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青都爱的红专厂倒闭了,艺术园区最终只能论为淘宝拍摄基地?

 哦婆婆年纪 2019-07-14

又一个曾经的网红艺术区拆了

陪伴了我们10年的废弃工厂

这次要说再见了

广州的红专厂倒闭了。

这个曾被文艺青年奉为艺术圣地的园区,10年都不到就将变成废墟,消失在钢筋混凝土中。

微博热搜上,网友为“城市是否需要保留艺术园区”,争论的不可开交。几千条评论像雪片一样,一直不停滚动着。www.

纵观国内,像红专厂这样的园区不再少数。北京798、上海M50、成都东郊记忆等,都是由废弃工厂改建而成。

它们曾经都名声大噪,游客扎堆,如今大部分可门罗雀,人气大不如前。是这些地方变味了还是现在的人不再逛艺术街区了?

01

北有798,南有红专厂

前不久,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发布了拆建的执行公告:红专厂除去历史建筑,拆除的区域都将用来建造少年宫。

图片来自识广

红专厂所在的员村,前身是亚洲最大的罐头工厂——鹰金钱食品厂。

它建于1956年,精神奋发的年代。员村紧挨广州繁华的天河区,地理位置极佳。

当年涌现了一大批白天在CBD赚钱,晚上回村里休息的打工仔。他们卖力工作,勤奋上进,对未来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希冀。

到了2008年,罐头厂决定从员村搬到从化开发区。公司为了保留这片废弃厂房,将包裹着红色外墙的老建筑全都改建成旧工业风的艺术区。(也就是年轻人常说的loft创意园)

他们将这里命名为:红专厂。一方面致敬曾经那个又红又专的年代,另一方面是由于园内有很多红色砖材,于是取了“砖”的谐音。

开业没多久,艺术家、独立设计师、原画师们闻风而至,全都搬进了园区进行艺术创作。香港当代艺术馆(广州分馆)、F10栋璞画廊等,纷纷将画展放在了这里。

而红专厂四周,遍布冷峻的集装箱和高耸的烟囱,在旧式墙壁映衬下,整个园区看起来既复古又有逼格。

很快,媒体一报道,红专厂立马从广州火到了全国,甚至国外。

小红书、INS、微博、旅游游记上,到处都是红专厂的身影。广州人称它为城市的艺术名片,甚至打出了“北有798,南有红专厂”的口号。

文艺青年喜欢来火车头朝圣,伤春悲秋,情侣流连于老建筑间,拍拖拍照都来这里。

那些写着:制罐街、冷库街、炸鱼街的羊肠小道,也都摇身一变成了文创店、咖啡店和网红餐厅。

慢慢的,红专厂从艺术氛围浓郁的园区衍变成了网红小吃一条街。而艺术展馆门口的艺术装置成了所有人的摆拍道具。

人们把对艺术的情绪,全都存在了精修图片里。

02

关闭是因为它停滞不前

7月初,许多人跑去红专厂缅怀。

走到里面,厂房的B区成了重点拆除区域,四周写满大写的“拆”字。推土机在上面热闹地工作,现场全被白色的遮板围了起来。

就算是没拆的区域,不少展馆也都关着门,艺术爱好者寥寥。

图片来自信息时报

既然这里曾孕育过不少有意思的文化,为何最终会走向陨落?

根据官方消息,红专厂所处的土地所有权归政府所有。使用期限到期后,土地开发中心有权向他们收回。

我咨询了几位当地居民,他们中有人提到,红专厂发展到后期,场地利用率变得很低。大片空白区域都被用来停车,“它的发展并不成功,很低层次。在艺术上,红专厂没有重量级机构进驻,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地标。经济上,它的收益完全依附于餐厅。但讽刺的是,这些餐厅的味道都很一般”。

或许在以实用著称的广东人眼里,在城市中心闲置一片区域去做小众艺术,并不是废弃旧厂房的最好出路?

03

我们是否需要艺术园区的存在?

关于艺术区要不要拆了作商业规划,网上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认为红专厂早就沦为淘宝店的拍照基地,拆了没什么可惜。也有人替它惋惜,呼吁要给城市的文化艺术保留一片空间,不要老想着开发商业。

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 /冷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