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错刀频道 Zoe “妻子视狗如命,老公竟成第三者!” “妻子流产竟然是姐姐下药?” “坐高铁上门,打一顿媳妇再回家”。 你以为这是什么小网站?错! 这是中国娱乐界的四朵奇葩之一——情感调解节目里经常出现的标题,像我们熟悉的有《爱情保卫战》、《金牌调解》等。 这类节目的特点就是:汇集民间奇葩,观众直呼上瘾。 虽然在主流视线之外,却占据了当下电视的半壁江山,只要几万块几十万的制作成本,每一期的广告收入轻轻松松就能有几百万,成了二三线卫视的救命稻草! 1 中国奇葩千千万,情感调解占大半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奇葩也总会发光。 国内的调解类节目一般围绕这几个主题:第三者插足、婆媳不和、兄弟争夺财产。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1.当事人一定是难得一遇的奇葩 先拿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举例,其中有一期来了一个奇葩男朋友,奇葩到什么程度呢?每次放屁要“瞄准”女友。 不堪重“臭”的女嘉宾决意和他分手,没想到,收到了一封7种血混合而成的血书。 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都这样了还有上节目调解的必要吗? 在重庆卫视《大声说出来》节目中,有位偏要说自己是“小仙女”的大姐。 “我不喜欢别人叫我王守英,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配我” “应该怎么叫你啊?” “小仙女” 上节目戴的项链是用老鼠咬过的玉米粒串的,确认过眼神,是想去走戛纳的人。 “仙女姐”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她觉得凭借自己的条件,嫁给英国的威廉王子都绰绰有余。 这种节目里嘉宾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完全不是调解,反而在拱火: “他都这样了,你还在这忍气吞声干嘛?” “你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姑娘,你斗不过他的新女友的!” 2.广阔天地,大爷大妈大有作为 在浙江一档民生栏目《钱塘老娘舅》里,有人当着一群吃瓜群众的面,直言老公满足不了她; 截图自《钱塘江老娘舅》 有大爷苦恼老伴的小姐妹很撩人; 还有一很惨邓大爷,碰到了一个“不给钱不陪睡觉”的媳妇: 她好赌,一个月至少要打24天的麻将!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意味着一个月就只剩6天时间陪他睡觉,还要付钱!付钱!付钱! 各种家庭矛盾,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摩擦摩擦摩擦~~ 3.没有毁到你三观,是我的错 不光奇葩狗血,还毁尽三观。 在上海一档名叫《新老娘舅》的调解节目中,一个女孩17岁时遭到轮奸,意外的是妈妈和外婆都没有报警。 之后女孩竟然再次被同一个人强奸!外婆还纵容强奸犯到家里来!被蹂躏的少女不堪重负,后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 老娘舅的核心调解人物柏阿姨听了后,生气怒骂:这种人真的是人渣! 之后节目组找到强奸犯后立即把带到警局了,节目播出到现在还是在正常轨道。 结果... 在警局,他们只让强奸元凶写下一份保证书,就大事化了了: 1.配合做亲子鉴定 2.保证不再侵害女孩,不再做坏事 3.每月支付赡养费600元 excuse me?600元?!在上海?活的下去吗? 而且!一个强奸惯犯写一封检讨书就万事大吉?! 真的是三观震裂。 最后,节目的最终呈现的调解结果是,所有人皆大欢喜,节目搞定了女孩三个孩子的户口问题——“上户成功的少女妈妈一脸阳光明媚。” 本该出现在普法节目中的事,竟在一个小小的情感调解类节目里“搞定”了。 2 剧本是雇人写的, 当事人是200块请的 这种调解节目,有些时候当事人双方是真实的,但大多洒狗血的故事,都是有剧本的。 有些情侣调解节目,当事人吵架吵到兴头上,还会出现把对方的名字给喊错的情况,是有多不熟。 也有很多都是找的群演,眼尖的观众会发现一个人会重复上好几个节目。 在《爱情保卫战》某一期中,男嘉宾是个软饭男,一直花女朋友的钱,不工作; 但一个月后,在《非诚勿扰》里,这个男嘉宾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阳光大暖男。 