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故事围绕贾家兴衰展开。贾家作为四大家族之首,领袖四大家族,看似王子腾比贾家位高权重,依然不改贾家是领头羊的事实。贾家还是四王八公集团的中坚力量。这样一个家族,日常生活奢侈,仆从如云,何其富贵!但贾母对自身定位却是“中等人家”。不说贾家实力,贾母可是一品诰命夫人。荣宁二公当是王朝权力中心,妥妥的超等人家。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实力迅速下滑,短时间从顶级势力变成中等人家?此事背后有非常清晰的政治脉络。 【一】 贾家曾经的荣光是后人很难想想的。荣宁二公作为四王八公之二,兄弟联手足以占据八公首位。这意味着在他们上面的强者,除了皇帝,只有四王。如果王朝最初有势力排名,皇帝排第一,贾家起码排在五六位。举个简单例子,《红楼梦》八大元帅排名,贾家兄弟整体实力排在首位,妥妥的副国级权势。两人一加一大于二,就算皇亲国戚也远不如他们瞩目。 荣耀、权力使得贾家是当时毋庸置疑的超级头等人家。贾母就在那时候嫁入贾家,堂堂一国宰相尚书令史侯的千金,头等人家和一等人家的强强联合,四大家族从当初的革命友谊,逐渐发展成一个涉及军政商全面均衡的小集团。那时候的贾家,忠顺亲王府的长史敢上门对荣国公或者贾代善颐指气使么?忠顺王亲自上门也要客客气气,实力才是硬道理。 【二】 原文没有详细交代荣宁二公身居什么实职。可手握庞大军权毋庸置疑,堪为朝堂武将之首。每个王朝初期都是武重文轻,荣宁二公相当于百官之首。尚书令史公屈居于下也可证明。 荣宁二公死后,贾代化和贾代善袭爵。贾代善降一等还是荣国公,出任何职没有交代。估计子承父业还是军职,职位一定没有父亲那么煊赫。将种子弟官二代,基本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与明朝开国名将徐达他们类似,儿子们都要差很多。没有战争,除了卫戍司令,武官官位只会越来越轻。 贾代化席爵降一等,不再是宁国公。与贾赦一样,叔侄都是一等将军。不同的是,贾代化兼任京营节度使,相当于京城卫戍司令,职位不算高,却非常重要。保卫皇帝和京城安危,非亲信不可为。贾家那时候还是妥妥的皇帝近臣。京营节度使也成为贾家最后一个军中实职。 贾家经过两代经营,职位都有降低,可财富积累非常惊人。曾经接驾一次都还富贵,证明活水有源。他们还是朝中名列前谋的一等人家。王夫人说她受过的富贵,以及贾敏让王夫人羡慕的金尊玉贵千金大小姐风范,都是那之后的荣华气象。 【三】 荣宁二府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三代。首先宁国府的继承人是考中进士却袭爵的贾敬。他文人心态继承武爵,根本不可能子承父业谋求军方发展。宁国府彻底失去军方势力,也主动放弃官场实职。若干年后贾敬又将爵位丢给儿子贾珍,宁国府只剩下一个将军的虚职。 荣国府情况更复杂,竟然一分为二,两个儿子分别继承了爵位和爵产。一种观点认为贾母偏心造成并不对。荣国府继承为国事,贾家不可能私自分配。荣国府分家一定是皇帝下旨做出的安排。 贾代善死前给皇帝上的一道圣旨,应该是荣国府分裂的关键。根据曹雪芹给贾赦取名“赦字恩侯”,推测贾赦犯下严重错误,失去袭爵资格。荣国府将由二儿子贾政继承。贾代善临死前不舍大儿子失去一切,为其上奏本求情。皇帝开恩令贾赦袭爵,贾政袭爵产。为补偿贾政,额外赐给他工部主事,入部学习。 贾赦本是罪身,给他爵位是赦免开恩,不可能再重用他。所以贾赦一辈子没有实职,挂着祖宗虚职尸位素餐。贾政如果继承爵位,以贾家背景,由贾代化手中接手京营节度使这类官职还是极可能的。可惜荣国府分裂,也彻底失去了实职。 【四】 贾家没有合适人选,皇帝将京营节度使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更有能力的王家王子腾。这表明皇帝没有放弃四大家族集团。却已经放弃了贾家!王家凭借京营节度使一步登天,王子腾更借助贾元春晋升贤德妃,身为外戚舅舅官越做越大。反观贾家,贾元春晋升贾家无一人升官。第一,皇帝不愿意给他们。第二,他们没有胜任之人。 贾家只用三代从权势熏天的超级头等人家,到位高权重的一等人家,再到只有一个不入流从五品工部员外郎实职的中等人家。之所以还能保持住中等人家。除了贾元春是贵妃,贾母的一等荣国公诰命夫人是关键,更是荣宁二公当初站的太高,余威荫庇子孙,否则早都不入流! 贾家一代人花光前两代的庞大积蓄,先衰落后铤而走险,妄图跟着北静王再做从龙之臣,最终失败惨被抄家,也是罪有应得!成为阶下囚,自然什么都没有了。五世富贵三世而终,不可惜!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