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破“三员”知识新编(二)

 静心先生srx7oy 2019-07-14
31、井巷(隧道)爆破中找顶的任务是什么?一般用什么方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找顶的任务是将爆破后顶部和边帮存在的危石处理掉,防止砸伤作业人员。

常用的方法是用钢钎将已经裂开的石块撬下来,并用钎头敲打顶部和边帮(敲帮问顶),检查是否有外部不明显、在围岩内部已经分离的石块。

找顶时应注意:

(1)应该由两人同时完成找顶工作,一人撬危石,另一人观察操作者头顶上方是否安全;

(2)作业时要求亮度足够,并在确认没有危险时方可进入找顶,确保头顶无危石;

(3)敲帮问顶时要先将重点危石撬完后,再按顺序一片—片敲打岩面,不得遗漏,即使光面爆破也应认真做好找顶工作。

32、爆破参数对爆破效果影响很大,爆破参数主要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炸药单耗、单孔装药量、孔距、排距、孔深、倾角、最小抵抗线、填塞长度等。

33、浅孔爆破时钻孔施工作业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在钻孔时,应先清理浮石,保证安全。

(2)爆区边缘部分的炮孔开钻前,应估测最小抵抗线的大小,当发现最小抵抗线与设计相差在10%以上时,应调整钻孔的位置、方向和深度。

(3)每个炮孔开钻前要保证开孔位置合理,与相邻炮孔的距离应保证孔距和排距的要求,避免炮孔的距离过大或过小,发现位置不合理时应及时纠正。

(4)取出炮孔内的钻杆后,立即用纸板、草或编织物将孔口堵塞,防止碎渣等物落入孔内而堵住炮孔。

34、浅孔爆破装药前的准备工作有哪几个步骤?

(1)先用炮棍插入孔内,检查孔内积水情况及炮孔深度;

(2)检查孔距、排距和前排孔的抵抗线(底盘抵抗线和最小抵抗线),为最后调整确定装药量提供依据;

(3)清理炮孔内钻屑和排水,可用掏勺掏出孔内的钻屑,或用风管通入孔底,利用压缩空气将孔内的钻屑和水吹出。

35、取得爆破员安全作业证的新爆破员,能否直接独立进行爆破工作?

不能,应在有经验的爆破员指导下实习3个月,方准独立进行爆破工作。

36、爆破时,填塞的作用有哪些?

(1)阻止爆轰气体过早逸散,使炮孔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高压状态,能有效地提高爆破效果。

(2)良好的填塞加强了对炮孔中炸药爆炸时的约束作用,降低了爆炸气体逸出自由面时的压力与温度,提高了爆炸的热效率,使更多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3)在有瓦斯的工作面,填塞还能阻止灼热固体颗粒(如雷管壳碎片等)从炮孔内飞出的作用,防止点燃瓦斯气体。

37、自由面对爆破效果有什么影响?

自由面的多少对爆破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自由面越多,被爆介质受到的约束力就越小,要求同样的爆破果,则需要的药量也越少。因此,在实际爆破中,应尽可能地利用自由面以达到较好的爆破效果。如果自由面较少,应尽可能地创造新的自由面。

38、炮孔中装药起爆点位置有哪几种?请解释。

根据起爆药包在炮孔中放置的位置不同,有三种起爆方式:反向起爆、正向起爆和多点起爆。

反向起爆是起爆药包放于孔底附近,雷管聚能穴朝向孔口。

正向起爆是起爆药包放于孔口附近,雷管聚能穴朝向孔底。

多点起爆是在长药包中在孔口附近和孔底各四分之一处分别放置起爆药包。

39、施工过程中控制爆破飞石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1)特别注意最小抵抗线的大小(变化情况)及单孔装药量的多少,不准超量装药;

(2)避免使药包处于岩石软弱夹层或基础的交界面;

(3)保证填塞长度和填塞密实,填塞物中不得夹带碎石;

(4)对爆破区域进行覆盖;在被保护对象与爆区之间设防护屏障;对被保护物进行覆盖。

40、每次起爆前,清场要达到什么要求?

