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仙岛记(中)

 xxjjsdt 2019-07-13

散  文

八仙岛记(中)

江苏/薛德华

(三)群仙聚集八仙岛,苦难化作桃源颂

关于八仙岛的来历,民间又有一说。仙人聚集八仙岛,是经历了许多坎坷曲折,逃身而来。这段经历,许多传说也曾提及。

宋末元初,苛政如虎,百姓民不聊生,饥寒交迫。生活中的八仙,是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民间人物。在兵荒马乱中,流离失所,四处游历。陆陆续续,来到南黄海之滨。只见一处岛屿,孤悬海上,与世隔绝。远远望去,岛上林木葱郁,花香四溢,如海市蜃楼。

这海岛,便是如今八仙岛向南二百里,吕祖驾鹤所至的吕四岛。相传当年吕洞宾,叫做吕岩,进京会试不第,正在落魄之时,四处游荡,到达海边,被岛上美丽景致吸引,和其他七人一起,相继登上这座海岛。

宋元时代的吕四岛,叫海门岛,也象古通泰的八仙岛,是由黄海东布沙洲形成的海岛,一百三十多年后,才与静海县涨接相连。八仙登上海岛,才知道这里虽然景色秀丽,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岛上有个岛主,依仗州府亲戚权势,豢养了一批家丁,对百姓岛上民众巧取豪夺,十分苛刻。。

这岛主对待漂流而来的异地百姓,更是心狠手辣。只要有登岛者,便令家丁拘押起来,发送到海滩上,晒灰烧盐,日夜劳作,每日只提供两餐稀饭。登岛之人,平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生命的边缘线上煎熬。随着登岛民众增加,岛主生出狠毒心思,经常命令手下,抓来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劳工,扔进大海喂鱼,留下身强力壮的男子,继续为他做苦力。

吕岩和七个登岛伙伴,登上海岛,才知道岛上真相。他们也被羁押在岛上,日夜劳作。在恶劣环境下,度日如年,吕岩萌生出逃离海岛的念头。与七人商量,一拍即合。那七位伙伴,就是后来演变成神话传说中的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

李铁拐,名叫李凝阳,小名拐儿,原是一个豪爽好汉,喜欢打抱不平,因为触犯皇亲国戚,被打断一条腿,流落岛上。汉钟离复姓钟离,袒胸露腹,手摇扇子,一派散仙之风。他有一个招牌式的大肚子,据说曾是一名将军,因为奉命讨伐失利,便流浪天涯,后来绾双髻,衣袂飘飘,四处传道。

蓝采和常年衣褛褴衫,一足靴,一足跣。他是元代在勾栏里唱杂剧的,因为唱错曲子,被人告发,逃离京城。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宋代道士,为人疯疯癫癫,被州官当做妖人,驱赶出来。

韩湘子,有人说是韩愈的侄孙,因为对朝廷不恭,被恶人举告,弃尘而来。曹国舅名景休,为徐州人,是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因其弟犯事,受到连累,后来曹国舅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这是后话。

还有何仙姑,名何琼,永州人氏,新婚不久,跟着丈夫谋生,来到这里,丈夫不幸身亡,孤苦伶仃。七人发心,带她一起逃生。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海潮汹涌,海浪翻卷。八人乘看守人员不备,一把大火,烧掉岛主庭院。只见岛主家丁,乱哄哄追赶而来,他们抱着几块木板,跳入海中,向北游去。不知在海中颠簸飘流了多少时间,海浪把他们推涌到一座海岛上。

刚爬上岸,就被几个渔民看到了。由于在海中浸泡,他们脸色苍白,眼睛红肿,嘴唇发紫,俨然神仙一般。渔夫惊为天人,叩拜一番,留下船上食品,迅速驾船离开。

八人暂时在岛上栖身,搭建茅屋,渔耕劳作,倒也消遥。神奇的是,那座海岛渐渐变化,竟象得到天神点化,南宽北窄,呈八字形状,倒对应了八位天外来客。

从海岛上回归的渔民,在渔村叙说遇见仙人的经过。人们遥望海岛,只见岛上渐渐绿树成荫,仙气蒸腾,似有异象。有人驾船,想前往探望,可屡屡不能靠岸。

天长日久,有人终于登上小岛,只见八字形小岛上,清溪花木,茅舍农田,一派仙家景象。而那八位仙人,已不知去向,有人说,他们是去了山东的蓬莱岛。这一切,颇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思幽怀远。

这时,一朵五彩祥云,从海空上悠然飘过,一束黄绫飘落下来,上面写着这样的诗句:

云母溪畔胜天台,千树万树桃花开;

玉箫吹过黄龙洞,勿引长度跨鹤来。

寄语张家与李家,体将尘事闹闲情;

蓬莱弱水今清浅,满地花荫护月明。

已趁神仙入紫薇,水乡回首尚迟迟;

千年留取井边履,说与草堂仙子知。

诗中有对人间风物的眷恋,也有对海边乡人的叮咛,更有对神仙生涯幽寂情怀的表述。从此,人们就把这座海岛,称作八仙岛。在这座小岛上,寄托着人们的憧憬和向往,也寄存着曲折而美丽的神话故事。

