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杜甫去旅行(19):译杜甫纪行诗《石柜阁》

 人在旅途的Gao 2019-07-13

        杜甫自同谷到成都十二首纪行诗的第七首《石柜阁》,是行进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千佛崖时所作。杜甫从朝天镇到利州城(今广元市)是沿着嘉陵江东岸边行进,一路会有不少栈道,最长最险的是北端的明月峡栈道,他写下了上一首《龙门阁》,到了南端的千佛崖栈道,他则写下了这首《石柜阁》。不过,千佛崖这里因为1935年修建川陕公路,不仅炸毁了许多摩崖洞窟,也把原来金牛古道的栈道遗迹都破坏了,因此无法象明月峡那里重建古栈道。
《石柜阁》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
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
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
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自译:
岁末冬尽日已长,山行晚照天半赤。
蜀道融融多早花,江间叠叠饶奇石。
佛崖石柜曾波上,临江高壁虚住持。
夕阳清晖回群鸥,江水暝色带远客。
世情羁旅负幽意,唯有感叹向绝迹。
自甘随性情懦弱,窘境不独饥寒迫。
山水游乐谢灵运,自由放浪陶渊明。
体弱多病家未安,不敢任凭性所适。
        杜甫在傍晚时分走到了石柜阁,距离利州城(今广元市老城)只剩下十里路了,这时天边晚霞映照在路边野花、江边奇石和崖壁佛龛上。嘉陵江上回旋的群鸥和染红的江水,把他的思绪带向远方,他也想像东晋诗人陶渊明那样自由潇洒地生活,也想像南北朝诗人谢灵运那样忘情在山水之间,可是他觉得自己的性格和身体决定了他无法成为像陶谢他们那样的人,眼前的美景也只能匆匆一瞥,接下来还要赶紧为家人寻找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杜甫的这种情绪,在前面的诗《发同谷县》、《木皮岭》中也都流露过,所谓畅游山水、归隐山林,不过是心里想想、嘴上说说罢了,他真得做不到,哪里能像好友李白,可以把妻儿丢在家里,自己一个人一趟趟出门潇洒远游,每次一离家就是好几年。

杜甫自同谷至成都十二首纪行诗的写作地点(后七首)。

杜甫从朝天镇到千佛崖是沿着嘉陵江东岸边行进。

千佛崖北部嘉陵江峡谷鸟瞰。

从千佛崖山顶向北看。

从嘉陵江对岸看千佛崖。

千佛崖前挖掘清理出来的金牛古道遗迹。

千佛崖石窟面对嘉陵江。

千佛崖石窟前的老川陕公路是在金牛古道的基础上建设的。

“千佛崖”石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