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铁血老枪 2019-07-13

作为一项古老的贸易,奴隶贸易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从部落时代开始,在人类发展史上总是能发现奴隶贸易的身影,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哪怕到了资本主义时代,都在从事或者参与奴隶贸易某一环节,也有诸如英国、葡萄牙这样依靠着奴隶贸易成为全球性殖民帝国的国家。

实际上除了这些我们在教科书里学习到过的国家,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国家(民族)也在参与着这种并不光彩的贸易,而且比英葡等国更早,并且更加热衷于该项贸易,并且遗毒遗留至今,这个国家便是阿拉伯帝国(民族)。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阿拉伯人买卖黑奴

在真实的非洲历史上,奴隶买卖很早就出现。公元1世纪的《红海回航记》一书就有关于来自非洲之角(今索马里)的奴隶的记载。

在阿拉伯地区,就有着传统的奴隶买卖活动,而性奴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唐代段成式编撰的《酉阳杂俎》中写道:拔拔力国“其妇人洁白端正,国人自掠卖与外国商人,其价数倍”。拔拔力国是今天的索马里柏培拉,阿拉伯人在公元七世纪便已经进入该地,把抓来的黑人贩运到阿拉伯国家以及波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时代,巴格达就有专门的奴隶街,专事奴隶买卖。许多诗人和文学家趋之若鹜就是因为他们手上有一批姿色上乘的女奴。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交易奴隶

当时在奴隶市场上给女奴估价时,更多的看中其学识和文学水平,而不是她的身体。如果一个没有文化的女奴值二百第纳尔的话,那么,一个会唱歌或懂文学的女奴就要买上几倍的价钱。(一如中国古代的娼妓,娼是娼,妓是妓,妓通常要求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引得无数名门贵子文人骚客前往,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便是当时名妓的最佳写照。)

而英国学者约翰·怀特2007年出版的《撒哈拉奴隶贸易》一书,是对那段历史的比较详细的研究。撒哈拉奴隶贸易始于阿拉伯帝国崛起的七世纪,绵延至二十世纪,远远长于大西洋奴隶贸易,但贩卖的奴隶数量要少于后者。

此时的奴隶贸易已经非常发达,奴隶来源相对单纯,主要为战俘、破产的农业、手工业者、被俘虏的敌对方平民,有点像电视剧里演的卖身葬父、卖身入大户人家宅中做仆人的意思。奴隶的来源则是五花八门,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 红种人,能卖的都卖。

英国研究非洲历史的戴维逊(B.Davidson)曾表示:没有任何迹象说明,奴隶买卖曾经在这种与东方的贸易中占压倒一切的地位,或者曾经不只是次要交易项目。现有的证据虽然微乎其微,却证明情况完全相反。实际上印度洋的奴隶买卖就像中世纪时许多国家之间的奴隶买卖一样,虽然持续不断,却是小规模的——是一种悲惨的然而是次要的贸易,在财富和贸易的总账中,没有什么重要性。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马穆鲁克

除了规模较小,在奴隶使用上也较大航海时代之后有所区别,由于当时并不流行大种植园经济,所以对于青壮劳动人口的需求并没有大航海时代之后那么旺盛,加上阿拉伯地处亚欧交接地带,商业贸易发达,阿拉伯人获取的奴隶更多的是用于伺候自己过日子,更多的是用于享乐与炫耀,奴隶越多,代表地位越高,财富越多。

此时奴隶主要构成部分为女性,尤其是斯拉夫人。这些斯拉夫妇女金发碧眼,符合阿拉伯人的美女形象。另外,在日耳曼人与斯拉夫人部落战争中所俘获的青年男性,也被阉割,卖到埃及和叙利亚的后宫,为后宫妇女们服务,颇似中国的太监。

与全世界的奴隶制一样,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但是与很多早先奴隶制不同,奴隶允许有自己的财产,可以独立经商,可以上法庭作证,甚至于在遭到主人虐待的时候还可以上法庭控告奴隶主;奴隶每个星期有两天时间为自己和家庭劳动,所得全部归自己,甚至于出现官员派自己的奴隶去担任地方行政官员的情况。

