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大家好!“飞花令”如约而至! 今天的飞花令“飞”的主题字是:竹。 01、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岳飞《小重山》 02、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03、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 0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05、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06、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陆荣《满江红·咏竹》 0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08、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白居易《竹枝词其一》 09、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 ——刘辰翁《宝鼎现》 10、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曹雪芹《红楼梦·题帕三绝句》 11、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姜夔《暗香》 12、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13、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先秦《弹歌》 1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5、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6、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叶梦得《水调歌头》 17、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李峤《风》 1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9、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吴文英《金缕歌》 20、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姜夔《扬州慢》 21、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长恨歌》 22、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3、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24、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白居易《竹枝词其四》 25、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26、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姜夔《疏影》 27、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2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29、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张昪《离亭燕》 30、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苏轼《鹧鸪天》 3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 3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3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王维《山居即事》 34、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5、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36、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37、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38、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李煜《虞美人》 39、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40、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 ——韦庄《秦妇吟》 4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李颀《望秦川》 42、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3、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吴均《山中杂诗》 44、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45、十年游赏经行遍,多少名题竹树间。 ——唐寅《题画廿四首》 46、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张舜民《村居》 47、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曹组《卜算子·兰》 48、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 ——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49、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王勃《滕王阁序》 50、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杜甫《佳人》 51、万跳春人老,双竹寒相对。 ——范成大《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52、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53、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5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55、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秦观《满庭芳》 56、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57、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阎选《河传·秋雨》 58、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59、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郑谷《鹧鸪》 60、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李商隐《潭州》 61、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 ——晁冲之《汉宫春》 6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6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新竹》 64、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戎昱《桂州腊夜》 65、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6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燮《墨竹图题诗》 67、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68、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李商隐《瑶池》 69、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王维《桃源行》 70、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71、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欧阳修《玉楼春》 7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73、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74、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75、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石孝友《眼儿媚》 76、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77、又却是,风敲竹。 ——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78、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雨过山村》 79、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柳宗元《渔翁》 80、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陆游《鹧鸪天》 81、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82、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白居易《琵琶行》 83、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卓文君《白头吟》 84、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孟郊《苦寒吟》 8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径:一作曲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6、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 ——张谓《春园家宴》 87、竹里行厨,来问讯、诸侯宾老。 ——范成大《满江红》 88、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8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90、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夏夜追凉》 ![]() 91、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 ——刘道著《湘江秋晓》 92、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93、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张泌《女冠子》 9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5、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9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97、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98、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王庭筠《绝句》 9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00、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白居易《竹枝词其二》 ![]() |
|
来自: guanghua4210 > 《飞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