按照爆破负责人的要求,将爆破警戒区内的人员、禽畜、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及贵重物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撤离到警戒区以外;凡是不能撤离的仪器设备和贵重物品等要加以保护,防止损坏。

41、每次起爆前,如何执行临时交通管理?

通往爆破危险区的道路在警戒人员到位后应立即中断,禁止所有人员入内;当爆破危险区内有交通干道通过时,应当在道路两端设立警戒哨,警戒人员应根据爆破工作领导人的指令实施临时交通管理,在管理时间内,禁止所有行人、车辆通行。

42、爆破工作中对起爆人员有哪些要求?

(1)起爆人员应由有经验的爆破员担任,对于重大爆破工程应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2)起爆器操作要由两人负责实施,一人操作,一人监督,必要时进行替换;

(3)掌握常用的起爆仪器,包括起爆器、测试仪表、击发枪(笔)的使用与操作;

(4)熟悉常用起爆方法的操作要领和步骤;

(5)绝对听从现场负责人指挥,准确地按指令、信号实施操作。


43、简述岩土爆破后检查人员要遵守的等待时间规定。

(1)露天浅孔、深孔爆破,爆后应超过5min方准许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如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15min后才能进入爆区检查;

(2)露天爆破经检查确认爆破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方准许作业人员进入爆区;

(3)地下工程爆破后,经通风除尘排烟确认井下空气合格、等待时间超过15分钟后,方准许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44、地下爆破、孔桩爆破如何避免人员中毒?

(1)使用合格炸药;

(2)保证足够的起爆能量,使炸药迅速达到稳定爆轰状态;

(3)爆破后加强通风,应向死角、盲区引入风流;

(4)爆后等待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45、爆后检查有哪些内容,如何检查?

(1)确认有无盲炮;

(2)露天爆破爆堆是否稳定,有无危坡、危石、危墙、危房及未炸倒建(构)筑物;

(3)地下爆破有无瓦斯及地下水突出、有无冒顶、危岩,支撑是否破坏,有害气体是否超标;

(4)在爆破警戒区内公用设施及重点保护建(构)筑物安全情况。

46、爆破效果好坏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1)爆破块度。实现预期的大块率、块度级配或块度大小与形状。

(2)爆堆形态。实现爆堆的形态符合施工要求,如爆堆适宜装载,抛掷体堆积位置和抛掷体积大小得到控制。

(3)爆破效果。实现边坡稳定、开挖面平整等。

(4)爆破危害效应。确保人身、财产、建筑物的绝对安全。

47、控制(减弱)爆破振动的措施有哪些?

(1)采用毫秒延期爆破;

(2)采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振沟槽;

(3)限制一次齐爆药量;

(4)采用不耦合装药;

(5)在建(构)筑物倒塌部位铺设减振垫层或构筑减振土堤;

(6)拆除爆破时适当加大预拆除部位;

(7)降低塌落振动强度。

48、施工操作过程中爆破飞散物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不按设计要求钻孔,导致局部炮孔过密或前排炮孔抵抗线过小;采用含饱和水的黏土或易燃材料做填塞材料;擅自减少炮孔填塞长度;在爆破填塞中偷工减料,不按设计要求的填塞位置、填塞长度及填塞质量施工;不按设计要求进行覆盖防护等。

49、爆后安全检查发现盲炮或其它险情应如何处置?