(四)众仙小别八仙岛,显神镇海奉莲花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其实,仙人栖居八仙岛的时候,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当年八仙过海,有人说仙人们是从黄海岛屿上的栖居地,过海到蓬莱岛赴约,饮酒赏花。有人说是八仙们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酒酣之时,在归途中各显其能。更有人说酒宴散去,八仙们意犹未竟,各显神通,飘洋过海,到瀛州、长岛、方丈等诸岛,观赏秀丽景致去了。

邻近通泰八仙岛的老人们,有自已的传说依据。他们说,八仙过海,其实是在蓬莱岛牡丹花盛开时,仙人们应白云仙长邀请,从九莲寺东北的八仙岛出发,跨越黄海,到黄海渤海交界处的蓬莱岛,共襄盛举呢。过海途中,还与海龙王进行过一番恶战,为沿海的百姓们出了一口气!

话说当年八位仙人应约,从八仙岛前往山东蓬莱。他们聚集海边,只见海风劲吹,海浪滔天,海上无可渡之舟。吕洞宾笑道:既为仙人,我等渡海,都应凭个人道法才是。众仙听得此言,齐声附和,纷纷亮出自己的法宝。

只见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芭蕉扇甩开,扔向大海。那扇子瞬间大如蒲席,他腆着大肚子,跳到迎风破浪的扇面上,悠悠地向大海深处漂去。

潇洒豪爽的吕洞宾,拔出长剑,甩向海中,悠然地向北飞去。粗犷壮实的铁拐李,扔下拐杖葫芦,顺水飘流。

清婉动人的何仙姑,紧随其后,将荷花放进海里,顿时红光四射,荷花张开,有如磨盘,仙姑站在荷花中间,亭亭玉立,风姿绰约。

众仙谁也不甘落后,纷纷将宝物投向大海。倒骑毛驴的张果老,叠出一只毛驴,肩挎渔鼓,骑驴而去。隐迹修道的曹国舅,自有玉板宝物。踏歌而行的蓝采和,在花篮上悠然自得。神清气朗的韩湘子,一管横笛,踩在脚下,风行电驰般向远处飞奔。一时间,八仙争流,各显神通,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中。

仙人过海,八仙岛附近的海面上,水波横流,浪花四溅。东海龙王的宫殿,摇摇晃晃。龙王不知海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指派虾兵蟹将出海巡查,方知八仙们各显其能,海面沸腾。东海龙王大怒,率领兵将,挡住八仙去路。

仙人们栖居八仙岛,早知这龙王平日兴风作浪,出海渔船,经常毁损,海边盐民,也饱受海水倒灌之苦。许多盐民渔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仙人们早有扶危济困,教训龙王之心。如今见这龙王横加干涉,更是群情鼎沸,陡然生出为民报仇的仙意,与龙王及其虾兵蟹将激战起来。只见天昏地暗,浊浪滔天,众仙乘势,连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们见状,魂飞魄散,纷纷败下阵来。

东海龙王见龙子被杀,怒不可遏,急忙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四海龙王掀起惊天巨浪,直奔众仙而来。危急之际,忽见海上金光闪烁,浊浪中打开一条通道。原来曹国舅的白云板,具有避水神力。只见他怀抱云板,在前面开路。这玉板又称阴阳板,仙板神鸣,万籁俱寂。众仙紧紧跟随,任凭巨浪翻滚,却到不了他们身边。四海龙王恼羞成怒,又调动各路兵将,准备再战。

正在昏天黑地,难分难解之时,天空隐隐有祥光闪烁。那祥瑞之光,由南而来,到了头顶上方。众仙仰脸望去,原来是南海观音伫立云端。只听得天上一声浅喝,双方激战,戛然而止。观音菩萨按落云头,伫立在海边高墩上。在观音大士的调停下,龙王收兵,八仙各持宝物,继续乘风破浪,向北遨游而去。

风波平息,祥云飘浮,观音菩萨在祥云上飘过八仙岛,向西南走出九步,步步莲花。菩萨走向一处高墩,沿路便盛开九朵莲花。观音菩萨遥取普陀山紫竹林一株神竹,植种于此,作为标记,逼退倒灌海水。又催促土地,向海生长。

渐渐地,八仙岛与陆地连接起来,由西向东的方塘河,环绕小岛四周。一片片碧绿的竹海,衍生出来,周围遍布女贞、紫薇、桂花、银杏、栾树和大叶黄杨、红叶石楠。花木繁茂,姹紫嫣红,景色宜人。

古通泰的先人们,沿途循迹,在高墩上兴建九莲寺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从此,八仙岛周围,成为通泰福地,百姓弃盐从耕,风调雨顺,物阜民丰。若干年后,人们又前往缅甸,迎奉近五米的观音玉佛。此尊玉佛的手中净瓶,瓶口往下,时时在播撒福泽,普度众生。有诗云: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里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未完待续)

栏目主编:陈劲松

实习编辑:许    彤

文/薛德华

笔名老雪,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原东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多年来在各类大型杂志发表作品500多万字,出版多部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和散文集,并在全国多次获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