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彭阳】遇见小“杏”福!来彭阳,一起感受8万亩红梅杏“亮”了山头“甜”了心…

 源源不断 2019-07-13

        ★  温暖  安详  宣传  公益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老家的红梅杏熟了!”“给我递几箱。”7月10日,彭阳县红梅杏正式开园采摘,李瑞和妹妹李育在朋友圈“晒”图后,立即引来网友的围观。当天,彭阳县8万亩红梅杏成熟上市,人们闻讯而来,一边采摘一边拍照,杏园顿时成为“打卡”地。

“看了就馋!”“流口水了。”家住彭阳县县城的赵慧,在自己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红梅杏园采摘的图片,朋友圈一下炸锅了,嚷着让赵慧捎带杏子。原来,赵慧在外地上学工作,每年红梅杏成熟时,她就在朋友圈发红梅杏美图,还经常把红梅杏当做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相比采摘者在朋友圈发的红梅杏信息,杏园主韩飞虎的手机被杏子霸屏,每天接送有关红梅杏的信息上千条。“一周出售1万多斤,收入10多万元。”发信息发到手软的韩飞虎乐呵呵地说,今年仅杏子一项,预计收入30万元。

韩飞虎家住城阳乡韩寨村,今年这样的好收成,全凭辛勤劳作。1991年,韩飞虎承包荒山造林,全部种植杏树和山桃,用了两年时间种植杏树700多亩,栽种杏树3.5万棵。

当年,韩飞虎将跑运输赚来的钱全部投入其中,又变卖家产,共筹资1.3多元,全部用于植树造林。不料,杏树苗遭遇鼢鼠侵害,20%以上的杏树苗被毁损。

“杏树苗毁损后,我又筹资补栽。”韩飞虎说,为了预防杏树苗再次被毁,他在山上搭建简体棚子,一家人吃住在山上,护树苗、除鼠害。

2006年,杏树开始结果,当年收入3000多元。这样“小打小闹”一直持续到2008年,韩飞虎发现嫁接后的杏子肉厚、汁甜、产量高,经济效益是没有嫁接杏子的两倍。看到商机,抓住才算成功。当年,韩飞虎嫁接10亩曹杏,第三年挂果,收入1万元。

而在当时,同样的山地种庄稼,亩收入不足百元,杏子亩收入是农作物收入的10倍。

2014年,随着当地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尝到嫁接杏子甜头的韩飞虎抓住机遇,逐年扩大红梅杏树面积,现已发展红梅杏400亩。

走进彭阳县,房前屋后、沟畔山腰,尽是果实挂满枝头的红梅杏树。绿色渲染大地,红梅杏鼓了百姓腰包。彭阳县依托独特的气候和土地资源条件,栽培红梅杏,从而实现村村有红梅杏林,家家有红梅杏树,红梅杏成为彭阳最美丽的生态景观。

在城阳乡长城村红梅杏采摘园,村民蔺怀柱栽种红梅杏树20亩共600棵,其在2017年收入10万元,2018年受冻绝产,今年风调雨顺,按每斤10元计算,最少收入10万元。

长城村副支书瓮国强介绍,长城村共有200亩红梅杏,杏树遍及每家每户。

彭阳县自然资源局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克斌介绍,2000年,彭阳县结合退耕还林发展经果林,至目前全县经济林面积53万多亩,其中红梅杏8万亩。

2016年,“彭阳红梅杏”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彭阳杏子”被中国国际农产品组委会评为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正常年份总产量2000吨,产值5000万元,占红梅杏主产区农民年可支配收入35%。”陈克斌说,随着红梅杏品牌效应渐显,彭阳县抓住机会,将继续扩大红梅杏种植面积,至2025年发展到10万亩,把红梅杏打造成群众增收的又一持久产业。(宁夏日报记者 剡文鑫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