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有些人在评述中慢慢模糊,有些事在时光中慢慢淡定,唯有刻骨铭心的感情,犹如一杯浸泡在岁月中的香茗,愈发浓郁动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流传度最高的民间传说之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以及对圆满结局的渴望。 万里长城被人们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履行着固守国防的职责任务,但修建长城的背后却是无数民夫、劳工的艰辛付出,甚至很多人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其残酷性和危险性可想而知。孟姜女与丈夫范喜良便是万千修筑长城民夫的典型代表,也让我们有了辩证看待伟大建筑物的契机。 尽管孟姜女哭长城有众多各不相同的版本,但公认的故事发生地在秦皇岛山海关,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存在也证实了这一点。孟姜女庙位于山海关城东约6公里的望夫石村后山岗上,由贞女祠和孟姜女苑组成,始建于宋代以前。 秦朝年间,孟姜女与丈夫范喜良新婚三天后,丈夫被无情地征去修筑长城,却在服役的过程中不堪劳役的繁重,在饥寒劳累中悲惨地死去,冰冷的尸骨与杂乱的沙土埋葬在长城墙下。可怜的孟姜女身穿寒衣千里寻夫,却得到了丈夫惨淡死去的噩耗,悲痛欲绝的孟姜女在长城上大哭三天三夜,令人诧异的一幕发生了,八百里长城竟在瞬间倾塌,范喜良的尸骨孤零零地躺在石砖下。生无可恋的孟姜女在安葬了丈夫后,决然地投海殉情,令世人惋惜不已。 孟姜女庙最知名楹联便是前殿两侧的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初读时定会一头雾水不明所以,问过庙中人方知,这幅楹联利用了汉字的谐音功能,不同的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断句方法,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它的上层是面对和下沉的大海,它的下部是云和云的消失。这对楹联也是孟姜女庙最具有魅力的所在。 从殿门进入,“万古流芳”横额映入眼帘,正前方便是孟姜女像,两侧是身背包罗伞的童男童女,像前是盛开的莲花贡品,像后则是“姜坟雁阵”彩绘壁画,画面和谐,精美绝伦。西侧是清代皇帝御笔题诗的时刻,而整个大殿知名度最高的还要数孟姜女像两侧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真切地反映了老百姓对暴戾、残苛的皇帝修筑长城的不满之情。 从前殿出来,便能看到大名鼎鼎的“望夫石”。传说,这里曾是孟姜女登石望夫的地方,许多名人驻足于此,不由得诗兴大发挥笔创作,望夫石表面的石刻便是乾隆皇帝的题诗。 在孟姜女庙中还有静谧幽深的园林区,小巧精致的红灯笼悬挂在茁壮的大树上,一弯拱桥跨过潺潺的流水,形色各异的巨石点缀在湖水两旁,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园林中的小石台和六角亭也与孟姜女的故事有关,小石台名为“梳妆台”,六角亭名为”振衣亭“,据说是孟姜女在望夫前梳妆整衣的地方,因而流连在这些景点时,不由得想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悲郁的心情也总是相伴左右。 孟姜女苑再现了民间关于孟姜女的传说故事,从孟姜女颇具传奇意味的降生,到孟范二人浪漫美好的相遇,注定要以悲剧收尾的故事总是让人忿忿的。整个园区像是一幕幕立体生动的3D影像,游罢,心底犹如压了一块千斤重的巨石,沉重地难以呼吸。 时间回到了孟范二人相遇之时,聪明伶俐的孟姜女在做完针线活后,在自家后花园散步,误打误撞地遇见了躲避征劳役的范喜良。范喜良本姑苏人士,自幼好学,饱读诗书,不曾想秦始皇为修筑长城,四处抓壮丁,走投无路的范喜良只好走上逃亡之路,在饥渴难耐之时躲在了孟姜女的后花园中,一见倾心的二人很快得到长辈的应允,结为连理,共叙佳话。 |
|
来自: 昵称34866003 > 《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