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7-13

126清乾隆 仿汝釉贯耳六方壶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47.5厘米

本品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温素儒雅,与乾隆繁缛之风成鲜明对比。通观此器,足见时匠高超瓷艺。单色釉器,制之不易,需取纯土,施精工,罩匀釉,稳火入窑,佳器方成。各道工序无数,但见瑕疵,前工尽弃。乾隆一朝,匠技精娴,小品大器,捻手可成。本品釉色青雅,温润如玉,足施铁汁,意仿汝器。汝、官、哥、钧、定,合称宋代五大名窑。乾隆好古,喜宋瓷,遍集五窑名器无数,且不惜工本大力仿之。

可比两略小作例,其一曾售于纽约苏富比2011323日,编号736;其二售于香港苏富比20031026日,编号50。另见一雍正例,仿官釉,清宫旧藏,现存北京,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颜色釉》,香港,1999年,图版204;再见一例,售于香港苏富比2007109日,编号1534

来源:日本旧藏

HKD 3,940,000

127清雍正 柠檬黄釉蒜头瓶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  21.7厘米

此瓶样式新颖,口沿作蒜头形,长颈,肩部丰满,腹部弧收。通体施柠檬黄釉,釉色匀净,温雅宜人。修足极规整,足内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楷书双圈款。

黄釉瓷最早出现于唐代安徽淮南寿州窑,自历代传承,至明清之时达到发色极致,此器即可为之代表。《大明会典》“器用”一章中叙及祭祀用器时曾提到:“洪武元年,多以金造……,二年祭器皆用瓷……。嘉靖九年,朝廷规定四郊各陵瓷,圆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这是以青、黄、红、白四色象征天、地、日、月,因此缺少其中任何一色,祭祀将无法进行。柠檬黄釉始创于清代雍正年间,由于这种黄釉的颜色比传统浇黄釉更为浅淡幽雅,故又称为“淡黄釉”,又因其釉色淡雅似蛋黄色,故又称“蛋黄釉”。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写的《陶成纪事》中称之为“西洋黄”。雍正淡黄釉瓷器的造型多为小件的瓶、盘、碗、杯、碟等,颇显俊秀典雅。黄色本身即为皇家专用,而更为御用祭祀器之色,黄釉器更显弥足珍贵,不可多得。

RMB 1,600,000

128清乾隆 蓝地粉彩蟠螭八宝纹瓶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30厘米

瓶直口微侈,长颈丰肩,腹部浑圆,足微外撇。口沿描金,饰如意云头,颈部及器身以蓝彩为地,绘粉彩缠枝西番莲托八宝纹饰,见轮、螺、伞、盖、花、罐、鱼、肠。锦地之上堆塑各色螭龙,效法汉代螭龙之动感神韵,极具威武磅礴之气。圈足修胎工整细腻,内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整器造型构思妙趣横生,别出心裁,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纹饰密而不乱,尽显乾隆朝瓷器繁缛精美之风格。

RMB 1,236,000

129清乾隆 粉彩花卉勾莲纹天圆地方尊 (一对)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34厘米×2

尊蒜头口,长束颈,四方弧腹,方圈足外侈,口沿、双柄及器足皆镶嵌银雕饰件,具有浓郁的波斯金银器艺术色彩。口沿以蓝彩绘饰球璐纹颈肩交接分别以红、蓝彩绘饰蝠纹及晶格纹,近足处为红彩席纹。颈、腹部主纹饰为绿地粉彩吉祥纹饰,见西番莲、宝相花、蝠纹、忍冬,花叶舒展曼妙,构图饱满,填彩准确,设色艳而不俗。底部方圈足内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料彩篆书款。

此对粉彩尊以造型的空间虚实以及轮廓线的自然和谐见长,对称的双柄与口、肩相连所形成的虚实对比,于浑厚质朴中洋溢出俊俏与妩媚,圆滑的曲线与折角处分明的棱角有机结合后,又于刚健挺拔中透出协调柔和的韵律美,加之华丽的色彩,完美融合了中国传统瓷器与外来西方文化的艺术特色,极具观赏性,堪称乾隆粉彩精品之作。

RMB 2,000,000

130清乾隆 粉彩锦地折枝花卉纹包袱联体瓶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款  31.5厘米

瓶直口溜肩,弧腹圈足,作双联形,系以绶带花结。两瓶分别以红、蓝彩轧道工艺为地,绘莲花、牡丹、忍冬、西番莲等吉祥花卉,花叶舒展,藤蔓蜿蜒,笔触细腻柔美。近足处绘变形蕉叶一周,内有花卉联珠点缀,装饰性极强。底足内施松石绿釉,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红料款。整器造形构思奇特,装饰华丽精美,观赏性强,为乾隆朝官窑佳作。

包袱瓶又叫布袋瓶,始烧于清朝康熙年间,其器形一般是在瓶身上饰一凸雕的包袱巾或者束带。“包袱”与“包福”谐音,寓意幸福吉祥。由于其器形独特,纹饰优美,寓意美好,也是宫廷皇家常见的御用之物。

RMB 1,030,000

131清乾隆 青花螭龙如意纹天球瓶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50厘米

瓶长颈,鼓圆腹,圈足。口沿下绘青花弦纹及如意云头一周,瓶身绘螭龙穿花纹。龙体态蜿蜒,回曲缠绕于如意形灵芝纹之中,或口含灵芝起降升腾,或回首,或仰头,或正视,妙趣横生。胫饰蕉叶纹一周,底釉略呈橘皮状,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始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状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乾隆两朝时值盛世,仿古风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属宫廷大型陈设用瓷。此器造形周正优美,青花绘饰精细,其笔触追求永宣渲染之感,为乾隆摹永宣之佳作。