发现盲炮或其它险情应及时上报并请示进行处理。在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标志,禁止无关人员入内。发现残存的爆破器材应收集上缴、集中销毁。

50、试述浅孔爆破的盲炮处理方法。

(1)经检查确认起爆网路完好时,可重新起爆。

(2)可钻平行孔装药爆破,平行孔距盲炮孔不应小于0.3m。

(3)可用木、竹或其它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将炮孔内填塞物掏出,用药包诱爆。

(4)可在安全地点外用远距离操纵的风水喷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药,但应采取措施回收雷管。

(5)处理非抗水类炸药的盲炮,可将填塞物掏出,再向孔内注水,使其失效,但应回收雷管。

(6)盲炮应在当班处理,当班不能处理或未处理完毕,应将盲炮情况(盲炮数目、炮孔方向、装药数量和起爆药包位置,处理方法和处理意见)在现场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继续处理。

51、爆后解除警戒的程序和要求有哪些?

(1)进入爆区检查的人员检查完毕后,向现场负责人报告检查情况,报告内容包括爆堆状况、有无盲炮及判定的理由、边坡危石情况、附近建筑物及不能撤离的设备有无损坏、是否发现残余的爆破器材等;

(2)如果有盲炮,由现场负责人指定人员立即处理;

(3)现场负责人综合各方面情况后确认无盲炮(或有盲炮已经处理完毕)和其它险情后,下达解除警戒命令;

(4)收到解除警戒命令后,信号员方可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5)收到解除警戒信号后,警戒人员方可结束警戒任务、撤离警戒哨位。

52、什么情况的爆破作业应经过设区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向爆破作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得到许可。

53、露天岩土浅孔、深孔爆破对人员的安全允许距离各是多少?

(1)浅孔爆破法破大块      300m

(2)浅孔台阶爆破      200m(复杂地质条件下或未形成台阶工作面时不小于300m)

(3)深孔台阶爆破       按设计,但不小于200m

54、深孔爆破施工中,炮孔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1)炮孔位置要尽量避免布置在岩石松动、节理裂隙发育或岩性变化大的部位。

(2)对于底盘抵抗线过大的部位,应视情况不同,分别采取加密炮孔、增加炮孔底部装药密度、使用威力较大的炸药、增加超深等方法避免产生根底。

(3)要特别注意前排炮孔抵抗线变化,防止因抵抗线过小出现的爆破飞石事故和抵抗线过大留下根底。

(4)根据地形标高的变化适当调整钻孔深度,保证下部作业平台的标高一致。

55、深孔爆破施工中,炮孔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检查炮孔深度和孔网参数。深孔验收的标准是:孔深允许误差±0.2m,间排距允许误差±0.2m,偏斜度允许误差2%;发现不合格钻孔应及时处理,未达验收标准不得装药。炮孔深度的检查是用软尺(或测绳)系上重锤(或球)来测量炮孔深度,测量时应做好记录。

(2)复核前排各炮孔的最小抵抗线。

(3)查看孔中含水情况。

56、深孔钻孔施工中,防止炮孔被堵的措施包括哪些?

(1)每个炮孔钻完后立即将孔口用木塞或塑料塞堵好,防止雨水或其它杂物进入炮孔;

(2)将孔口附近岩石碎块清理干净,防止掉落孔内;

(3)一个爆区钻孔完成后应尽快实施爆破。

57、试述孔内有水、主装药为乳化柱状炸药的装药操作程序。

(1)两个爆破员为一组进行装药;

(2)先将柱状乳化炸药逐卷缓慢放入孔内,保证乳化炸药沉入孔底;

(3)根据放入孔内药量估计装药位置,达到起爆药包的设计位置时停止装药;

(4)采用吊绳等方法将起爆药包轻轻放入孔内,继续慢慢将柱状乳化炸药放入炮孔内;

(5)如炮孔设计两个及以上起爆药包,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填塞位置;

(6)确保填塞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58、试述主装药为散装铵油炸药的装药操作程序。

(1)爆破员分组,两名爆破员为一组;

(2)一名爆破员手持木质炮棍放入炮孔内,另一名爆破员手提铵油炸药包装药;

(3)散状铵油炸药顺着炮棍慢慢倒入炮孔内,同时上下抽动炮棍;

