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
【方源】:《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各等分)
【用法】:原方四味,各十份,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主治】:阳气内郁,四肢厥逆,或脘腹疼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者。
【方解】:本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通透郁热,为君药;辅以芍药和营止痛,养血柔肝,柴胡得芍药,一散一收,则无升散太过耗劫肝阴之弊;枳实为佐,宽中下气;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且柴胡与枳实并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芍药与甘草并用,善能调和肝脾,缓急止痛。合而成方,共成透解郁热,疏肝理脾之剂。原方作散剂,主治“四逆”,故名为“四逆散”。
【按语】:
本方乃疏肝理脾之平剂,临床应用上,凡肝郁而见四肢不温,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肋疼痛即泄利下重者,均可用本方治疗。
原方加减法:“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两胁胀痛或少腹胀痛,嗳气则舒,脉弦有力者,可用本方加香附、郁金、川楝子、延胡索以增强疏肝理气之效;兼食滞者,可加大麦芽、神曲以消食导滞;挟瘀者,可加当归、川芎、丹参、失笑散以活血化瘀;兼发黄者,可加茵陈、金钱草以利湿退黄。
【附方】:
丹柏四逆散(《中医治法与方剂》),本方加黄柏、丹皮构成。功能清热疏肝,解痉散瘀。主治急性阑尾炎。
解怒补肝汤(《辩证录》),由白芍药、泽泻、当归、柴胡、荆芥、甘草、枳壳、天花粉、牡丹皮构成。功能解郁疏肝理脾。主治怒极伤肝,轻则飧泄,重则呕血。
枳实芍药散(《金匮要略》),由枳实、芍药构成,二味杵为散,以麦粥送下。功能行气和血。主治产后腹痛,烦满不能卧者,并主痈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