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医“六不治”,医患贵相知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19-07-13

大家常听说,医者有时候会拒绝接诊一些病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少是因为医生的原因,往往是患者某些不当的言行触犯了医生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因为医生都有自己的气节和傲骨。

早在战国时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有记载,“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即骄横放纵不讲道理者不治,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者不治,衣着饮食不能调适者不治,血气错乱、脏气不安者不治,身体虚弱至不能服药者不治,迷信巫术不信医道者不治。这经典的行医“六不治”代代相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至今仍作为中医的行医准则。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情况不治,如态度嚣张、说话带命令口吻者不治;半信半疑、唯恐上当受骗者不治;饮食不节、不能按时服药者不治;一知半解、不懂却要装懂者不治;病入膏肓、脏腑功能衰竭者不治;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者不治等等。

医生是最神圣的职业,主宰生命与健康,作为求医者,首先要对医生抱有虔诚与感恩之心,信任是治疗的前提,对医生有信心服药也会更加有效。同时,患者对疾病要有正确而客观的认识,很多人往往期望值太高,而平常又不保养,小病不去治疗,等到拖成重病大病,而指望医生一下子就能治好,那是不可能的。再如慢性病调理是中医的优势,但是需要一定疗程,有的也要靠疗效积累,因此贵在坚持;还有服药期间要严格遵医嘱,注意饮食忌口,生活作息要有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