像这类调解节目的当事人都是职业群演,不仅在同类节目里串门,电视剧也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爱情保卫战》里有一期当事人,后来又出现在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里。 《爱情保卫战》 电视剧《北上广依然相信眼泪》 一口东北腔的当事人,转眼,又在电视剧里的《小丈夫》里客串。 《爱情保卫战》 《电视剧》小丈夫 有些是直接雇来的大学生或者大爷大妈,出场费也便宜,演一次差不多200块钱。这些大爷大妈通常闲着没事,又有一颗戏精的灵魂。 有时候人不够还会让幕后工作人员去顶上。 但即使被骂狗血、被很多人质疑其真实性,这些调解类节目的生命力依旧很顽强,像《爱情保卫战》《金牌调解》《钱塘老娘舅》《调解面对面》等节目都已经存在了七八年乃至10年,已然成为二三线卫视的头牌。 是什么让二三线卫视这么放不下这么狗血的调解类节目? 因为贫穷。 请大咖、搭场景比不过一线卫视,只能走差异化节目类型,成本又低,打破了二三线卫视对明星,资金的依赖,而且每一期的广告收入轻轻松松上百万,像《爱情保卫战》在2015年就已经拿到了1.5亿冠名费。 如今,这类节目不仅成了中老年人收割机,还逆袭成沙雕青年的快乐源泉。 刀哥问一朋友觉得这类节目怎么样? 哎呀,狗血死了。 那你看吗? 看啊,超好笑的,而且超适合一家人看,一起骂丈夫、媳妇或者婆婆有问题,顺便还能交流一下婚恋观。 为什么这类节目成了下饭神器? 3 如何成为让用户欲罢不能的“嗨”片? 分三步走 今天夫妻决战,明天婆媳大战,后天姐妹互撕,流水的当事人,铁打的狗血剧情,观众依然百看不厌。 因为这些节目极度了解用户的需求。 1.第一步:满足观众窥私欲 这些调解节目多好看?光看标题就能让人热血沸腾,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很多节目一开始就会设置一个大悬念、大反差。例如: “本以干爸干女儿相称,为何最后却变为夫妻,老娘舅遭遇采访以来最大挑战,敬请收看《新老娘舅——相差29岁火车情缘,小娇妻为何得不到丈夫宠爱,反倒成为丈夫“玩偶”?》 这些不仅是当事人的困惑,同样也是观众在私下八卦闲聊时最喜欢的内容,会在接下来的节目中,通过当事人双方一轮又一轮的博弈,揭晓真相,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 2.第二步:迎合吃瓜群众“无撕不欢”的心理 互联网时代,“无撕不欢”。 节目中,不仅当事人撕,就连嘉宾也撕当事人。 拿《爱情保卫战》里的涂磊来说,如今他已经成为大妈心目中的“涂神”,其脏话里时而蹦出的金句是大妈们的学习标杆。
渣男渣女遇到涂磊,无所遁形! 节目场面中涂磊常常失控: 有一期当事人说出女人怀孕流产无所谓的话时, 涂磊气得连话筒都忘记拿,一连问了三遍“你说什么?!”三连绝杀! 更精彩的是就连平时文质彬彬的主持人也会失控加入骂战:
这类节目极其懂用户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刚需——云撕逼。 3.第三步:和爽剧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就像去年大火的延禧攻略一样,女主一路开挂,两三集之内,必定出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剧情,观众直呼“爽快”。 而这类情感调解节目时长几十分钟,比电视剧情节还跌宕、还紧凑,一旦看进去难以刹车,并且参与感爆棚;
在当事人选择是否愿意和对方走下去的时候,还有像《中国好歌声》那样转动椅子的环节。 54321~爱的魔力转圈圈 一旦发生了不符合心中所想结局,就一口老血喷出来:怎么会这样?! 看完后大家觉得:一狗到底的狗血剧真过瘾! 二三线卫视这类调解节目的成功,在于其很了解自己的长短板,走差异化路线,而且他们深谙一个道理: 让用户爽,用户会让你更爽。 刀哥结语: 不得不说,现在二三线电视台求生欲爆棚,为了吸引眼球,很拼了。 追求收视率可以理解,但如今这些节目令人诟病的是,很多节目为了收视率底线都不要了。 比如用大尺度选题高调地博人眼球;为制造节目爆点,随意编撰故事;或者有意渲染矛盾,在节目录制现场,甚至会大打出手… 一步一步的,一些二三线卫视的情感调解节目从矛盾的调停者,变成了资本的恶龙。 如何兼顾可看性和价值观,是情感调解类节目以后要走的漫漫长路。 在这过程中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不是绝世高手的话,一定要低调发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