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让家长们说一件孩子长大后最后悔的事,过于溺爱孩子肯定会是其中之一。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孩子从小就被家长捧在手心里,往往是六个大人,两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这些家长可能会想: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宝贝,不疼他疼谁呢?再说,我们也有这个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 爱孩子是对的,但是溺爱就危险了,给予孩子过多的没有原则的宠爱和保护,会让孩子学不会克制和约束,凡是依赖别人,失去独立能力,即使长大了也是一个“巨婴”。一旦家人不在了,只能靠父母留下的遗产维持生活,一生无所作为,谈不上意义。 有许多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又被劝退,理由无外乎两个:一是生活无法自理,二是没有纪律性,为所欲为。 明星马雅舒的孩子就是其中的一位。马雅舒说:“我总是一直把她捧在手心里,基本上只要她喊妈咪,我就会给她回应”。在马雅舒的溺爱下,她的宝宝米雅三岁了还不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 对此,幼儿园只好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不能解决米雅自理能力的问题,就会被退学了。即便如此,面对女儿的央求,马雅舒还是一次次妥协,跳不出溺爱孩子的坑。 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自己溺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但是从马雅舒这个例子中,是不是看到了自己平时娇惯孩子的缩影呢?可能家长们会想,被劝退了,我们再换个幼儿园不就行了,或者干脆请个家庭教师,在家“精英教育”就好了。 但是,幼儿园能换,老师可以换,但是孩子确是一生仅有一次机会选择他的活法,家长这样溺爱孩子的培养方式,教出来的不是“精英”,而是空有皮囊的“巨婴”。父母太过于娇惯孩子,孩子会吃3大苦头: 1、社会集体生活过的苦 这里说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孩子会无法适应像幼儿园一样的集体生活。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没有脱离集体生活的人。幼儿园的老师不是保姆,自理能力、生活习惯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平时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但无法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落后于人,更会让孩子失去动脑动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孩子懒惰依赖的个性和责任感的缺失。因此,父母应该“提早”给孩子营造更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时间和机会,帮助孩子尽早独立。 2、人际交往缺失 过于溺爱孩子,孩子会变得骄纵、自私,很大概率会造成孤僻的性格。这样的小朋友很难和别的孩子玩到一起去,很难融入集体。 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大脑形成初步的人像认知,这个时间段就可以开始学习怎样与人交往了,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孩子社交的好机会,宝宝们会从眼神交流、牙牙说话中进行尝试性的接触,学会怎样合群。 所以应该让宝宝多接触人,尤其是同龄的小朋友,而不是天天和父母在一起,被父母过度的保护着。 3、难以拥有独立的人格 每个孩子都会长大,即使父母将宝宝保护地再好,孩子迟早都要自己面对困难,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有底气、有勇气、有能力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基础,而从小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很难有信心和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 因此,父母越爱孩子就越要在孩子应该学会独立自主能力的时候,教会孩子解决困难的方法,从心理上鼓励和支持宝宝自己动手。一开始,有些宝宝难免会觉得委屈,家长就要硬下心肠,态度坚决,不向宝宝妥协,让宝宝走出舒适圈。 长辈的溺爱是不会教育出有能力的孩子的,儿时尝过太多的甜头,长大之后吃的苦会越来越多。父母的不能只看眼前,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看看那些从小被惯坏的孩子长大后的样子,想必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希望孩子长大了吃苦。 |
|
来自: 尤里蒙提 > 《男人女人如果还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