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7-13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156清雍正 斗彩八卦太极图马蹄盘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直径19.9厘米

斗彩瓷滥觞于宣德,极盛于成化,以色彩对比鲜明,素雅却不失堂皇的艺术特点而备受历代推崇。清代斗彩首推雍窑之作,其釉彩精妍、绘工精致,堪称成化斗彩之续写,独步有清一代,被后世赞为旷世名品,本盘即是个中佳例。

本盘撇口,腹部内弧,隐圈足,其造型与清代御窑常见马蹄碗同属一类,应均为师法成化斗彩马蹄杯造型而来。然马蹄碗为清代官窑寻常品种,马蹄形盘类器物则极罕见。本盘胎质细密坚致,釉面莹晶洁白,体现出雍正御窑注重精工的制瓷态度。盘整器纹饰以斗彩绘就,外壁以青花描绘海水波涛,其上填涂绿彩,内口沿绘制黄地绿彩卷草纹饰带一周,里心一朵莲花之中托出红蓝太极图,其外以红绿蓝三色描绘八卦,其外再以青花绿彩拱绘海水波涛。整器纹饰绘制工整,布局疏朗,用色简洁,体现出雍正帝偏爱清雅,不好繁缛的审美取向。盘外底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款识字体古朴,笔画书写有力,其六字三行的排列方式以及字体的间架结构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康熙遗风。

太极八卦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言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和“--”符号组成,分别为:干、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太极和八卦组合成太极八卦图,为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雍正帝颇好与医道奇士往来,尤喜炼丹,宫中朱批奏折即有其赏赐丹药给大臣的记载。北京故宫还藏有雍正帝着道装与道士坐而论道或模仿仙人乘槎的画作。本盘即是雍正帝崇尚道教的一个重要体现,其所绘纹饰指向意义明确,且整器釉彩、画工质量上乘,应为雍正早期御窑厂专为雍正帝本人烧制,且整器保存状态完好,颇为难得。

参阅:《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冯明珠编,台北故宫博物院,2009年,第146页,图-75

RMB 570,000

 

 

157明万历 青花琴棋书画仕女图大碗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21.6厘米

本品敛口弧腹,下承圈足,碗形硕大,颇具气势。碗胎质精细,修胎规整,釉汁肥润,釉面光洁。外壁以青花绘仕女图,几位仕女或挂画观赏,或开卷读书,或屏前对弈,或抚琴听音。正是琴棋书画备具,描绘出古代才女之能。碗足墙绘卷草纹,外底心双圈内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书写颇有颜体味道,是当时典型的官窑书写方式。

青花绘琴棋书画仕女图碗最早见于明初永宣御窑。琴棋书画本是文人骚客的专长。明初御窑画师在设计纹样时选取仕女搭配这四门技艺,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少活力和美感。此外选取仕女作为四艺的载体,这或许是对后宫妃嫔、名门闺秀提出亦应做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要求。

本品是万历官窑对于永宣作品的追慕之作,从器型到纹饰布局均完全一致,只是人物描绘换以万历时的画法。而到了清代康熙时期,亦有同样题材的御窑作品存世。目前各大博物馆及私人收藏中见有明永乐、宣德、万历以及清康熙时期的青花琴棋书画仕女图大碗,完整的记录了明清两代在御窑瓷器制作上的传承脉络,若可成系列收藏,定为收藏佳话。

万历一朝御窑产量巨大,但由于国力衰退,产品质量有粗细之别。本品胎釉质量上乘,青花发色青翠,纹饰描画更是堪称当朝之冠。此中种种均可体会追慕永宣之良苦用心,如此堪称冠绝的万历御窑佳器,实为不可多得的收藏尚选。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耿宝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0年,第157页、图149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耿宝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0年,第215页、图197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耿宝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0年,第75页、图65

《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两木出版社,1993年,第103页,图93

RMB 820,000

 

 