(4)根据倒入炮孔内炸药量估计装药位置,达到设计要求放置起爆药包的位置时停止倒入炸药;

(5)取出炮棍,采用吊绳等方法将起爆药包轻轻放入炮孔内;

(6)放入炮棍,继续慢慢地将铵油炸药倒入炮孔内;

(7)如果炮孔内设计两个起爆药包,则重复步骤4~步骤6;

(8)根据炮棍上刻度确定装药位置,确保填塞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59、深孔爆破装药过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结块的铵油炸药必须敲碎后放入孔内,防止块状物堵塞炮孔,破碎药块时只能用木棍、不能用铁器;

(2)乳化炸药在装入炮孔前一定要整理顺直,不得有压扁等现象,防止堵塞炮孔;

(3)根据装入炮孔内炸药量估计装药位置,发现装药位置偏差过大时立即停止装药,并报告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处理。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一是炮孔被卡炸药无法装入,二是炮孔内部孔壁出现裂缝、裂隙,造成炸药漏到其它地方;

(4)装药速度不宜过快,特别是在有水炮孔装药时,速度一定要慢,要保证乳化炸药沉入孔底;

(5)放置起爆药包时,雷管脚线或导爆管要顺直,轻轻拉紧并贴在孔壁一侧,可避免脚线(或导爆管)产生弯结而造成芯线折断、导爆管折断等,同时可减少炮棍捣坏脚线(或导爆管)的概率;

(6)要采取措施,防止起爆线(或导爆管)掉入孔内。

60、试述深孔爆破装药过程中发生堵孔原因及处理方法。

堵孔原因:

(1)在水孔中装药速度过快而造成堵孔;

(2)炸药块度过大卡在孔内;

(3)装药时孔口浮石或孔内松石卡在孔中间造成堵孔;

(4)起爆药包卡在孔内造成堵孔。

处理方法:

起爆药包未装入炮孔前,可采用木制炮棍疏通炮孔;起爆药包装入炮孔后,严禁用力直接捅压起爆药包,可由现场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处理办法。

61、试述深孔爆破炮孔填塞的一般方法与注意事项。

堵塞作业一般方法:

(1) 将填塞材料慢慢放入炮孔内,并用炮棍轻轻压实、堵严。

(2) 炮孔填塞段有水时,采用粗砂等填塞,防止炮泥卷悬空、炮孔填塞不密实。

(3) 水平孔、缓倾斜孔填塞时,应采用炮泥卷填塞。每放入一节炮泥卷后,用炮棍将炮泥卷捣烂压实,防止炮孔填塞不密实。

填塞作业注意事项:

(1)填塞材料中不得含有碎石块和易燃材料。

(2)填塞过程要防止导线、导爆管被砸断、砸破。

62、解释下列名词:孔距、排距、超深、底盘抵抗线、装药高度、填塞长度。

孔距,指同一排中相邻两个炮孔中心之间的距离;

排距,指前后两排炮孔中心之间的距离;

超深,指炮孔深度与台阶高度的差值,一般为台阶高度的5%~10%;

底盘抵抗线:指装药底部中心到台阶底部坡脚的距离;

装药高度:指炮孔中装药的高度;

填塞长度:从装药顶面到炮孔口部的距离。

63、叙述连接导爆管起爆网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连接(请实际操作)。

(1)施工前应对导爆管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管口端应是热封的,无破损、压扁、拉细、进水、管内有杂质、断药、封口不严等不正常现象。

(2)联结用的导爆管要有一定的富余量,不要拉得太紧以免导爆管从四通中拉出,要注意勿使导爆管扭曲、对折、打死结和拉细变形,以免影响传爆的可靠性。

(3)导爆管插入四通时,要严防雨水、污泥及砂粒等其它杂物进入导爆管管口和接头内,接续好以后,接线部位应用胶布包缠严密。如在连接过程中遇到下雨或有水,应将接头口朝下,离地支起,并做好防水包扎。

