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辣椒病虫害图谱汇总,错过必后悔!(附防治方法)

 我心飞翔115 2019-07-14

防治方法

①避免与瓜类、茄果类蔬菜连作。


②用52℃温水浸种15分钟进行种子消毒。

③加强田间管理,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度过大。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

防治方法

①控制温、湿度。加强通风,上午适当通风,使地表水蒸发和棚顶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以排除湿气;夜间加强保温,防止结露过重。适当控制浇水,浇水要在上午进行,以便排湿。  

②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现病果、病叶、病株要及时清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掉。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喷粉或喷雾等方法防治。

棚内湿度大时,每亩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1000克,傍晚关闭棚时喷撒。

湿度小时,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

防治方法

①栽培。避免植株过密,改善植株间通风条件。生长期和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的传播。出现大量的落叶,应立即清除病残体,并将已长足的青果采下,避免日灼病的发生,同时增施水肥,以促进新一茬果实的生长。对棚室要注意控制温度,防止棚室湿度过低和空气干燥。 


②药剂。采用以防为主的防治策略。罢园后每亩用3~5千克硫磺熏烟,将病残株上病菌杀死,间隔数日再行处理。辣椒挂果时喷保护性杀菌剂,如50%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7~10天喷1次,连续2次。在发生季节到来时,使用保护剂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进行预防。

发病后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5%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或25%晴菌唑乳油500~600倍液。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

②种子用55℃温水浸种,恒温30分钟,移入冷水冷却,晾干后播种,或先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10~12小时,再用1%硫酸铜液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l小时。与瓜、豆类蔬菜轮作2~3年。④加强田间管理,避免种植过密,田间注意排水。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混合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防治方法

①加强苗床管理,用腐熟厩肥作基肥,及时通风,控制苗床温湿度,培育无病壮苗。

②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

③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

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600倍稀释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稀释液;或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l:1:200波尔多液,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防治方法

采收完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与其他蔬菜隔年轮作,发病初期可喷波尔多液(1:1:200-320)或80%代森锌700-800倍液等。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采收前7天停药。

防治方法

及时摘除病果,并喷洒盖立盖液体钙800倍液、或0.3%氯化钙、硝酸钙溶液。

防治方法

在温度回升的时候注意预防,用一般的保护性药剂就可以了。逐渐发现有病斑出现,赶紧用药,可以选择三唑类药剂,像高品质的苯醚甲环唑,或者腈菌唑都可以,同时注意防治白粉虱,一般选用烟剂就可以。

防治方法

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

40%双肌辛烷苯基磺酸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0%氟硅唑油4000—6000倍液+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7O%代森联干悬浮剂800—10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隔7—10天左右1次。

防治方法

钢架结构棚室每百平方米用百菌清烟剂38克熏蒸。发病初期喷25%斯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硫SC或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洁田园。蹲苗后进入枝叶及果实旺盛生长期,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雨季控制浇水量,注意通风透光,防止田间或棚室湿度过高。并及时中耕、培土,以促进根系生长。 

 2、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或剪去病枝,病株要带到菜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病株周围土壤撒石灰防止病害扩散。

 
 3、化学防治。菌核病发病前后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的速克灵1500~2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喷2~3次。 

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块种植。地势低平,应高畦栽培,最好地膜覆盖。

2、注意密度不要过密、及早搭架,整枝打权,中期适度打去植株下部老叶,降低株间湿度。

3、合理施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钾肥、雨后排水,确保雨后、灌水后地面无积水。

4、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或30%绿得保胶悬剂500倍液。

防治方法

①防治甜(辣)椒日灼病。

发病初期喷洒58%雷多米尔一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腮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防治方法

①加强田间管理,与其他作物轮作;选择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合理灌溉,加强种植田的沟渠管理,尽量避免田间过湿或雨后积水。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苗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稀释液,此外也可用50%琥胶硫酸铜(DT)可湿性粉剂400倍稀释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稀释液灌根,每株0.4-0.5千克药液,连续2-3次。

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实行与豆类蔬菜或水稻等轮作。避免与茄科或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②加强田间管理:深翻土,合理密植,下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果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③实行配方施肥,合理施用氮肥,配合施用磷、钾。④加强虫害防治:防治棉铃虫等蛀果害虫。蛀果害虫会在果实上造成伤口,引发病害。可用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20%多灭威2000~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辣椒结果期雨前、雨后及时喷药防治,可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或30%DT杀菌剂300倍防治,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