158明万历 青花五彩应龙纹庆寿图小碗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11厘米

本品侈口弧腹,及底内收,胎体轻薄,制作规整,通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具有典型的万历特征。小碗外口沿以矾红绘折线,间绘青花线条和黄彩半圆,这种二方连续的辅助纹饰在万历时期亦较为常用。主题纹饰装饰在腹部,以五彩绘高士庆寿图,五人着青、红及黄袍,呈礼庆寿。

此碗内心以五彩绘正面应龙纹,碗外底心双圈内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端正,笔画顿挫有力,颇为颜体韵味,是难得一见的万历官窑典型书写方式。

万历青花五彩素以色彩浓艳,画风写意闻名于世,苍翠的回青料与红浓绿艳的釉上彩料巧妙搭配,形成一种交相辉映的强烈美感,为历代藏家所追捧。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王莉英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第56页,图52

RMB 580,000

 

 

159清乾隆 仿汝釉贯耳尊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52.5厘米

本品口沿略呈圆弧状,长束颈,以弦纹一周分割,上半部承接双贯耳,下部及侈承接丰肩,圆弧腹,及底内收,承接圈足,圈足外撇。整器体量硕大,制作规整。尊通体施仿汝釉,密布细碎冰裂纹,色泽雅致静穆,光泽厚润柔和。外底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唐英榷陶时期之特有写法,故知此器乃为唐窑名作,风格古朴清丽,耐人寻味,为雍正乾隆之际御窑大器佳作。

雍、干二帝品味精雅,于宋瓷不事雕琢的素雅之美甚为钦慕,故命御窑以宋瓷五大名窑加以仿制,唐英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陶成纪事碑》中记载了新创的仿古采今之各式釉色五十七种,如此件之釉色称为“仿铜骨鱼子纹汝釉”。关于此尊的烧造,《活计档》中有明确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汝釉放大双管撇口大汉尊一件”

本品磅礴恢宏,釉色肥润失透,光素不加彩饰,细密的冰裂纹,富有天然韵致,尤显温婉尔雅、风韵隽永,置于殿堂之中,可解思古之幽情,殊为难得,使人领悟到古人非凡的审美情趣,正符合“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之赞誉。

参阅:《清代瓷器赏鉴》,钱振宗主编,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145页,图182

RMB 4800,000

 

 

160清乾隆 洋彩八吉祥莱菔瓶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32厘米

瓶撇口,长颈,溜肩,长弧腹,圈足外撇。整器以洋彩装饰,口部描金,近口沿处绘如意云头纹,颈部为莲花卷草纹,肩部饰变形回纹及如意云头纹,器腹主题纹饰为莲托八吉祥,以卷草纹环绕器身,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足部饰卷草花卉纹。瓶外底施湖绿色釉,底心留白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瓶造型秀丽流畅、釉色鲜丽匀亮、纹饰细腻生动,特别是洋彩的运用,更彰显了无与伦比的皇家风范。而细观卷草纹边缘白色珐琅料的使用,可明显感受到西方绘画技法融入带来的影响,使之成为一件中西结合的乾隆御窑精品。

莱菔瓶因瓶形似萝卜,又名萝卜瓶,为清康熙时期景德镇新创瓶式,以各类单色釉及青花为多,洋彩者极为罕见。事实上关于珐琅彩、粉彩及洋彩的异同及区分,学者多有论及,观点并非全然统一,台湾学者亦贡献颇大(可参阅廖宝秀主编之《华丽彩瓷——乾隆洋彩》一书,此不赘述)。梳理文献中”洋彩”一词,始见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陶务叙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可知洋彩与珐琅彩同使用珐琅料,且绘画技法上多摹仿西洋。粉彩出现较晚,晚清论著可见,清宫《活计档》及《陈设档》中则未见,而珐琅彩与洋彩屡屡在档案中同时出现,特别是乾隆初年。由此,可以推知,洋彩实为乾隆初年宫廷制瓷的创新杰作,更因其长期存于深宫且数量稀少,专供帝王闲暇时赏玩,举世罕见,成为了极其珍贵的皇家艺术珍品,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巅峰时期的最高水平。