RMB 1,854,000

132清乾隆 松绿地粉彩云龙纹撇口橄榄瓶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35.5厘米

外撇口,细长颈,削肩鼓腹,下束腰,圈足。口沿描金,外壁通体施松绿釉,内壁及底部施白釉,瓶身饰云龙纹,肩、足部饰海水纹。所绘螭龙躯体蟠曲,作飞翔状,灵动而秀美。此瓶造型挺秀规矩,婀娜有致,纹饰轻盈灵动,拥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雍正在位年间,景泰蓝并不甚受重视,但至乾隆之时,弘历对铜胎掐丝珐琅器尤为钟爱,除大规模制作外,尝下命以瓷仿效,本品当属其中。当时也有以铜胎画珐琅仿掐丝珐琅之品,以描金细线代替曲卷铜丝。虽为仿模之作,但画师在迭点彩料,营造深度,更形生动,如瓶上游龙,灵动如生,华丽悦目。

参考与此相近之对瓶,见于 E. Gorer J. F. Blacker,《Chinese Porcelain and Hard Stones》,伦敦,1911年,图版188。另有一松石绿地穿云游龙瓶,形与此近,先后售于纽约苏富比1975313日,编号465、香港苏富比1987520日,编号555200552日,编号509。戴润斋旧藏有一松石绿地仿掐丝珐琅八吉祥纹例,见拍品编号3609

HKD 3,700,000

133明成化 青花狮子戏球纹大盌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仿款  直径20.6厘米

成窑之品,独辟蹊径,在景德镇御制瓷器中,鹤立鸡群,世人搜求若渴。若论胎釉,可谓无出其右,成品皆质感卓绝,器身绘饰恬淡柔雅,笔触秀逸,引人入胜。

然此成化盌尤为珍罕,相类盌者仅见一例出版,属御窑废址出土,刊于《成窑遗珍:景德镇珠山出土成化官窑瓷器》,徐氏艺术馆,香港,1993年,编号A11。据指,该例及其他样式、落款相类之盌盘残片,一同出土于成化初年第87号堆积。江建新指,该出土盌例“为目前所知的后一时代书写前代年款的最早实例,它开启了后世仿写前代年款的先河”,此做法后朝方见广泛采用。

此盌纹饰及率意画风承宣德风范,亦吻合其成化初年之断代。成化一朝,以宣德青花为模范,故犹以借鉴。本品盌底着仿款,或藉此述其灵感所出,并表对先朝成就之尊崇,更显对宣德瓷之青睐。此盌虽似宣德,然其钴青流畅,且无黑疵,乃典型成化初年青花特征。

相类佛狮纹例,可比一成化年款盘,见展览图录《The Emperors Broken china》,苏富比,伦敦,1995年,编号93,同录一壶,经修,亦绘狮纹,编号48。另比较一盘,载于《成窑遗珍:景德镇珠山出土成化官窑瓷器》,前述出处,图版B26,同载高足杯,编号A8,及一盒,编号C48。仍可比宣德款成化青花盌例,绘缠枝莲纹,出处同上,编号C71

狮子戏球纹多见诸十五世纪初之瓷器,例如一宣德朝罐,落宣德款,上海博物馆藏,图见陆明华,《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窑瓷器》,上海,2007年,图版1-32。另见一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明宣德瓷器特展目录》,台北,1980年,编号59。此纹寓意吉祥,彰显威武庄严,颂祝官高爵显。

HKD 15,700,000

134清嘉庆 豆青釉粉彩皮球花包袱瓶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32.5厘米

嘉庆时期瓷器的造型,基本沿袭乾隆一朝。此瓶小口,短颈,呈亚腰葫芦形。葫芦瓶由南宋龙泉窑创製,因其谐音“福禄”,为人们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型。瓶内施松石绿釉,其外以粉青釉为地,上下两截粉彩绘皮球花纹饰,色彩斑斓,花形各异,三两一组,疏密有致,宛如跳动的花皮球。亚腰处则粉彩绘包袱巾,故称其“包袱瓶”。

包袱瓶又叫布袋瓶,始烧于清朝康熙年间,其器形一般是在瓶身上绘画或凸雕一包袱巾或者束带。“包袱”与“包福”谐音,寓意幸福吉祥。由于其器形独特,纹饰优美,寓意美好,因此成为后世争相仿製的精品,也是宫廷皇家常见的御用之物。此藏品器型周正,轻重适宜,寓意美好,底松石绿釉地落“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

参阅:《明清彩瓷鉴定》,叶佩兰(主编),印刷工业出版社,20118月,159页。

RMB 2,600,000

135清嘉庆 青花矾红龙纹盘

鉴赏之八百四十五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五)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直径17.2厘米

青花矾红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一种製作工艺,广义上也属于斗彩的范畴。据目前传世和出土的资料推测,该种工艺应为宣德景德镇御窑厂创烧,以后历代各朝都有烧造,清代康雍乾三朝宫廷摹古之风尤甚,此种作品并不鲜见,嘉庆紧随其后,器型画风更是沿袭乾隆一朝。

此盘广口,浅弧壁,圈足。盘心及外壁以青花矾红彩绘海水龙纹修饰,釉下青花描绘海水波涛,加以留白,更具层次;釉上矾红彩描绘出江龙,身形矫健,游跃于汹涌波涛之中,颇具动感,底落“大清嘉庆年制”青花六字篆书款。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著),上海文化出版社,371页(图)。

RMB 90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