当中最为出名的奴隶群体,当属马穆鲁克,一群奴隶成为了王朝的开创者,这在当时简直无法想象。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桑给巴尔奴隶交易

但是少数人的良好待遇并不能掩盖大部分人所遭受的苦难,对奴隶的不断需求也刺激了奴隶贸易的不断扩大。据统计,在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人从非洲差不多抓走了1300万黑奴,而后来阿拉伯人卖给欧洲人的黑奴约有1000万。

欧洲的传教士在信中揭发了那些阿拉伯人贩子的罪恶:在非洲腹地,大量当地人在集会的日子里聚集交易,很是热闹。但是第二天,突然来了一大批阿拉伯骑兵,冲进集市,见人就杀,起码上万人毙命,血流成河。

根据传教士的估计,穆斯林每抓走一个奴隶,起码在当地要留下三四个黑人的尸体。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对当地人形成恐怖统治,粉碎当地人的反抗心理,接下来掠夺奴隶就会方便许多。慑于武力,许多当地人(大部分是黑人,也有少部分本地白人)被戴上枷锁,成为奴隶。

到了后来,阿拉伯奴隶贩子充分利用了非洲部落之间的冲突,买通其中势力强大的一方作为爪牙,到弱小方的村落里抢人,再卖给阿拉伯人贩,换回大量廉价的日用品和枪支弹药。人贩们用大篷车把奴隶运至桑给巴尔的奴隶市场,买家再用帆船把挑中的奴隶运到阿拉伯半岛和南亚诸国充当苦力。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奴隶拍卖现场

阿拉伯奴隶贸易路线主要有四条:从西非经毛里坦尼亚穿越撒哈拉到达马格里布;从西非中非经乍得到达利比亚;从埃塞俄比亚、苏丹经尼罗河到达埃及;从东非经桑吉巴尔等阿拉伯殖民地经海路出售给欧洲人或运回阿拉伯。

据统计,公元1000年的时候每年运进桑给巴尔的黑奴就达到了1.5万人左右。黑奴的死亡率非常高,奴隶贩子们正是通过虐待黑奴的办法淘汰老弱病残。上世纪初期去东非修铁路的印度工人曾经多次遭到狮子的攻击,后来发现那个工地正是当初奴隶贩子的必经之地,他们会把生病的奴隶丢弃在路边,那里的狮子养成了吃人肉的习惯。

如果奴隶们没被狮子吃掉,活着到达桑给巴尔,就会被关押在黑奴牢房。岛上至今仍然保存有一处牢房,高度只有1.5米,黑奴们像牲口一样拥挤在里面,不少人窒息而死。

阿拉伯人还在东非建立了很多贩奴据点。位于东非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奴隶贩子们最重要的中转站和交易中心。桑给巴尔有东非最大的黑奴市场,一大批阿拉伯奴隶主也因此大发横财。

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贵族、巨商从东非桑给巴尔岛奴隶市场买进大批黑奴,遣发到幼发拉底河下游的盐渍地从事捧干沼泽、采集盐硝、开辟耕地等繁重的劳动。阿拉伯贵族的剥削压迫很快就引起了奴隶们的反抗。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赞吉起义示意图

869年3月,自称阿里后裔的阿里·伊本·穆罕默德来到巴士拉地区,宣称奉真主之命来解救黑奴脱离悲惨处境,使命是使奴隶获得自由和财富,深得广大奴隶的拥戴,很快便聚成20万之众(也有一说是30万)。

871年,起义军攻陷两河流域的重镇巴士拉,一度进至距巴格达仅20公里处,帝国首都岌岌可危。在巴士拉,起义军把贵族妇女卖到奴隶市场借以报复,甚至把一些平民妇女儿童也变为奴隶,每个起义黑奴都得到奴隶10人左右。奴隶领袖得到肥沃的土地,进而继续剥削广大农民。

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使广大农民和奴隶感到失望,起义军内部出现分裂,哈里发和叙利亚等势力趁机进攻,到了883年,黑奴起义在坚持了14年之后惨遭失败,阿里被杀。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被捕捉的奴隶

到了15世纪末,独占鳌头的葡萄牙人进入了非洲,为了获得足够的廉价壮劳力,开始了他们的奴隶贸易,史称三角贸易。他们主要集中在非洲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量黑奴经由非洲西海岸运往美洲大陆,其规模大大超过了东海岸的奴隶交易。

