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物质是什么01 科学还是哲学
2019-07-14 | 阅:  转:  |  分享 
  
物质是什么(1)科学还是哲学



物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在科学和哲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基本的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物理学和哲学都有很多收获。

当古代的人们每天“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感到自己正在宇宙空间中做高速飞行。但是通过对于头顶上运转的太阳和星空,一年四季的变化的观测,从直观感觉来说,这个世界总是非常平稳地、周期性地运转着。所以人们总是希望找出世界的运动规律,从而能够预知事物的未来发展结果。对于每日每时都看到的,构成周围世界的东西是什么?总有一些喜欢研究的人把它们不断破开想看看物质究竟是什么构成的。

中国古代有个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可能是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但是分到后来肯定不是棰(木棍)了,是个什么东西?庄子没有说,他也没法说。中国古代有物质的多元论,认定“五行”——水、火、木、金、土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基质。后来,“五行”也被用于描述事物的多元构成和变化,如中医对人体运行的描述,道家对自然界运行的描述等。

古希腊哲学家也对物质是什么很感兴趣。他们也有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如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他认为物体——“结合物中包含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东西,即万物的种子。……在小的东西里并没有最小的,总是还有更小的”。种子说的种子是无限可分的。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物质是由某种小粒子组成的观念,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原子”一词的本义就是“不可分的东西”。原子就是物质的最小的不可分的构成元素。

长期以来人们就对物质的构成进行了研究,特别物理学的发展使我们对物质的具体构成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但是物质到底是什么?人们目前还没有得到最终的答案。也可能人类永远也无法得到最终的答案,但是我们在认识物质的过程中,对我们所在的世界的认识不断地深入。对物质的认识不仅仅是物理学科的问题,而且可能会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会使得我们产生新的世界观(这可能属于哲学问题了)。这可能也是所有喜欢思考问题的人都对“物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原因。

近来读了几本与现代物理有关的科普书(见附录)。虽然这些书没有高深的数学公式和很专业的物理学术语,而且象我这样一般性地阅读也只能对其中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但是,对我思想上的震动是很大的。我读这些书的目的主要是想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读了这些书以后,知道了原来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的本质与我们直观感觉到的有多么的不同。而且也感觉到我们以前在学校里学习的物理课建立起来的传统物质概念,与现代物理对物质的描述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到,随着近代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对整个宇宙的描述,特别是对物质的构成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都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些现代物理学理论主要包括: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这里将从我自己的读书体会来谈谈对现代物理所描绘的神奇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同时以进一步思考,对于这个世界的科学和哲学的认识。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建立在惯性系统上的机械物理学称为传统物理学(或经典物理学),而把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上的物理学称为现代物理学。当然,有些理论并不能十分严格地划分为传统物理学,还是现代物理学,如电磁场理论等。

?

参考书目:

1、《上帝与新物理学》作者:[英]保罗·戴维斯译者:徐培?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1995年6月

2、《时间之箭》作者:[英]彼得·柯文尼罗杰·海菲尔德译者:江涛向守平?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年6月

3、《时间简史》作者:史蒂芬?霍金?译者:李泳?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6月?

4、《皇帝新脑》作者:[英]罗杰·彭罗斯?译者:许明贤吴忠超?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6月

5、《时间简史续编》作者:[英]史蒂芬·霍金?译者:胡小明吴忠超?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6月

6、《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作者:曹天元?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1-1

7、《复杂》作者:米歇尔·沃尔德罗普?陈玲翻译?三联书店出版

8、《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作者:A.爱因斯坦?译者:杨润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1964-8?

9、《物理学的进化》作者:A.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周肇威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宇宙最后的三分钟》作者:保尔·戴维斯傅承启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11、《宇宙的琴弦》?作者:B·格林李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2、《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作者:F.卡普拉?灌耕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



献花(0)
+1
(本文系tingyy46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