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木香草堂 2019-07-14

原载天津《家长杂志》2019年6期“家庭逆商教育 需要顺势而为”

作者 韦 宁

家庭逆商教育 必要又亟需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个词:逆商教育,也称为挫折教育。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一生从容》中,告诉人们生活的哲理,如何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失利。他说到:每次看人学(轮滑)跌倒,总使我深有感触。我想到在实际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去跌倒,也从未有人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你的感情会跌倒!你的学业会跌倒!你的事业会跌倒!你的人际关系会跌倒!因为人生和溜滑轮一样,一定会跌倒,不跌倒就不叫做人生!”

家庭逆商教育 顺势而有为最好

家庭里面家长对孩子的逆商教育和挫折应对指导的确非常必要,但如果把它人为地创造出来,用以折磨孩子,就失之偏颇了。实际上,任何孩子在其成长的人生路上,总会经常遇到各种艰难困苦和挫折挑战。家长所做的就应该是告诉孩子:不惧怕,不推责,顺势面对,自然成长。每天关注家庭教育信息的我,前几日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家长矫揉造作地在对四五岁的孩子做“伪逆商教育”,既好笑,又让人难受。

我是这样顺势而为,解决孩子学习游泳课时遇到的挫折事件的。女儿在上初二的时候,学校开设了游泳课。天生胆小畏葸的小女孩,在体育老师的严管身教下,也奓着胆子谨小慎微地开始了水中的运动。憋呼吸、学蹬腿、练划臂,孩子与别人花费一样的功夫,勤学苦练。但真正到了游泳考试的这天,需要下到深水区游25米才能够达标。女儿胆怯的毛病又犯了,好不容易小心翼翼地蹭入泳池,划不了几下就心慌意乱地呛水了,被老师捞了上来,导致考试失败。孩子不仅要承受考试不过关的痛苦,还被这位年青气盛的男体育老师训斥了一顿。孩子沮丧地回到了家里,一脸的委屈,表示再也不想学游泳了。我采取了 “积极倾听”策略。首先让她尽情地倾诉出自己集聚在内心深处的怨气,让她的心灵变得清澈空灵,然后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让孩子通过合理归因,认识到是自己体育技能方面有所欠缺。有道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分才,即使是著名运动员的优异成绩,无不是辛勤汗水的结晶。 “好的,我的女儿说的就是在理。我愿意陪你去泳池。别忘了,你老爸还是唐山市冬泳队的队员呢!”女儿听了开心地笑了。孩子经过了几次真刀真枪的深水区练习,熟悉了水性,锻炼了胆量,在第二次的测验中,终于以优良的成绩顺利过关。从这次挫折事件中,女儿学会了面对挫折和解决困难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孩子的智慧和经验就是这样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经历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孩子遇到了挫折,就是他们有了问题。这时候,家长的最佳策略就是倾听。美国心理学家戈登博士提出的“积极倾听”的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孩子遇到的挫折情境。他提出的倾听技巧是:反应式倾听+开放式的语言。家长有意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症结,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当下他面临的实际问题。

逆商教育在先 引导得当是关键

北大才女陈更在央视“诗词大会”上的精彩表现,有力诠释了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法,能够让孩子顺利度过挫折情景。

2019年2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落幕,来自北京大学的陕西籍选手陈更摘得桂冠。她是唯一连续四年参加诗词大会的选手。坚持,终于开出最绚烂的花朵。赛后,有记者采访这位北大才女时,她终于说出了真相:成功,不仅是自己多年辛苦汗水的硕果,更是对自我多次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奖赏。

陈更从小就被爸带领着阅读、背诵诗词歌赋,爸爸通过不断加大的阅读量,磨练出她顽强的毅力。妈妈则带着孩子通过记忆英语单词,逐步锻炼她快速识读的能力。在不断试错中,孩子磨练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富有弹性的抗挫折能力。

家长在孩子的逆商教育中,还要尽量做到表扬孩子要适度。父母要明白赏识教育的目的,尽量不要用绝对的语言表扬孩子。如,“你是最聪明的!”“你是最棒的!”尤其是在对待孩子的学习要求上,家长更应该理智一些。父母们首先要学会减少自身的焦虑,不要把自己年轻的时候未实现的理想目标,投射到孩子身上,从而对他们抱有过高的期望。作为一名21世纪的现代家长,我们应该树立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六育并举的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要过度保护孩子,相反多给他一些家务劳动的锻炼。最后,家长必须引导孩子切实建立起“困境支撑系统”,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通过什么正规安全的渠道,可以得他人帮助。尤其是家庭里面,一定要给孩子打造成可以遮风避雨的可靠港湾。让孩子感到家长的关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父母就是他的靠山,由此让孩子激发出信心和力量。

话题143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