(4)捆扎材料。通常采用塑料电工胶布捆绑导爆管和雷管。塑料电工胶布有一定的弹性和黏性,能将导爆管紧紧地密贴在雷管四周。电工黑胶布弹性差,且易老化。

(5)一个雷管最多起爆20根导爆管,连接时必须保证反向起爆,即雷管聚能穴朝向导爆管端头方向,离开导爆管端部至少15cm。导爆管均匀布置在雷管周围,最后用胶布包缠牢固(缠绕不少于五层胶布)。

64、试述防止导爆管起爆网络出现拒爆的措施。

(1)导爆管网路中不得有死结,炮孔内不得有接头,孔外传爆雷管之间以及传爆雷管与导爆管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距。

(2)用雷管起爆导爆管时应采用反向连接,导爆管应均匀地敷设在雷管周围并用胶布等梱扎牢固,雷管聚能穴与导爆管端头的距离应不小于15cm。

(3)用导爆索起爆导爆管时,宜釆用垂直连接。

(4)对于深孔爆破,可以采用高精度导爆管雷管。

65、试述深孔爆破的盲炮处理方法。

(1)爆破网路未受破坏,且最小抵抗线无变化者,可重新连接起爆;最小抵抗线有变化者,应验算安全距离,并加大警戒范围后,再连接起爆。

(2)可在距盲炮孔口不少于10倍炮孔直径处另打平行孔装药起爆。爆破参数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确定并经爆破技术负责人批准。

(3)所用炸药为非抗水炸药,且孔壁完好时,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内灌水使之失效,然后做进一步处理,但应回收雷管。

66、电起爆法网路连接后,用仪表检测发现线路不通,怀疑是干线或支线断路,如何查明和排除故障?

顺线查找有无断路处,如找不到断路处,可将干线与支线分开,分别导通,判明断路线段。如干线断路,可用仪表逐段测量,找出断线位置。其方法是:将干线一端两线头连接在一起,用两个大头针或别针逐段分别插入两根导线内,将仪表与大头针相接进行导通,以确定断路处。如支线断路,可逐段或逐个测量支线(电雷管)找出断路处。最后将断路处接续好。

67、电起爆法网路连接后,用仪表检测网路导通良好但仍发生拒爆,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1)电源与干线接触不良。应检查电源与干线接触是否良好,发现后重新连接;

(2)电源失去点火能力。应更换电源。

(3)网路有短路处。应用仪表精确测量网路电阻值,计算出自短路的大约位置,将短路处的导线分开用胶布绝缘。

(4)绝缘不良,芯线接地。检查网路绝缘是否良好,芯线是否接地,查出后将外露芯线悬空或用胶布绝缘。

68、作为电爆网路的起爆电源,对电压和电流的要求是什么?

起爆电源要求有一定的电压,能输出足够的电流,必须保证起爆网路中每个电雷管能够获得足够的电流。《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小于2.5A,直流电不小于2A;硐室爆破,交流电不小于4A,直流电不小于2.5A。

69、煤矿井下爆破对爆破器材有什么要求?

煤矿井下爆破必须采用煤矿许用炸药、煤矿许用电雷管,电雷管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毫秒,第一段雷管不得用瞬发电雷管替代,必须采用抗爆起爆器。

70、煤矿井下爆破制作起爆体应注意哪些问题?

(1)爆破员到达工作面后,必须将炸药箱放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2)制作起爆体要在爆破地点附近,选择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金属导体的安全地点进行。严禁乱扔、乱放炸药、雷管。

(3)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扭结成短路,以防触电引爆。

(4)电雷管只许从药卷的顶部装入。装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根比电雷管直径稍大的尖竹棍或木棍,在药卷平头扎一个圆孔,把电雷管全部插入药卷中,然后用脚线缠绕固定。操作时不得用电雷管代替尖棍扎眼。另一种是把药卷平头的封口打开,用两个手掌把炸药揉搓松软,然后把电雷管沿药卷端面中心全部插进去,用脚线把封口扎住。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71、煤矿井下爆破装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严禁在工作面残孔或瞎炮孔中直接装药爆破。装药前先用吹孔器或压缩空气清除炮孔内的岩粉或煤粉。