为了巩固在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好处,巩固其垄断地位,西班牙允许其他国家贩卖奴隶,但是前提是要向其购买“阿西恩托”,也就是一本许可证。而葡萄牙也积极效仿,奴隶贩子需要领取许可证,然后交纳税金。这个办法不久就发展为臭名昭著的、被称为“契约”的贩奴特权

17世纪末,葡萄牙人明显衰败,1698年,阿曼苏丹驱逐葡萄牙人,控制了德尔加多角以北的东非沿海地区。但是葡萄牙人走了,不代表就没有人为这高额利润吸引而铤而走险。

18世纪20年代,法国人为了解决其殖民地上种植园的劳动力来源问题,开始向东非沿海地区购买奴隶。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奴隶贸易

1722年,法国与阿曼苏丹签订合约,规定法国每从东非贩运一名奴隶,交纳5皮阿斯特人头税。但是该条约实际上并未生效,反而是大批的法国人开始涌入东非,相互竞争,甚至于出现一个码头上好几艘船争抢奴隶的状况。

由于奴隶尤其是黑奴需求的持续旺盛,阿拉伯人的奴隶贸易受到了冲击。他们也转而投入到三角贸易当中,不过更多扮演的是供应商的角色。

这也是由于当时欧洲人的体质来决定的。非洲大陆炎热的气候以及茂密的原始丛林以及其中蕴含的各种危险,各种蛇虫鼠蚁令人不寒而栗,每一个敢深入非洲腹地的欧洲人饱受折磨,为此丧命的也不在少数。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被贩运的奴隶

因此当时欧洲人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沿海、河流入海口等相对开阔的地带,深入腹地猎奴的行为很少发生,奴隶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

1、挑起部落(王国)之间的战争,然后向当地酋长和国王购买大量战争中敌对部族的俘虏、自己部落中的奴隶和囚犯以及一些失去土地、家庭的贫穷人口,而国王也乐见其成,既获得了金钱与武器,也正好处理掉自己手头上这批光吃饭不干活的拖油瓶。

2、携带诸如玻璃、香水、弹珠、女人头饰等各种稀奇古怪非洲看不到而欧洲十分廉价的玩意儿,使用诸如诱拐、交易等手段,骗取部落中的人口。

3、明火执仗抢掠人口。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三角航线

但是随着猎奴活动不断加剧,猎奴人员的不断增加,沿海地区的黑人很快就被掠夺殆尽,即便是幸存下来的黑人,也早早就逃往非洲大陆腹地,与世隔绝,或躲或藏,甚至于丧命其中。

沿海的奴隶不够,就必须向腹地发展,鉴于欧洲人体质的不适应,就必须有代理人为他们深入腹地。除了那些部落(王国)的酋长(国王),阿拉伯人再次积极参与了进来。

阿拉伯人之所以参与进来,无非就是奴隶价格暴涨。随着美洲、印度洋等地的种植园不断开垦与扩张,奴隶供不应求,价格一路暴涨。1770年一名奴隶售价20皮阿斯特,1785年为25皮阿斯特,1802年已经达到40皮阿斯特。

阿拉伯人没有直接与欧洲人竞争,而是做起了“批发商”的买卖。他们组织了各种规模的商队,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定期深入非洲内陆猎奴,并且开辟贩奴通道,不断由沿海向内陆延伸,并且在通道两侧建立一系列商站作为休整补给点,形成了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也因为长期跟欧洲人打交道,很多阿拉伯人无师自通都掌握了一门外语。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黑奴

据不完全统计,1775年后,阿拉伯奴隶贩子每年为西方奴隶贩子提供1500名奴隶,1811年上升到2500名,基本上阿拉伯人贩卖的奴隶有一半是转给了欧洲人,然后转往海外。当时有则欧洲奴隶贩子的报道是这样的:在东非沿海,“阿拉伯人把黑奴带来卖给我们”“奴隶的质量是上乘的,不过我们没办法挑选,这完全取决于阿拉伯人的意思”“然而阿拉伯人非常清楚,他们十分了解我们的需要和紧迫性,为了绕过好望角,我们必须在一定季节里起航”。

