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

 沐李 2019-07-13

很多人看到毒字,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毒”字下边会有一个母,为什么不是“父”“爷”“奶”,有网友会认为“最毒妇人心”和“唯女子小人难养也”! 这可是对“毒”最大的误解了。

这些和母亲又有什么关系呢?简要说一下,“毒”下面本来是毋,原字上面代表生命,下面加个毋,表示断绝生命,所以是毒。 后来我们实行简化字的时候,就把毋改成了母,要说起来可真是简化字给弄的。

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

汉字的演变史近五千年,在秦以前,人们使用的是篆书,篆书圆润自在,洒脱飘逸,非常好看。但是写起来很费劲。

而秦朝作为一个暴政专制的朝代,严刑峻法极为苛刻,坐牢的人非常多,记载的人必须要写得很快才能完成任务,于是为了书写方便快捷,慢慢地就把本该圆润的地方拉直了,汉字就经历了“立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篆书向隶书转化的过程。

“毒”字的小篆写法是这样的:

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

它的隶书写法是这样的:

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

由于小篆和隶书字体差异比较大,所以我们可能很难分辨出其中的细微之处。如果对比一下东晋王羲之和唐朝颜真卿写的“毒”字,也许我们就能发现一些不同。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王羲之的“毒”字,下面部分是个“毋”,而到了唐代颜真卿时候,下面的“毋”就变成了两点,也就是“母”字。而在小篆与隶书中,其实“毒”的下半部分都是“毋”字。“毋”在《说文解字注》中的解释是“禁止”,通“无”。而“毒”字的本义是一种害人的草,后来国家实行简化字,就延用了唐代颜真卿的母字,这样比较简化。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毒”字的下半部分其实是“毋”,而不是“母”。

直到今天,除了中国大陆以外,其他地区的“毒”字的下半部分依然是“毋”,而不是“母”。

因此,母亲很伟大没毛病,“毒”字下面是“母”其实和母亲没有关系!

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