RMB 9,200,000

 

 

161 清康熙 五彩高士图盘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15.1厘米

本品圆唇折沿,外足墙内敛,露胎处可见胎体细腻洁白,通体施白釉,釉面莹润,折沿处以五彩装饰朵花纹及蝶纹,盘心以五彩绘高士图,怪石枯树前,高士凭杖而立,一小童手持蒲扇,搀扶其徐徐而行。底心双圈内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端正隽秀。

本品制作规整,胎薄体轻,彩料发色纯正,纹饰描绘精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康熙官窑五彩器。据款识及形制判断,本品很可能是康熙晚期为圣祖皇帝六十寿辰所做,档次高贵。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五彩高士图盘,与本品造型、尺寸几无二致,纹饰对应成趣,可资比较。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主编,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图92

RMB 380,000

 

162清嘉庆 青釉狮耳鼓钉罐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16.7厘米

本品口底相若,圆腹,玉璧形底,造型古朴庄重,肩部及近足处分饰乳钉一周,腹部两侧对饰兽首衔环,兽首形象细致生动。罐内外壁通施豆青釉,釉色均匀,釉质温润,颇具玉质感,纹饰凸起处釉层稍薄,为此类器物特征之一。器底青花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鼓钉罐因外形似鼓而得名,是清代御窑经典品种,流行于雍正至道光时期。本品为嘉庆朝所作,数量比乾隆、道光作品更少,且造型、釉色质量俱佳,保存状态良好,传承有序,颇为难得。

参阅:《清代瓷器赏鉴》,钱振宗主编,中华书局(香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图265

RMB 380,000

 

 

163清乾隆 胭脂红地粉彩花卉杯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直径9.1厘米

此品器形隽秀,胎体细薄坚致,敞口,弧壁,卧足。外壁为胭脂红釉为地,以粉彩绘缠枝莲纹,花卉枝蔓舒展,显得纹饰繁而不乱,密中见疏,色彩浓淡相宜,突出纹饰的立体感,别具匠心。内壁及器底施白釉,釉面莹润,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胭脂红属低温色釉,是金红釉的一种,它以金为着色剂。一般采用上等薄胎,上釉后进炉在800850烘烤而成。颜色是一种带紫色调的粉红色,犹如浓艳的胭脂一般,匀净明艳,娇嫩欲滴,故称“胭脂红”。胭脂红多作为单色釉或图案的色地,器型有直颈瓶、碗、杯等。

胭脂红釉,康熙年间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故又称洋红。在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瓷上始见应用,是雍正、乾隆两朝一种盛行的名贵颜色釉。胭脂红虽然在康熙中早期就传入景德镇,但是由于科技含量较高、造价较昂贵,直到康熙末期也没有被普及使用。雍正中后期,由于御厂制瓷的发展革新,胭脂红逐渐推广使用,真正做到对胭脂红运用自如、广泛普及则还要属乾隆时期,胭脂红在该时期被近乎奢侈的运用到色地、刻花、轧道等装饰手法上。

南京博物院藏一件胭脂红雕地粉彩花卉纹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第242页)与本品类似,纹饰大体相类,唯南京博物院藏品为圈足并饰以轧道。另于香港苏富比2007年春拍曾释出一件清乾隆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折枝莲纹杯,卧足,与本品相同,但多一轧道工艺。

来源:英国私人旧藏

参阅: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242

《清瓷萃珍──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图94

HKD 2,200,000

 

 

164明嘉靖 青花开窗人物故事图大罐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  直径37厘米

青花是在瓷坯上以钴料描绘花纹,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的釉下彩瓷。明代景德镇窑青花瓷的烧制,在继承元代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达到空前的高度。嘉靖时官窑与民窑并举,大瓶大罐的制作颇多,总体风格趋于朴拙敦厚,青花装饰画面也是格外大。

