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用四十年,颠覆了人类的耳朵

 开朗的小通 2019-07-13

谈及 SONY(索尼),你会想到什么?

大喊着“索尼大法好”的狂热 SONY 粉丝?

如今领先业界的电子游戏主机 PlayStaiton?

风靡一时的 SONY Ericsson(索尼爱立信)手机?

亦或是…Walkman?

Walkman 是 SONY 品牌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在 SONY 帝国的建立中居功至伟。不知不觉, Walkman 已经陪伴你我走过了40年风雨,成为了一个音乐文化的符号。www.

为了庆祝 Walkman 系列40周年,SONY 在位于银座的 SONY Park 举办了一场为期约为2个月的 Walkman 主题展览——#009 Walkman in the Park。之所以名称加上了“009”的前缀,原因是这个展览是在 SONY Park 举办的第9个特别展览。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了解、回顾 Walkman 的发展历史。

高2.5m,以1983年推出的运动型 Walkman WM-F5 原型打造的巨大模型矗立在 SONY Park 门口,引人注目

现场售卖的官方纪念T恤

此次展览,SONY 特别邀请了包括 Sakanaction 乐队的山口一郎、芭蕾舞演员藤岛伸美在内的40位日本艺术家、设计师、工程师等各行各业的业界名人,请他们讲述自己与音乐以及 Walkman 的心路历程。

展览上有一面6米宽、挂满了 Walkman 的“Walkman Wall”陈列墙,多达230台,从首款 Walkman TPS-L2 到2018年生产的产品,皆包含在内。

参观者可以戴上耳机,使用40部依然能够正常运作的 Walkman 听歌,用耳朵感受时代的变迁。

今次,SIZE潮流生活便借此机会铺开 Walkman 40 年的历史,重组记忆中的碎片,追寻记忆中 Walkman 留下的美好。

「Walkman」

的由来

如果不是因为 TOSHIBA(东芝)抢先注册,也许“Walky”会作为 SONY 随身听系列的名称走过这40年。其实“Walkman”是由两个词“拼接”而成,一个是前面提到的不能使用的“Walky”,另一个则是 SONY 之前的一款主打新闻录音的产品——Pressman, “Walkman”正是二者的结合。

一边行走,一边听歌,尽管这个名字是东拼西凑得来的,但是这个由时任 SONY 董事长的Akio Morita(盛田昭夫)起的名字对于随身听来说恰到好处。

Akio Morita(盛田昭夫)

在“Walkman”刚开始进行海外推广时,SONY 曾短暂放弃过这个名字,由于“Walkman”是日式英语,海外销售公司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所以一开始 Walkman 在美国被称作“Soundabout”,在英国被称作“Stowaway”,在澳大利亚被称作“Freestyle”。

直到1980年,时任 SONY 董事长的Akio Morita(盛田昭夫)觉得这些在国外推行的名字都没有 Walkman 响亮,于是决定在全球统一使用 Walkman。

Walkman 之父 Ibuka Masaru(井深大)

Walkman 名字是由Akio Morita(盛田昭夫)起的,而 Walkman 的出现则源于 SONY 公司创始人之一Ibuka Masaru(井深大)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Ibuka Masaru(井深大)一直有随身携带磁带机播放器的习惯,但是磁带机播放器的庞大体积在乘坐飞机时显露出了弊端,极其不方便携带。就这样,改变世界的 Walkman 诞生了。

「Walkman」

效应

TPS-L2当时的宣传海报

戴上耳机,与世隔绝,进入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SONY 在40年前就开始为这样的听歌方式进行铺垫。但是在当时,人们习惯了通过扬声器欣赏音乐,在公共场合公放的硬核听歌方式“声入人心”。

正因如此,将个人空间与公共场合隔绝开的 Walkman 引起了一些争议,评论家们认为 Walkman 有分裂的反社会作用,他们认为 Walkman 正在使个体在听觉上切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Walkman 用家会因此变得内向、自私,不能容忍他人和社会。乍听上去,这些批评家的论调有些道理,但是这样的听歌方式其实是听者的自主选择,内向、自私的性格基本上在他们使用 Walkman 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所谓的反社会效应也并没有依据。

