发起春季和夏季“大扫荡”均以失败告终。冈村宁茨恼羞成怒,于十一月八日潜行至烟台,调集了二万多名日伪军,向胶东半岛步步进逼,妄图将八路军胶东部队一举歼灭。

日军出动后,气焰极为嚣张。一时间,胶东大地狼烟滚滚,杀机重重。面对这严峻的形势,八路军胶东军区十六团根据上级指示,将部队化整为零,以营连为单位巧妙穿插,避实就虚。

十一月二十四日,当日军在山东乳山县马石山“收网合围”之际,整个部队早已毫发无损地跳到了圈外,就连被日军网进了山里的二千多名群众,也在一夜之间被八路军的一个排几进几出,往返冲杀,救出了一千八百多人。

然而,还是有五百多名老百姓未能脱险,于二十五日被日军尽行杀戮,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马石山惨案”。事后,日军还不可一世地大肆吹嘘:胶东的八路军已经被他们赶尽杀绝,所谓的“拉网合围”、“强化治安”行动大获全胜。

为了戳穿日军的牛皮,进一步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八路军胶东军区十六团二营五连奉命前往海莱边区榆山后一带开展工作。

临行前,营长、教导员特意为五连指战员送行。营长说:“你们一个连,一百多条汉子,一百多条长枪,还有机枪迫击炮,好威武,好雄壮。只要走路,只要过村,只要唱歌,只要一张笑脸,那就是最形象最生动的宣传,那就是告诉人民,八路军是网不住、打不垮的,胜利属于我们!”

榆山后是个居住着一百多户人的山村。当时,全村的妇孺老幼都躲进了山林沟壑,无鸡犬之声,无人迹可寻。

五连的干部战士绝大多数是胶东生、胶东长,人熟地熟,山熟水熟,闭着眼睛也辨得清东西南北,摸得准沟沟坎坎。他们穿过村子,向西走进了石硅子河滩,沿马鞍山、光光顶蜿蜒而上。

走着走着,五连指战员突然发现有几匹军马在赤山和光光顶的山凹处往返狂奔。连长王长清很有战斗经验,他搭眼一看,忙对战士们说:“我们跟鬼子的大部队遭遇了,撤!”

但王长清的命令尚未发出,头戴钢盔的日军便黑压夺地涌上了西山口,占领了几处山头(后来听说是2000多人),居高临下,机枪、步枪、六〇炮、掷弹筒,泼水般朝河滩里打来。

王长清临危不乱,指挥若定,他站在排头,大声吼道:“同志们,活着就打,死了就算,打呀!”

河滩里无遮无拦,无从构筑也来不及构筑障碍物,战士们只能就地卧倒,一个个眼睛里喷火,枪口里喷火,拼命地朝敌人还击。生死攸关的时刻,没有人考虑自己的生死。

半个小时过去了,战友们本来就不多的子弹打光了,机枪班的3挺机枪哑巴了!阵地上一片沉寂。

敌人停止了射击,旋即又端起明晃晃的刺刀,像一排排恶浪朝山下卷来。

此时,全连110人,活着的只剩下8个,其中有连长王长清、战士陈福山、迟树鑫、吴永旺、高德全,还有3名炊事员。王长清咬牙切齿,目眦欲裂,手握最后一颗手榴弹,弹环套在中指上——他准备同日军做最后一搏。

战士陈福山见状大喊道:“连长!仇要报,恨要雪,但不是以你个人的牺牲为代价,只要有你连长在,十六团还会有一个五连!”

说着,陈福山和迟树鑫不由分说,架着王长清的胳膊硬是把他从死亡线上拖了下来。最终五连仅存的这八名干部战士凭借对附近地形的充分了解,躲进石硅子河滩边的树林中,顺利突围而出。

在榆山后血战中,五连指战员的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正如陈福山所说,没过多久,一个新的五连重新战斗在抗日最前线,连长王长清率领全连在此后的对敌斗争中屡立战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