(2)在炮孔清理完后,再用炮棍探明炮孔的深度、角度和炮孔内部情况,然后一手拿着雷管脚线,另一手用炮棍把装入炮孔口的药卷一个个地轻轻推入,使药卷与孔底、药卷与药卷彼此密接。

(3)在潮湿或有水炮孔中,尤其是在有水的俯角炮孔(如底孔等)中,应使用抗水炸药。若受条件限制,可把一定数量的药卷装入防水的油纸筒或塑料防水套里,系好口,一次装入炮孔内。

(4)装填起爆体时,必须注意起爆体的位置和方向,通常每个炮孔中只装一个起爆体。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岩)层中爆破时,必须采用正向爆破。

(5)无论采用正向装药,还是反向装药,起爆体和其它药卷的聚能穴指向必须一致,正向装药的起爆体以外不得放置“盖药”,反向装药的起爆体以里不得放置“垫药”。否则会造成“盖药”和“垫药”的不稳定爆轰,导致爆燃或拒爆。

72、煤矿爆破时,对填塞长度有什么要求?

答:(1)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

(2)炮眼深度为0.6~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3)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

(4)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

(5)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

73、煤矿爆破中,什么是“一炮三检”制度?

答: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要认真检查距离爆破地点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过1%时,不准爆破。

 74、在煤矿井下爆破时,在装药前应该做好哪些检查工作?

(1)爆破员清点起爆体的数量后,将起爆体放在炸药箱内准备使用,不得乱放和遗失;

(2)检查工作面顶板、支架、出入口是否安全;检查工作面20m以内的巷道阻塞断面是否超过1/3;机器、工具和电缆等是否移到安全地点;工作面有无透水或突出征兆。如有危险或异常,要及时报告班、队长处理,未处理不得装药。

(3)检查工作面装药地点20m范围内瓦斯情况,如瓦斯浓度达到1%、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爆破,应加强通风、洒水等,否则不得装药。

(4)检查工作面炮孔深度、角度、位置和方向是否符合要求,炮孔内煤粉或岩粉是否清除干净,炮泥质量和数量是否满足要求,炮孔是否缩小、坍塌或有裂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未处理完成不得装药。

75、试述煤矿爆破正确操作起爆器的方法。

先将钥匙插入开关孔内,按逆时针方向转至充电位置;经6~12s后氖灯发亮,则说明充电完毕;将钥匙按顺时针方向转至爆破位置,即点火起爆。尔后拔出钥匙,取下爆破母线,并将爆破母线拧成短路。

76、煤矿井下爆破对联线有哪些要求?

(1)连线工作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员进行。

(2)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导通工作只准爆破员一人操作,并用专用仪表进行检查。

(3)连线时,爆破员首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把炮孔中引出的雷管脚线解开,把接头刮净,按先连掏槽孔,再连辅助孔,后连周边孔的顺序连接(一般为串联)。全部连接好后再与端线连接,等确定可爆破后再与母线连接。

(4)多头掘进时,爆破母线要随用随挂,母线必须挂在电缆、信号线下方0.3m以外的地方,且不能与金属物体接触,不能从电气设备上通过,不能挂在淋水下方,以免漏电或其它杂散电流影响而引起意外事故。

(5)爆破母线用过后,必须拿到井外进行干燥处理,并定期进行检查。

 77、防止电力起爆网路出现拒爆措施有哪些?