1979

📼 TPS-L2

1979年7月1日,SONY 推出了以自家产品 TCM-600 为蓝本打造的卡带式随身听 TPS-L2,售价33,000日元,约合150美元,这个设计简洁规整的卡带式随身听是 Walkman 系列的开端。

为了尽可能缩小体积,提高便携性,SONY 在设计上做了减法,TPS-L2 放弃了之前推出的磁带机随身听使用的外置扬声器。要知道在音乐公放的大趋势下,如此“自闭”的选择有些冒险,毕竟改变听者的收听习惯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为了沉浸式的音乐听感,SONY 认为这样的改变势在必行。在 TPS-L2 上,还有一个比较人性的设计,它有两个耳机插孔,可以满足听者和好友同时享受音乐。早在40年前,SONY 就考虑到了两人共同用一个设备听歌时的需求。

1984年,WM-D6C 诞生,其目标人群是高端音乐发烧友群体。WM-D6C 使用了杜比 B 型降噪电路技术,因此这部 Walkman 的抖晃率控制在 0.04% 以内,一跃成为随身听行业内的巅峰级标杆。增强听觉沉浸感的 WM-D6C,在售价上也让人感到沉浸般的“纸醉金迷”。

1984

📼 WM-D6C

64,000日元的售价相当于当时日本工薪阶层2年以上的收入,高昂的售价使得 WM-D6C 在“极致享受”的标签之外,更带来如同奢侈品一般的尊贵身份象征。虽然 SONY 之后推出了简配版的 WM-D3,但是39000日元的售价依然让普通音乐爱好者望而却步。

1984

📼 D-50

1982年,SONY 联手飞利浦、宝丽金推出全新小型唱片数字音频系统——CD 系统。音质出色的 CD 出现,颠覆了音乐世界,为音乐爱好者们打开了新的大门。之后 SONY 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 CD 播放器——D-50,其灵感是一个边长为 13.4cm 的四方形木盒。

作为一款随身 CD 播放机,D-50 的售价是 SONY 在 1982年推出的 CD 播放机 CDP-101 的三分之一。而体积也大幅缩小,尽管你仍需要花费一番力气携带,SONY 还为此专门配置了一根肩带,方便用家携带。这款迷你板的 CDP-101 一经推出,再一次引发了抢购热潮。

作为第一款在低音方面贴合流行乐的 Walkman,诞生于1987年的 WM-501 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在发布后一度占据了 15% 的市场份额。

1987

📼 WM-501

杜比降噪,自动反带,只是 WM-501 的基本操作。真正让 WM-501 成为 Walkman 经典的原因便是 DBB 动态低音技术,其调教出的低音处理使流行音乐在耳机中呈现不一样的顶级听觉感受。

1994

📼 WM-EX1

作为 Walkman 系列中最畅销的卡带机,1994年诞生的 WM-EX1 体现了 SONY 对设计的极致追求,顶部开合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

在合金机芯、自动停机装置等配置的加持下,WM-EX1 成为了当时的随身听标志。时至今日,WM-EX1 依然是同 Walkman 文化捆绑最为紧密的型号之一。

作为一部见证了 CD 衰落的播放器,D-E01 在音乐发烧友心中的地位无需多言。吸入式光碟仓,G 防震系统,长达62小时的续航能力,这些优秀的配置相加组成了那时最顶级的 CD 播放机 D-E01。而其标志性的圆形机身设计受到了广泛的认可,SONY 之后推出的不少 CD Walkman 都沿用了与之相同的设计,组成了“CD 扫地机器人小组”。

1999

📼 D-E01

虽然 SONY 在之后推出的 CD 播放机增加了更多功能,比如可播放拷贝 MP3 格式的 CD,这意味着一张 CD 可以容纳更多的音乐,但是仍然无法在 CD 衰落的大趋势下逆转重生,展现出银色光泽的 D-E01 可谓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2003