此罐便是典型的嘉靖时期作品,罐体周正,稳当厚重,唇口略外翻,外沿有青花双圈线,短颈,丰肩,鼓腹,下腹略收,宽圈足,足径大于口径,底釉粗糙有砂孔,底施白釉,足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胎体厚重,釉色白中泛青,釉面比较细腻、肥厚、光泽,通体以浙料绘制,呈色青翠幽蓝,蓝中泛紫,色调沉静,采用多层装饰的方法,构图繁密。肩部饰缠枝灵芝纹一周,腹部有四片蕉叶形开光,内仿古代“四爱图”题材,主题纹饰分别绘高士童子,高士或执扇倚坐,或伏案作画,或三两对话,童子们或摇扇托盘,或悠闲嬉戏,作为背景的山林树木、湖畔风光、楼台阁宇亦是表现得惟妙惟肖。此罐绘画精妙,行笔流畅优美,人物形神兼备,姿态各异,表情生动诙谐,每个画面看起来都云雾缭绕,好似人间仙境。

明代中期以后历史人物图得到最大发展应用,有取材于隐居山林怡然自得的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的四爱图。明代中晚期四爱图一般都一起表现在一件瓷器上。像“四爱图”这些题材表现的都是文人、高士隐居山林、纵情山水的生活场景。隐士是指拒绝入仕,隐居民间的儒士。在中国古代,隐士现象非常普遍,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一些对现实不满的儒士归隐,成为隐士。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纯粹由于学术和个人性格的某些原因而归隐的隐士。

参阅:《天民楼藏瓷》页76

RMB 1,800,000

 

 

165清乾隆 青花江崖海水云鹤纹爵杯及盏托

鉴赏之八百五十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三十)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11.5厘米  直径16.8厘米

乾隆时期,疆域一统,海域又安,经济发展,王朝处于全盛之时,且乾隆帝本人亦具有浓厚的慕古之情,以古器朴素高贵、精美而有意涵也,因此好古尚古之风在各阶层中极其盛行,甚而带动了模仿古器物的趋势,或仿古器之形,或添古器之纹饰,不一而足。此套乾隆青花江崖海水云鹤纹爵杯及盏托又称为“一统江山”爵杯以青铜器典型造型与当时流行的纹饰并用,在追寻古风古韵的同时,大胆创新,深具当时仿古而不拟古的创新精神。

爵杯、托盘成套,修胎精细,胎质细腻,釉面光亮。杯仿青铜爵,口沿外撇,流尖尾翘,流与杯口之际有柱,下承三尖足。外壁以青花满绘纹饰,腹部青花云鹤纹为主题图案,祥云缭绕,仙鹤翩跹,犹如仙境。尖足以缠枝花卉装饰,两柱饰蕉叶纹,隽秀柔丽,三足插立于托盘中央突起的爵座中。托盘侈口,中间起台,台有三条凹槽,用以插爵足,底部呈浅圈足,圈足下另有四只扁形足。托台口沿一周锦地纹,盘内主题绘以青花海水江崖纹,四只仙鹤,两两相向,飞腾于祥云之间,外壁饰四组折枝莲纹,寓意吉祥。杯底及托底满釉裹足支烧,并青花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笔意纤细。

本套爵杯连托造型端庄隽秀,青花发色妍丽,清雅明亮,纹样构图规整灵动,以青铜器古朴瑰丽的造型与清代吉庆云鹤纹饰相结合,焕发出新颖的艺术魅力,展现乾隆制器之精美绝伦,又以成套出现,殊为不易,极具收藏价值。

此类爵托在官窑烧造档案中,被称为“青花白地江山一统爵盘”,乾隆八年六月曾烧造,应为宫廷礼器。青铜器古朴瑰丽的造型与清代吉庆云鹤纹饰相结合,焕发出新颖的艺术魅力,赋予了此套作品端庄隽秀、朴拙持重的艺术风貌,展现了乾隆制器之精美绝伦。

来源;英国藏家收藏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香港,1999年,页121,图版105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2003年,页324

RMB 1,80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