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高考3 1 2选科对应专业及最佳聪明组合推荐

 心本心123 2019-07-13

春夏之交,平地一声雷,8省市几乎同时宣布新高考方案,而且大家都选择了同一方案:3+1+2。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高考,家长朋友们应该要了解以下的要点

一、3+1+2和原来的3+3方案有什么不同?

原来的3+3方案,第一个3指的3门必考科目:语数外;第二个3指的是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中任选三科来考。

现在的3+1+2方案,3指的是3门必考科目:语数外;1指的是物理或历史必选其一;2指的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任选其二。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与3+3方案相比,3+1+2方案大大提高了物理和历史这两科的地位。在实行3+3方案的某些地区出现过的大量弃考物理的现象,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新高考3+1+2选科对应专业及最佳聪明组合推荐

二、3+1+2 比3+3好在什么地方?

以前的3+3方案从理论上给了学生更多的个性化的选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各个地区和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完全按预想的进行。例如,不少学校无法开出理论上的那么多排列组合的课程,那么它们就用套餐的办法来解决的,即由学校列出一些排列组合(套餐),让学生从套餐中选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给了学生选择的空间,也让学校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现在实行3+1+2,让排列组合的数量大大减少,也更加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三、3+1+2 对什么样的学生有利?

显然,由于物理或历史成为必考科目,那么比较擅长这两门科目其中之一,尤其是擅长物理的同学,将是3+1+2方案最大的受益者。

四、3+1+2 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由于物理或历史只能选其一,那么既擅长物理又擅长历史的同学,就不得不舍弃其中一门,这当然是比较可惜的。另外,也不能完全排除在4选2的科目中,有的科目出现被普遍弃选的情况。此外,由于选择物理和历史的学生大大增加,学校是否有足够的师资配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五、3+1+2方案里英语考试会怎么改?

从8省市已经公布的方案可以看出,英语考试的改革不是一刀切的,有条件的一年两考,没达到条件的还是一年一考。但是多次考试,听说机考已经是明确的方向。至于这部分的具体内容,我会在以后给大家专门介绍。

六、3+1+2 会是高考改革的最终方案吗?

我个人感觉3+1+2不是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它更像是3+3方案的改良版本,所以在将来再出新方案也是有可能的。别忘了,考试的改革只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新高考3+1+2推荐组合

“3”完全确定:语文、数学、英语必考科目;“1”:物理、历史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2”: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如果新高考模式确定“3+1+2”模式,那么组合将由以前的20种将为12种。

物理+化学+地理;物理+政治+生物;物理+生物+地理;物理+政治+地理;物理+化学+政治;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历史+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化学+政治;历史+化学+生物

“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从总体上看,“3+1+2”方案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需求。

从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开始,彰显“选择性”的教育理念就始终体现在各项举措实施和完善的过程中。在选择性的维度上,我们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的自主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局部上的刚性限制,更要体现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3+1+2”模式虽未给予考生在六门科目内完全充分自由选择,但可以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及其他四门中进行有条件的选择,且后者4选2,是文理完全打通的,选择组合达12种,比改革前仅文综或理综两个组合的选择性大大提升,也比较符合8省市的实际情况。同时,虽然在选考科目中物理和历史只能2选1,但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考中,物理和历史都是必修必考科目,学生都必须达到高中基本教学要求,基本知识结构是完整的。

与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相比,“3+1+2”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和高校之间的相互选择提供条件和动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