防治方法

①用次氯酸钠浸种。浸种前先用0.2%-0.5%的碱液清洗种子,再用清水漫种8-12小时,捞出后置入配好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5-10分钟,冲洗干净后再催芽或播种。

②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发病初期用以下药剂喷淋或灌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稀释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隔10天左右施1次。

防治方法

①采用无菌种子,选择无病株或无病果留种。

②种子消毒,一般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6-l0小时,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草木灰或消石灰,使其中和酸性后再行播种,或用55℃温水授种10分钟,也可用52℃温水漫种30分钟后移人冷水中冷却再催芽或播种。

③实行2-3年轮作,并结合深耕,使病残体腐烂,加速病菌死亡。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稀释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稀释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稀释液;77%可杀得可湿牲微粒粉剂500倍稀释液或1:1:200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2-3次。

防治方法

①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 

②整地时,每公顷施石灰750-1500千克,与土壤混合后,达到调节土壤酸度,抑制病害发生。

③选用抗病品种并改进栽培技术,用营养钵育苗,做到少伤根,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发病初期,预防性喷淋14%络氨铜水剂300倍稀释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稀释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稀释液,隔7-10天喷淋1次,连续防治3-4次。

防治方法

①选无病单株留种,不使种子带毒。

②实行种子消毒,将干燥种子置70恒温箱内干热处理3-5天,几乎可杀死全部病原或在浸种时用药剂处理:种子先经清水浸2-3小时,再用10%磷酸钠溶液浸20~30分钟,捞出洗净后再继续浸种和催芽。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要求秧苗株型矮壮,第一分杈具花蕾时定植,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勤浇水。尤其采收期需勤施肥、浇水。 

④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稀释液;或 NS-83增抗剂100倍稀释液;或抗毒剂一号200-300倍稀释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治虫防病。在蚜虫、螨类迁入辣椒地期间,及时喷洒21%灭杀毙乳油6000倍稀释液;或2.5%澳氰菊酯乳油3000倍稀释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稀释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稀释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稀释液;或5%尼索朗乳油2000倍稀释液。杀死媒介昆虫,减少传播。


防治方法

茶黄螨生活周期较短,繁殖力极强,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每隔7~l0天防治1次,连续3次,可控制为害。常用药剂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稀释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稀释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稀释液;天王星3000倍稀释液。

防治方法

蚜虫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清除田间及其附近的杂草,减少虫源。

(2)银灰色薄膜覆盖栽培。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特点,达到避蚜防病的目的。

(3)黄色诱虫。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趋性的特点,在田间设置黄色诱虫板,诱杀有翅蚜。黄色板大小1米×0.2米,黄色部分涂上机油,插于辣椒行间,高出植株60厘米,每亩放30块。

(4)药剂防治。在初发阶段,用10%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多来宝乳剂1000倍液,或10%虫螨灵3000倍液,或50.5%农地乐1500倍液,或47%乐斯本乳剂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蓟马药剂防治:

大棚春椒防治关键期是结果盛期(一般在5-6月份)大棚秋延椒防治关键期是苗期、花期和幼果期(一般在8-10月份)。药剂可选用30%高锰(吡虫啉)微乳剂5000倍液或3%金世纪(啶虫脒)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需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5-7天。


防治方法

①栽烟草诱集越冬代成虫产卵。因越冬代成虫对烟草有较强的趋向性,可诱集越冬代成虫产卵,以利集中消灭。

 
②冬季翻耕灭蛹;减少来年的虫口基数。

③人工摘除虫蛀果,以免幼虫转果为害。

抓住防治适期,及时喷药防治。6月上、中旬防治第l代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下旬防治第2、第3代幼虫:9月~10月根据虫情发展和为害情况确定防治第4、第5代幼虫。

使用下列药剂有良好的防效。可选用灭杀毙6 000倍稀释液或2.5%功夫乳油 5000倍稀释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稀释液或20%杀灭菊酯3000倍稀释液或2.5%敌杀死4000~6000倍稀释液喷雾。喷药应在幼虫3龄之前进行,否则防效降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