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坝镇位于汉滨区西北部,北纬32.940115,东经108.648434,地处五台山脚下,东与大河镇毗邻,西南与汉阴县接壤,北与中原镇相连,距安康城区82公里。 该镇总面积111.74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在415——1400米之间,平均海拔700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沈坝镇是在1997年撤区并镇由原沈坝乡和元潭乡合并而成,总面积111.74平方公里, 辖20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3108户,12044人,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 沈坝镇光照适中,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矿产丰富,资源优势以林业为主,蚕桑、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是全镇的支柱产业,核桃作为全镇一村一品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另外还有金矿、药材、食用菌等产业。沈坝镇是六、七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的著名战士作家崔八娃的故乡。 沈坝镇坚持“稳定粮食、壮大蚕桑、发展畜牧、振兴劳务”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正确引导农民抓经济、兴产业、搞建设、谋发展,促使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突破。 全累计调回优质小麦种2.4吨,水稻良种3.3吨,优质玉米种2.5吨,优质油菜种200余斤,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890亩,玉米播种面积达8100亩,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粮食产量达到6000吨; 新建桑园750亩,栽桑26万株,改造劣质桑园1000亩,蚕茧发种量突破7500张;建立罗仙、关耀2个村畜牧养殖示范村,培育年养猪2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50户,畜牧养殖总出栏达到5.9万头(只);全年输出劳务4033人,实现劳务产值3000余万元。 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乡村道路铺设、集镇街道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重点工程为先导,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 在区扶贫办、区建设局的鼎力支持下,桥头村顺利完成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新修村组公里6公里,改造高低压线路103杆、10公里,建人饮站一处,新建村活动室1所,新建村小学校舍80平方米,完成农户“五改三建”50户、移民扶贫搬迁5户,安装村村通工程4套,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观; 着力加快乡村道路建设,通过政府“打底子,群众盖面子”,完成了辖区沈涧道路硬化,沈元道路硬化3公里,群众共投资近100万元,同时,沈双道路硬化全面铺开,为国家项目。纳入通达工程的迎风、庙沟、北沟、关耀、沙沟五个村已全面启动,进展顺利。 沈涧路的开通使沈坝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到市中心一个来回要一天,要绕道双溪经叶恒路,再到316国道,才能到安康。所以安康城里有人说:沈坝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而现在沈坝到城区一个来回不到3小时,全程不到70公里。是汉滨区西北方交通最方便的集镇。沈元路、双沈路、沈涧路、三条干线交汇于沈坝街道,客流量、和货流量比以前翻几倍,全镇的经济快速发展。 |
|
来自: aobaodingding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