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也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由于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贴治疗,故称为“三伏贴”。 敷贴,抓住最佳时机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 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每10天贴1次 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2019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适合人群 在中医称作阳虚的人群,即表现为患有呼吸系统病症、肠胃病、妇科疾病、骨关节疼痛、体质虚弱、机体免疫力低下等症状的人群。三伏贴对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的治疗有效率可达80%以上。 不适合人群 处于肺结核、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人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人群不适合贴三伏贴。 很多人会误以为儿童不适宜贴三伏贴,其实很多儿童也适合,只不过敷贴的药物剂量与时间对于成年人来说要另做要求,区别对待。总之,只要符合“阳虚”这一核心诊断即可实施,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医生的辩证论治和因人制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