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时间顺序,我们接着介绍宋仁宗景祐(1034年—1038年)、宝元(1038年—1040年)时期铸造的钱币。 景祐元宝 景祐元宝是宋仁宗景祐年间铸行的年号钱,楷、篆对钱,旋读。普通版铸造量大、存量量多,市场价格三、五元一枚。 背星、背月版略少,市场价格在10-30元左右。 真书离宝版价格稍高,市场价格200元左右,特征是“宝”字与内外郭不接。 皇宋通宝 公元1038年,宋仁宗改年号为“宝元”,按照年号钱的币文规则,就应铸造“宝元元宝”或“宝元通宝”,币文中出现了重叠字,不但拗口,而且也比较搞笑。宋仁宗召集学士讨论,没有得出一个满意的结论,最后还是宋仁宗提议铸行“皇宋通宝”,这样宋朝第二个国号钱就诞生了。 皇宋通宝,也是楷书、篆书对钱,旋读,币值有小平和折二两种。 普通皇宋通宝市场价格30元左右。 折二皇宋元宝存世量比较少,市场价格万元左右。 另有一种九叠篆书“皇宋通宝”,宝是古泉名珍。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存世量稀少。而且九叠篆书从唐朝至明朝都很盛行,但多用在印章上,用作币文实属罕见。基于以上两点,九叠篆书“皇宋通宝”市场价格非常高,拍卖价格基本都在六位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