📼 NW-MS70D

作为第一款闪存 Walkman,NW-MS70D 的发布可谓“逆版本”。在后来居上的 Apple 推出 iPod 的2年之后,SONY 才终于发动了反击。NW-MS70D 配有 256 MB 的存储空间,不过并不支持 MP3 格式,需要将音频文件转换为 atac3 才能播放。

为了尽可能缩小体积,提高便携性,SONY 在设计上做了减法,TPS-L2 放弃了之前推出的磁带机随身听使用的外置扬声器。要知道在音乐公放的大趋势下,如此“自闭”的选择有些冒险,毕竟改变听者的收听习惯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为了沉浸式的音乐听感,SONY 认为这样的改变势在必行。在 TPS-L2 上,还有一个比较人性的设计,它有两个耳机插孔,可以满足听者和好友同时享受音乐。早在40年前,SONY 就考虑到了两人共同用一个设备听歌时的需求。

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了从口袋中掏出智能手机,插上耳机或是连接无线耳机,欣赏音乐。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用户欣赏音乐习惯的变化,Walkman 早已被遗忘在时间的角落。不过 Walkman 为世界带来的“随时随地欣赏音乐”的文化,直接影响了未来人类欣赏音乐的方式,改变了人类的习惯。

在 Walkman 的鼎盛时期(1987年至1997年),步行锻炼的人数增加了30%,Walkman 不单改变了人类欣赏音乐的习惯,甚至影响了人类的健身习惯以及身体健康。

「Walkman」

与时尚

Walkman 对于时尚的影响同样巨大,作为日本文化的标志之一,它时常被作为灵感添加到时尚单品之上。

第一款 Walkman TPS-L2 对于“潮流教父”Hiroshi Fujiwara(藤原浩)有着很深的影响,藤原浩在采访中曾提及 TPS-L2 呈现的人声、吉他、钢琴声音过分优美,让他因为耳机中传来的美妙声音而惊叹不已,而他也在设计中不断地向 Walkman 致敬。

SONY x THE PARK · ING GINZA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SONY 同Hiroshi Fujiwara(藤原浩)的概念店铺 THE PARK・ING GINZA 打造了 2017 春夏联名系列。

以本文主角 Walkman 为灵感打造的T恤、帽衫、教练夹克和托特包使用了「Walkman」、「It’s a Sony」以及磁带的印花,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以 Walkman 经典播放器为原型的小袋。

fragment design x LOUIS VUITTON

在 fragment design x LOUIS VUITTON 系列中,Walkman 死忠粉Hiroshi Fujiwara(藤原浩)在单品的设计上加入了 Walkman 印花,原因便是他认为 Walkman 是日本文化中标志性的存在。

而这次 #009 Walkman in the Park 展览也将人们重新拉回用 Walkman 听卡带的岁月,来自香港的 NIMN Lab 就借 Walkman 40周年的契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蓝牙 5.0 便携式磁带播放机——It 's OK,其外形复刻了 Walkman 经典卡带机,3.5mm 耳机接口以及使用 AA 电池的设计,搭配上蓝牙 5.0 的配置,整部机子在重现历史的同时又有着现代科技的加持。

推动整个音乐行业回潮,Walkman 正在将那些年的感动带回现代。

时至今日,Walkman 仍然在随时代不断更新,坚持着不停创造,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音乐体验。花费 40 年做一件事,这其中展现的匠人精神值得整个世界尊敬。正如Ibuka Masaru(井深大)所说——“要去创造那些满足客户内心与情感的、真正令他们满意的产品”,这是 SONY 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信念。这个信念决定了 Walkman 在随身听行业的寒冬时期仍然在推出新产品,而 Walkman 的粉丝也正是在这样的情怀中接纳 Walkman。

1986年,“Walkman”被正式收录于《牛津大字典》,成为所有随身听的统称。


但是,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Walkman 绝不仅仅是一部随身听那么简单。

Walkman,是献给所有音乐爱好者最好的礼物。

For Music Lovers, By Music Lover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