为了获得奴隶,就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他们会挑选在当地人聚集的大日子里,冲进聚集地,见人就杀,起码上万人毙命,血流成河。

奴隶贩子每抓走一个奴隶,起码在当地要留下三四个黑人的尸体。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对当地人形成恐怖统治,粉碎当地人的反抗心理,接下来掠夺奴隶就会方便许多。慑于武力,许多当地人被戴上枷锁,成为奴隶。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很快,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对于奴隶的需求量大为减少,1807年3月25日,在奴隶贸易中获利最大的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1822年,英国强迫阿曼苏丹赛义德·萨义德签署禁止奴隶贸易的条约,从此东非进入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时期。

之后,1845年和1873年,英国人进一步与萨义德苏丹及其继承人签订条约,进一步强化禁止奴隶贸易的力度,范围越来越大,惩罚措施也越来越严苛。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颇具戏剧性,1822年前后,阿拉伯人每年贩卖的奴隶约为6000名,1830年为6500名,1840年为13000-15000,1860年达到20000名,而这些被贩卖掉的奴隶,大部分依然在为欧洲人服务。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掠夺象牙的殖民者

19世纪初,欧洲象牙加工业发展迅速,各种精美的象牙制品出现在市场上,象牙价格暴涨,不断有大象遭到猎杀,最后沿海的杀完了,开始杀内陆的。

但是在当时的非洲交通并不是很便利,大部分运输还是靠人背马驼,阿拉伯人组织的商队不仅抓捕奴隶,更猎取大象,然后让奴隶将象牙运到沿海地区装船运往欧洲。19世纪初,东非每年出口象牙40000-200000磅,1859年暴涨到488600磅,之后一直保持在400000磅以上。

知名学者威廉姆·爱德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曾指出:“据统计,在每5个背象牙的脚夫中,只有一个能够活着到口岸。。。。。。他们确实用自己的骨头铺满了漫长的道路。”

除了象牙,此时世界另一重要经济支柱便是大种植园。由于西方国家对丁香巨大的需求量,许多阿拉伯地主和商人创办种植园专门种植丁香,到19世纪后半叶,仅桑给巴尔岛就有大小种植园2000多坐,奔巴岛也有1000多座。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种植丁香的黑人

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少奴隶被迫超强度劳作,导致早夭。据统计,丁香种植园中奴隶死亡率高达22-30%,也就意味着3-4年种植园就必须换一批奴隶。而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刺激,种植园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以桑给巴尔为例,1819年该岛有奴隶15000名,1835年增加至100000名,1859年已到200000名,而这些丁香,则源源不断送往欧美。

而掠夺奴隶需要武器装备,奴隶贸易是断了,但是不代表其他贸易断了。为了在非洲腹地获取奴隶,不断有欧美的枪支弹药输入非洲。1840年代,西方国家输入的枪支为5000支,1880年代已久达到100000支,连英国和美国自己的官员都说,枪支、火药、铁器、铜等是最大项目。

另外尽管当时英法两国组织舰队拦截检查各种船只,有一个时期,英国动用了海军四分之一的力量,即56艘船只、9000名水兵,在非洲、古巴和巴西沿海巡逻,以截断奴隶贸易的海上线路,此时为了躲避英国海上巡逻队,奴隶贩子们把黑奴偷偷运到海边的地牢里,等待涨潮时再偷运出境。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阿拉伯黑奴贸易简史

美国废奴运动后的黑人

但是还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完美破解,便是“船舶法国籍”,只要运奴船悬挂法国国旗,在法国本土或者殖民地注册,那么英国人便无权登船检查。

获取渠道更加简单,只要花点钱在法国或者法国的殖民地买套房子或者买几平米的地,就可以把船只注册在法国,从而悬挂法国国旗,大摇大摆从英国人面前经过,哪怕英国人明明知道这是阿拉伯奴隶船。

直到海地、美国和巴西、古巴分别于1803年、1863年和1888年废除奴隶制,1890年英国成为桑给巴尔的“保护国”,非洲东海岸的贩奴活动才算正式宣告终止,留在岛上种丁香的黑奴们都被解放了出来,成了自由人。

但是,真的自由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