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复阅读经典好书的十个方法,学霸都在用

 山头大王 2019-07-13

都说好书不厌百回读,那么,究竟该如何反复地读呢?告诉同学们10条反复阅读经典好书的方法,一起来试试吧。

01

震惊地读

太震撼了,为什么我之前从没有想到呢?好书精髓的思想会像子弹一样击穿我们,这时候,阅读是囫囵吞枣的,思维是暂歇的,就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时的目不暇接。

02

崇拜地读

心情稍加平复后,再次怀着神圣之心开始拜读,这时候思维开始流转。同时我们应建立起对书的敬意、对思想的尊重。

03

细究地读

细细的读,这个方法永远是最有效的。读的时候要格外的仔细,逐字逐句,图表、附录无不细细揣摩,甚至对延伸阅读的部分进一步学习。

播放GIF

04

重点地读

略过旧知识点,重点获取新知识点。此时书中大部分细节我们早已烂熟于心,只是对于那些容易重复犯的错误,免不了再翻到相关章节去搜寻答案。而对于这时的我们来说,书变成了经,成为了字典。

05

思索地读

读书需用心思索,理解领会。任何一篇好的作品都有它的来龙去脉,结构规律,阅读中我们就要用心地探索和分析,我们既要有欣赏的眼光,还要有审查的眼光。从文章的立意构思、局部谋篇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都来一番用心地审查,经常提一些“为什么”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才能学有所得,不断进步。

06

质疑地读

学起于思,源于疑。质疑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技能的必然途径。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融会贯通素材,更需要在大胆质疑和主动探知的过程中体味奥妙和精华。带着问题主动阅读,带着疑虑主动探索,这样才能激起持续学习的激情,让阅读更有深度。

07

批判地读

有质疑,也就很容易形成批判。批判性思维对于信息的接受和甄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阅读时,我们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书本知识,但同时又要虚心地吸收书本的精华,然后去“悟”出自己的思想,这才是高段位的阅读。

播放GIF

08

释然地读

只知批判,不知重构,只一味的寻找问题,却不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并不足取。如何帮作者去找解决之道,如何从当时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作者的某些不完善,如此你才能够进步,才能够释然。

09

会心地读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而守其黑。这时的阅读犹如刨丁解牛,刃过而肢解。对,对在何?错,错在哪里?了然于胸。这时候,我们才可以说,你把一本书读透了。读书是不可求多的,多则不思。孔老师就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

再次尊崇地读

你走过他,但你依旧尊崇他。为他的精彩而喝彩,为他当年记下的笔墨,你今日所得之收获而感恩。酒过三巡,书过十遍。好书犹如好老师,是应该一辈子记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