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古老的黑山 作者小溪连湖 黑山在八陡镇境内,博山的东南方向,据县城9公里,山城东西走向,东西高,中间低,形如元宝,又似大海上行驶的小船。据《博山县志》载:“黑山,县东南十六里,石色黑,缎而为铁,一石得二斗,冶器取资焉,又多煤炭,故名。”这是黑山得名的佐证。 黑山不大,大约五、六平方公里,黑山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山,四周被十几个村庄包围,其中黑山的三面在八陡镇境内,只有黑山的西山脚下属于山头镇。 黑山物产丰富,有松柏树、槐树、柳树、杨树及各种果树,也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地瓜。矿产资源也不少,山上的硅砂石、焦宝石,多为陶瓷、玻璃、耐火材料之原料。更可贵的是山下埋藏着丰厚的煤炭,煤质之优,实为淄博煤炭之精华。正因为煤质好,才遭到帝国主义的略夺,为了方便运输,修建了昆仑至桃花峪的铁路,博山延伸到八陡的铁路。这样就形成了黑山前和黑山后两条铁路,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黑山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孕育出了许多奇特的景观,其中有历史凝固而成的人文景观,也不乏天造地设的自然奇景。“亮兵台上点八景,貔狐楼前聚精英。首景分雁斜飞过,铁山寨外留鸣声。倒影美人柳树井,接龙泉水显神通。笑看石林隐游客,仰头鹰嘴入云端。”这是描写黑山八景的诗。比较出名的两大景观,一是列博山八景之首的“黑山暮雨雁飞斜”;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延绵千里齐长城上的“黑山齐长城亮兵台”,这段遗址也是淄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山除著名的“八景”外,还有齐长城遗址,姜女泉(又叫江米泉),仿泰山十八盘、南天门,新建了300多米长的齐长城及雄伟壮观的揽胜楼,还建造了七级四门金龙宝塔一座,前几年投巨资又建造了“锦霖山庄”,集吃、住、游于一体大型旅游景区逐步形成。 用黑山石刻的“锦霖山庄” 黑山交通也十分便利,黑山前的环山公路与黑山后的万福路相连,似一条玉带环绕黑山。现在的黑山已是山峦叠翠,花木繁茂 ,峰岩洞壑之间,穿插着泉、池、溪、涧;青碧黛楼丛中点缀着亭、台、楼、阁,真是人间之仙境。 童话黑山(摘录孝乡八陡风情录) 很久很久以前,博山是一片汪洋,黑山是唯一凸起能适合种植树木的土山,黑松老翁是这片土地上的树仙。他每日里逢荒开垦,遇沙堆积,不是担水种植,就是培土育苗,时时两脚不停,双手不住。除此以外,他还要跑遍崇山峻岭采集红松、白桦、诈树、落叶松的种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里便成了无边无际的大森林。森林的植物和动物,都非常感激黑松老翁。 话说东海龙王欲建豪华的宫殿,急需木材,听说黑松老翁掌管着这片树木,便派雷公及虾兵蟹将前去砍伐,遭到黑山老翁的抗拒,大败而归。 不久,龙太子领了旨意,带领众海神前来和黑松老翁和谈。太子说:“只要黑松老翁效忠于东海龙王,双手奉献出黑山松木,可与龙子龙孙共享荣华富贵。”黑松老翁听吧一阵冷笑,洋装困乏,不多一会便打起呼噜来。这时有很多很多的小飞虫,纷纷扬扬扑到太子还众海神的脸上。他们顿时困乏,眼皮垂了垂也睡着了。此时,森林的白兔儿、啄木鸟、花喜雀等动物,团团围在黑山老翁身边,跳来跳去,飞上飞下,嘻嘻哈哈,把龙太子等闹醒了。他们睁眼望望黑松老翁还在酣睡,像是在梦呓中说:“松子、梓娃呀,送客!送客!”他们只好痒痒的不告而别。 又过了一段时间,黑松老翁到泰山奶奶那里去做客,一去就是三天未归。东海龙王得知后,乘夜色亲自率兵偷袭黑松林。黑松林众生抵挡不住,败下阵来,一夜间树木被海兵、海将砍伐而光。他们把木材堆积成山,单等海潮上涨时运走。 黑松老翁闻讯赶来,双脚踏着积木,这时海潮暴涨,海浪高一尺,积木便高二尺……龙王一看暴怒,从东海搬来块礁石,劈头压住了黑松老翁,压住了这里所有的木材。海浪退去了,这里显现出一座山,山巅上生出密密麻麻的小黑松树,树的周围飞翔着很多很多黑色的乌鸦。经过漫长的岁月,礁石下的木材变成了煤炭。因山石又有点点黑斑,后来人们便把此山取名为“黑山”。 远眺西黑山 西黑山下的万福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