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健:葫芦丝“碎吐”技巧的训练与应用

 海涛书屋 2019-07-14

菊姐剧透 ·

一、碎吐技巧的产生背景与特点 碎吐技巧是吹管乐器吐音技术的一种,其最早在笛子上运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全国第一届音乐周上,山东笛家赵仁玉在《喜新婚》中就运用到了这一技巧,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这一技巧成为山东竹笛艺术最为明显的风格特色。后来这一技巧又运用到笙、葫芦丝等乐器中。碎吐的特点在于“碎”,可以理解为密度极高、接近于线性音响的吐音形式,其效果与拉弦乐器中的抖弓和琵琶的轮指有着相似之处。从吹管乐器的角度看,碎吐的频率可以说介于花舌音与快速双吐音之间,在情感的表现上有着突出的作用和意义。

二、葫芦丝“碎吐”技巧的训练   相对于笛子和笙而言,葫芦丝上的“碎吐”训练相对容易一些,其中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训练好双吐音技巧,因为碎吐需要建立在双吐音的基础上。碎吐和双吐音的区别在于,双吐音主要在全十六音型上运用,而且注重音头或者节拍的重音效果,即重视节奏的律动和颗粒性的效果表现。碎吐则是要表现出线性的效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强调重音。从双吐向碎吐过渡的角度看,需要提高双吐的吹奏频率和弱化重音,经过反复的训练就可以达到葫芦丝“碎吐”技巧的效果了。

三、葫芦丝“碎吐”技巧的运用    任何一种技巧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运用的,因此在运用某一技巧时,需要考虑到音乐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所要追求的艺术效果。首先,从速度上看,碎吐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速度中,因为从音乐的情感性特征看,无论是在哪一种速度或者板式中,都是存在情感因素的,每一个音符和节奏都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碎吐可以在不同的速度中运用。二是不要为了技巧而使用技巧,碎吐固然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但不能够让其成为一种炫技,作为演奏者,需要熟知碎吐技巧主要用于烘托气氛、体现情感,这就要求无论是葫芦丝音乐的创作者还是演奏者要有节制的运用技巧,最好是让其起到画龙点睛、“好钢用在刀刃上”的作用。

内容来自新浪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