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娄川:秘境里的归田园居

 山地之仔 2019-07-13

 用户1914824741

层层梯田,油菜花摇曳,优美的曲线蜿蜒起伏,阡陌交通,又是如此的洒脱恣意。自然的鬼斧神工眷顾的这一方土地,行于其中,令人沉浸在云海、花田、绿树、村落交织的画卷里。这是茗岙的梯田。或者你沉浸在茗岙花田,惊艳;或者融入茗岙开犁节的热闹,惊叹。且慢,不要走来时路,向西翻过浓阴蓊郁的山峦,还有一处秘境。因为它深藏的位置,古老的纯澈被保存下来,干净清冽,宛如幽谷百合,静静的在层垒的群山之间绽放。

那便是娄川村。

娄川村,可以从仙境茗岙穿林拂叶,踩过在土地上盘恒千年的落叶松针进入村界。娄川向北是潇洒自如的娄川漈,当地人也称娄坑漈。漈,瀑布。瀑布落差60余米,经山崖分割三束水流,两边庞然,中间细微,从石壁喷泻而下,飘飘洒洒,宛若游龙,又如白练,飞珠溅玉,莽撞地在崖底顽石上,形成了白烟细雾一般的云霓,蔓延在山谷间。绕过瀑布,步行十数分钟,便走进在天地间静默的娄川村。

娄川村,也可瓯渠驱车而入。瓯渠本就是人文荟萃之处,文昭武举,以医武之术闻名瓯越。浓厚的石文化在村巷弥漫:雕花石箱、雕花石鼓、石脚盂、石水缸、练武端石、石锁、槽盘石磨、纹龙石磉,处处可见。过瓯渠,山路曲折,高低盘旋,山峰石林,野草古木在起伏的山路间时隐时现,行至林深处,不禁令人疑惑是往了何处去。其实不过十几分钟,一个小小的顺着山势构筑房屋,呈带状依在山坡上的娄川村不期然闯进眼睛。

娄川村有300多居民,日常常住人口100来人,为潘姓人聚居地。当地民风淳朴,古意盎然。尤其是隐约在村中的一带保存完好的石屋,错落在林间。石墙上苔藓斑驳,薜荔藤蔓攀附缠绕,很有些岁月的痕迹。从公路的右侧转入屋角,穿过一道天然的石洞门,拾级而上,一座座用原木、卵石建造的老房子,敞开怀抱,欢迎我们的到来。

娄川的老房子依然保留楠溪民居的特点。原木、石头是主要的建筑原材料,每一座房子都保留自己的特色,几乎看不到模式化的建造,并且,依山傍林构建种种变化,把楠溪的清纯灵秀、村民的朴实坦诚和乡野的散淡融铸进去。听同行的人介绍,在这石屋里还走出过多位乡贤、名校教授。老房子屋面中间高,两边低,主次分明,二层阁楼,重檐衔接,屋面搭接自如,美人靠倚东风,很有些婉转的情致。每一座房子东西南北都能见到屋面,每一座房子的屋角或石墙和另一座屋角呼应衔接,如音乐的节律一般跃动。屋脊呈弧线状,屋面平缓,出檐深远,造型平缓,很有些含蓄的美。

浓厚的石文化也在这村里体现。高耸的石墙,块石或卵石垒砌,工序繁复且精致。有一处房子的老墙更见主人的心思,墙面一概用红赭石劈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块石垒成,如水彩画一般立在眼前。

石头墙,石头锁,石臼,石阶,石盂等等,在村民的生活里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村前的溪流还乱石横卧,记录水流冲击的痕迹。整条小溪是一块完整的石板,从溪流的源头伸展至溪流的末端,在阳光下和清冽的水一起闪烁光辉。就地取材,依山取势,是楠溪当地百姓的生活形式之一,隐含着简洁的“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这也是当地村民在建构自己生活时的一种统一模式。就在当地的后山,庞大的石崖群,工匠凿石取材的场面仍然,开凿出来的石头堆砌山坡,令人遐思无限。溪流上游的四座青石板桥横卧在水面上,静静的记录百年的历史。

沿着大狗尾草在风中卖弄它细微绒毛的小路,找到当年的古道。从原来四川片到县城、温州,必须经过这条古道。这条路也是通往缙云的要道。在这条古道上,有竹木、药材、山棕、箬叶、布匹、咸鱼、日用百货,以及由古道另一端的下石坑村人所制的靛蓝往返运输。娄川位于古道的南端,从娄川出发,经西坑下、底岙、下石坑进入巽宅镇,茗岙就在娄川的东北侧。从娄川出发,还可以直登脑公山,一路花繁木秀,吸氧无数。从娄川出发,还可以边领略沿途悬崖峭壁奇险风光,进入吊坦漈,观赏瀑布独具的秀色,直抵石柱岩,到达大塘水库,一路溪流潺潺,峡谷弯转,如入迷境。

同行的老潘说,除了娄坑漈、石柱岩、吊坦漈为人所熟识的景观,并且和茗岙及金溪境内的红岩漈连成一片之外,娄川村还有很多未被外界所识,比如蜈蚣洞,老娘岩,五岳洞等,每一处都有动人的传说。

从娄坑漈走回村里,站在石头墙下看着渐渐颓败的老屋。简洁的线条与石头青瓦的朴素,带来深邃而简约的美。毗邻的瓯渠是医武文化之乡,百年南拳的光芒映照浙南拳坛。2016年成立的金溪镇是我们最年轻的乡镇。正政通人和之际,百废俱兴。娄川这个古老的深藏在西部深处的小村庄,以什么能改变它寂寞的命运,重新散发它珍珠一般温润的光呢?

石屋,板桥,梯田,古道,瀑布,奇石,深林,古木,异草......还有没被污染丝毫的生态,注定了娄川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一般,可以续写永嘉文化里的耕读清风。带月荷锄,晚霞归牧,像梦一般可以给远离了田园原野的人们以精神安抚和憩息。

试想周末的清晨,在鸟鸣啾啾中醒来的游人,呼朋引伴踩着清透的露珠走上古道,走进自然的怀抱;黄昏,游历红岩漈或者茗岙归来,坐在石屋的矮墙下,看山上的云从门前飘过,与三五好友以红泥火炉煮酒,烹茶,看小童在门前嬉戏,闲谈岁月,一时忘记奔忙的人生。

这归田园居的模式却需要建立在一个成熟的物质基础之上。连片错落的石屋需要整体的规划打造成温宁适意的民宿,村居的环境得以综合治理,交通路线整体的规划,连通茗岙、红岩漈。彼时,静默的人在老屋和石墙里品茶静静,行走的人在古道西风里穿行西溪与楠溪,探险的人在奇峰险石间攀缘,让孩子与父母在田野里尝试耕作愉悦,有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的况味。

目前,娄川已被金溪镇列入首个旅游村打造项目,在规划开发的同时也做好村落生态的保护。不日,归田园居的梦会在这密境一般的娄川,以民宿群落、生态群落的形式得以一一实现。

作者 李晓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