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的战略价值已根深蒂固,任正非8年前就安排好了一切

 情愫秋生 2019-07-13

说起华为,在中国已经可以算是无人不知了,如果用一句粗话形容,可以说是最牛叉的企业、18万高学历队伍!主要有运营商企业终端三大块业务,它的服务几乎遍及全球所有国家。2016年利润高达371亿。

没错,这可能是我们所在企业利润的成百上千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华为的三大业务中比较新的终端业务,也就是很多人都能感知到的,,华为智能手机的横空出世和高速成长的转型秘籍。

华为手机作为国内手机行业老大,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那么华为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要先从华为手机的发展历程来说起,华为终端电话业务的起步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和有名的步步高一样,做固定电话机。

第二阶段是和UT斯达康公司一样布局了小灵通产品线,据华为内部人讲,这是骚扰战略,目的是压制UT斯塔康的利润。如果说是在华为程控交换机是主打业务,那么小灵通就是洋工了。

第三阶段是为移动通讯运营商定制手机,这个阶段是华为的主流产品配套。华为手机可以比喻为是跑龙套业务。

第四阶段是给一百多家企业定制手机,品牌繁杂,利润低微。

这时候可以理解为这是华为内部的杂牌军。至此,电话乃至手机在华为内部还不是主流业务。随着2010年9月25日iPhone4在中国内陆正式发布,手机的定义被彻底的颠覆,手机不再仅仅是一个通话的工具,而是一个集通讯娱乐消费甚至办公等为一体的移动终端。消费者关注的不仅仅是耐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而是它的应用软件的丰富性。iPhone4的诞生让华为看到了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同时华为的管道战略也让华为开始思考转型,所谓管道战略,拿中国的水系来做个比喻。

在管道体系中,企业网络相当于支流和城市管网,企业数据中心是水库,宽带是黄河长江骨干网,解决方案是太平洋,而终端例如手机就是水龙头,水龙头一开水,也就是说音频视频大数据云计算等就能流出来。要把管道流量撑大,必须靠终端,没有终端的流量消耗,管道不可能快速扩展。华为终端业务帮助将带宽做宽,将流量做大,于是在多重原因作用下,华为终于下定决心做战略转型,大力发展手机业务,这意味着终端成为了华为的战略重点之一。

那么华为的转型战略究竟是如何开展的呢?

首先任正非选了一员虎将,一位优秀的操盘手余承东,他在华为不仅抓过技术,还打过市场。任正非曾经对于承东的评价是,能抓大放小,有战略眼光。余承东上任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搭建团队。三星中国区品牌部老大,阳拓渠道专家赵克林,主管供应链的蓝图名等。这些大将纷纷加盟华为手机团队。

第2, 重新定位,华为逐渐放弃了低端定制,把一百多个牌子砍掉,只专注做几个牌子,并且从运营商和企业贴牌机市场推出,全面向自主品牌和中高端产品转型。从to B进入了to C阶段。2011年华为推出首款云手机华为远见,紧接着作为华为云手机的战略机型,华为荣耀闪亮登场。

第三,全球的协同性华为在全球各地设点布局,让全球企业工厂协调协作和拉动效应,共同推动华为手机前进。其中华为手机品质控制在日本完成,外观设计在法国完成,通讯部分是瑞典做的,操作系统是在印度完成的。第四,重视技术。2012年,华为自主研发了当时业界体积最小的高性能四核海思芯片,并且用在华为的四款手机上。

当时由于工艺落后,有企业兼容问题,采用自有处理器带来的只是负担,但华为坚持使用自有处理器,反过来才推动了处理器业务的研发。到了2014年的华为麒麟开始,华为已经整合了主处理器和通讯处理器,解决了兼容性和功耗问题,一举奠定了华为麒麟长续航和高性能的这些特点。第五,华为还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并将系统直接封装在自产的麒麟芯片中,实现了软硬件的一体化。同时华为还在不断优化安卓操作系统,对安卓操作者进行改造。华为推出基于最新的安卓操作系统升级改造的操作系统,打破了安卓系统卡顿的顽疾。

同时华为还在不断优化安卓操作系统对它进行改造,近期打破了安卓操作系统卡顿的顽疾。他主要采用了智能感知学习系统,学习用户的应用习惯,准确预测用户行为,为用户提前释放内存,清理数据库垃圾,这时得手机始终能够清爽运行,避免出现卡顿。第六,发力营销,注重品牌建设。华为手机掌门人余承东也亲自参与营销,早期就通过微博等不断高调地发表言论,制造话题,提升华为手机的新闻关注度和知名度,余承东本人也因此被人称为余大嘴。

为了更好的平衡与互联网手机品牌的竞争关系,余承东还让华为与荣耀两个品牌分开运作,针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竞争对手发力。第七,华为坚持自我批判的核心价值观,向客户学习,向伙伴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比如像小米学习网络营销,建立了花粉俱乐部;向OPPO vivo学习渠道营销,下沉专卖店到三四线城市;向苹果学习,售后服务的品质与体验,要求华为终端服务,做成吉思汗的马掌。

经过以上华为七剑合一,华为不负众望,甚至让世人又一次大跌眼镜,手机俨然已成为行业领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