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夷,谁能比你牛?

 369蓝田书院 2019-07-14

今天说说伯夷叔齐的故事,盖以伯夷为主。问史上气节最强者为谁?当然首推这两位。后世常说,为人立于天地之间,当有铮铮铁骨,须有浩然正气。我辈书生,百无一用,废柴近似,但说傲骨,决不能少。人常言,孔孟门徒不可有傲气,但决不可无傲骨,此之谓也。此等节气,此等胆气,刚烈冲霄汉,视死忽如归,皆来自伯夷叔齐二人。

《原古》之所以再推伯夷,只因当世之人唯唯诺诺、蝇营狗苟实在太多,为蝇头小利出卖原则,出卖气节,出卖灵魂已然司空见惯,小到为人处世、商务往来,大到治国理政、邦国外交,当人们开始麻木,开始习惯,开始接受这种无耻和无下限时,几千年来,国人苦心建立起来的道德准则、家国气节将随之全面失灵崩塌,这将是千古第一可怖之事!

伯夷叔齐坚守气节,不食周粟,采薇度日,宁死不屈,这正是当下之人所缺乏的精神所在——也就是为人处世的原则性和直道而行的君子风。试问诸君,你又如何?

▲南宋李唐 《采薇图》。正所谓:西山有薇,美人不移。西山无薇,美人不归。采薇采薇,山是人非。薇满西山,不生夷齐。(宋人蔡必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之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兄弟相偕去周,投奔西伯(即周文王)。西伯死后,武王东进伐纣,他和伯夷叩马而谏,以为父丧而用兵,是不孝不仁,周武王大怒要杀死他与伯夷,被姜太公以义人之名制止,并命人搀扶他们离开。武王灭商后,他们逃到首阳山(今唐山市滦县),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伯夷叔齐孔子誉之以贤人,后世流传《采薇歌》一首: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

 司马迁《伯夷列传》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於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後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適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於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後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後世哉?

天道平分,与善徒云。贤而饿死,盗且聚群。吉凶倚伏,报施纠纷。子罕言命,得自前闻。嗟彼素士,不附青云!

————————————

 韩愈《伯夷颂》

《伯夷颂》是韩愈的散文,赞扬伯夷“特立独行”“信道笃而自知明”的精神,严厉批评当世之士以世俗之是非为是非的处世态度。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繇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南宋李唐 《采薇图》长卷

————————————

 秦桧《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

虽然秦桧是遗臭万年的大奸臣,但我们评价他的诗,应该从他的诗的本身去考虑,而不是从这首诗的作者去考虑。这首诗大气凛然,显示出了诗人对大宋王朝的忠心。试想连秦桧都如此敬重伯夷,可见伯夷的号召力还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强大存在。

高贤邈已远,凛凛生气存。

韩范不时有,此心谁与论。

编者按:本文系综合整理所得。版权归权利人所有,本号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号联系,本号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