(1)起爆电源要有足够的能量。

(2)电爆网路应与大地绝缘,不宜使用裸露导线,不得利用铁轨和钢管作爆破线路。

(3)同一起爆网路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电雷管;

(4)应使用专用导通器或爆破电桥对电爆网路进行导通检查和电阻值测量;

(5)起爆网路的连接应由工作面向起爆站依次进行,接头电阻尽可能小,网路电阻符合设计要求。雷雨天不应采用电爆网路。

78、试述煤矿井下巷道贯通爆破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1)两头对掘贯通爆破相距20米时必须停止一头作业,爆破时两个工作面都要安排专人按设计要求警戒。

(2)装药爆破前派专人到工作面检查工作面安全及瓦斯浓度,只有在两个工作面安全及瓦斯浓度都在1%以下时,方可装药爆破。

(3)超过贯通距离而不通时,要立即停止爆破,查明原因后重新采取贯通措施。

(4)巷道贯通爆破之前要加固贯通地点的支架,防止造成倒棚冒顶。

79、爆炸物品储存库房的内层门和窗户为什么要加金属网?通风门为什么要设两把锁?

爆炸物品储存库房通风散热时,为了防止小动物进入,内层门和窗户需要加金属网。

库房通风时,外层防盗门处于打开状态,此时仅靠通风门单独防盗,为保证安全和进入库房人员的互相监督,通风门需要设两把锁,开启时应两人同时在场。

80、对井下爆破器材库照明的要求有哪些?

(1)应采用防爆型或矿用密闭型电气设备,电线应采用铜芯铠装电缆;

(2)井下库区的照明电压应不大于127V;

(3)储存爆破器材的硐室或壁槽,不应安装灯具;

(4)电源开关或熔断器应设在铁制的配电箱内,该箱应设在辅助硐室里;

(5)有可燃性气体和粉尘爆炸危险的井下库区应使用防爆型移动灯具和防爆手电筒;其它井下库区应使用蓄电池、灯、防爆手电筒或汽油安全灯作为移动式照明。

81、民爆物品库房的实体防范中对门、窗、锁有哪些要求?

(1)储存库房的门应为双层门,内层门为加金属网的通风栅栏门,外层门为防盗门,两层门均应向外开启;

(2)库窗应设置铁栅栏、金属网,库区应设置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围墙;

(3)库房内、外门锁钥匙应由双人分别保管,开启门时两人应同时在场。

82、报警值班室中对报警、视频监控备用电源有什么要求?

报警值班室中对报警、视频监控应具有备用电源,要求对控制台设备视频部分供电不小于1小时,报警部分供电不小于8小时;交流电恢复后,备用电源自动充电。

83、爆破器材库房里,对爆破器材的堆放有什么要求?

(1)爆破器材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得倾斜;

(2)每个堆垛应有标记品种、规格和数量的标识牌;

(3)堆放高度:工业雷管、黑火药不应超过1.6m,炸药、索类不应超过1.8m,宜在墙面画定高线;

(4)堆垛间隔:小型库应留有0.6m以上的检查通道,大型库堆垛之间应留有0.8m以上的检查通道;

(5)小型库堆垛与墙距离应大于0.2m,大型库堆垛与墙距离应大于0.8m;

(6)装运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2m。

84、装卸民爆物品时对周围环境有哪些要求?

(1)装卸的地点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并设明显的标志:白天应悬挂红旗和警示标志,夜晚有足够的照明并悬挂红灯。通常情况下,不在夜晚装卸爆破器材。

(2)在装卸地点周边设置警卫,不允许无关人员靠近。

(3)在炮孔装药、爆破器材拆箱或加工时,以及现场有性质相抵触的爆破器材时,运输车辆不得靠近,严禁在这些部位装卸爆破器材。

(4)遇雷雨、暴风等恶劣天气,禁止装卸作业。

85、简述同一库房内爆破器材允许共存的基本规定。

(1)工业雷管除与未拆箱的塑料导爆管可以同库存放外,不应与其它物品同库存放;

(2)黑火药应单独库房存放;

(3)工业炸药及制品、射孔弹类、工业导爆索、塑料导爆管可以同库存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