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母三迁,五子登科,从三字经里看教育的力量!

 平常世界风云起 2019-07-13

如果把一个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话,那么他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花朵所赖以生长、绽放的土壤,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这点很重要,我们可以从《三字经》里找到答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三字经里非常知名的一段,讲的就是关乎教育成长的例子,那么,我们现代人,又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呢?

“昔孟母,择邻处”这六个字,以另外一种说法而闻名,就是“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这本书讲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而“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也在里面。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所以只能住在一个城外的破房子里头,这个破房子正好在墓地旁。由于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他没事就哭,学各种各样的丧仪。孟母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搬家。搬到哪里呢?搬到市集上,搬到商业街的附近,隔壁恰好是个肉铺,天天要杀猪卖肉,天天要剁肉。小孟子没事干,又学着肉铺伙计剁肉,学讨价还价,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孟母当然更着急了,更何况,当时人们还是看不起商人的。孟母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寒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孟母这一次搬到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朗朗。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又凭耳朵听在那儿学着背书,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

接下来“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故事呢?小孟子长大了,要读书去了,但是孟子毕竟还是个孩子,感到读书烦,经常不去上课。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儿,于是就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那个时候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孟母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孟子是个好孩子,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我织布,我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单。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怎么能够成才呢?”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

也许孟母并没读过书,也许孟母连字都不识,但母亲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一些名门望族的女性,很多并不识字。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的母亲就是不识字的。但是,每当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季先生也好,胡适也好,很多大学者也好,首先想到的却都是自己的母亲。尽管在传统社会当中母亲一般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一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一个比较冷僻的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又是四句。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人,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他出身于富豪人家,非常有钱。但是,年少时的窦燕山为人不怎么样,虽然很有钱,却经常恃财傲物,不仅小心眼,还见死不救。年到三十,膝下依然无子。有一天他梦见自己的父亲,父亲教育他:“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和行为举止是不对的,你应该改过。你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醒过来以后,窦燕山领受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不久以后,就有了五个儿子。按照传统的说法,年过三十才有子,几乎就是中年得子了。窦燕山牢牢记住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地去教育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

《三字经》觉得仅仅讲“五子登科”的故事还不够,接下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养,养育的意思,做爸爸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而不教育他。你只管生他,只管养他,但不去教育他,那就是当父亲的过错。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也会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着他将来要结婚,先把房子给他买好吧。孩子刚刚进入大学,就琢磨着给他买辆车吧。但是,在传统中国有一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留给孩子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遗子一经”这句话不能刻板地去理解,是指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还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培养他对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么,这又是谁的责任呢?老师。所以《三字经》接下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有疏忽、过错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在传统的中国,老师是什么地位?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孩子要向一个牌位磕头,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祖父母,接着就是师,这就是老师的地位。在1905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之前,私塾门口一般都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溺爱免送”。

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为人师表者,未必都合格。时代进步了,老师应该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孩子还是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从老师那里领受知识和教诲。自然,老师自己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