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日行一善共修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我们的一生会遇见很多的人,有很多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兜兜转转,最后留下来的才是一生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无需多言,就算相对无言,也不会感觉尴尬,因为他懂你的沉默不语。有一种朋友,不在生活里,却在生命里......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来来往往,又有多少人留在我们生命中呢? 慧南禅师住在净戒寺,有一次和洞山禅师相见。【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慧南禅师静默不语,洞山禅师也沉默不语。两人相对而坐,从白天坐到黑夜,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这样到了深夜,洞山禅师起身对慧南禅师说:“这么晚了,不打扰你休息了!”说完,还没等慧南禅师回答,就转身离开。 第二天,洞山禅师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洞山禅师的弟子问:“老师,您这次见到慧南禅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禅师回答:“奇人,奇人!” 弟子随后问跟随禅师去的侍者,两位禅师深夜探讨了什么问题。 侍者只回答:“他们一句话都没说,只是静静坐了一天。” 弟子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喟然叹道:“疑杀天下人!”意指这两人虽然对坐不语,实在是说尽了天下的语言。 人与人之间,大多用语言和文字沟通。有些时候,语言和文字也会让两人产生误会。沉默,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 对于禅修者,如果面对沉默感到尴尬,那就是内心不空,还没有得道。我们和朋友相处,如果无法面对对方的沉默,那就说明没有卸下防备去沟通。 真正的朋友,不是有说不完的话,而是他懂你的沉默无言,明白你的欲言又止。这就是沉默的力量,无需多言却互相了解,无需想起因为从未忘记。 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灵魂知己。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一个眼神,不必多言,我也明白你的意思,欣赏骨子里的品格,愿意倾心相付。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乐师叫俞伯牙,琴艺高超,他能将对大自然的感受巧妙地融合进音乐。但是他有一个苦恼,就是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 他时常独坐深山老林,忘情演奏。有一天他在演奏的时候,听见有人在远处传来由衷地赞叹:多么巍峨的泰山啊!多么浩荡的江河啊! 这人就是樵夫子期,之后两人结下深厚的情谊。伯牙经常为子期弹奏,因为子期是唯一能听懂他琴音的人。二人无需多言,在音乐的世界中达到灵魂的相交。 最后子期去世,伯牙砸掉了自己的琴,再也不曾演奏。世界上最懂他琴音的人走了,他不知道再为谁弹奏。知音难遇,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情,也被世代传诵。 灵魂知己,可遇不可求。或是此生、或是来世;或是前路、或是远方;或是永远的擦肩而过,也或许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生中,来来去去很多人,却只有极少数可以成为知己,大多数都是过客。真正的知己,是一份懂得,一份相知,一种淡淡的陪伴与共鸣。犹如一杯清茶,淡然中沁入心田。 真正的知己,何需千言万语,因为彼此懂得,所以心怀感激。因为彼此眷恋,所以格外珍惜。有一种朋友,不在生活里,却在生命里...... 世界之大,并非每个人都能相遇,茫茫人海,并非每颗心都能相通。如果遇见,请珍惜!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
来自: 青岛Looker > 《读书读世界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