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这样讲述“四渡赤水 出奇制胜”

 昵称413468 2019-07-15

7月13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在《新长征 万里行》节目中,以“四渡赤水 出奇制胜”为主题,讲述了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绝伦的四渡赤水伟大战役。讲述了青杠坡战斗中受伤的红军何木林,被当地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随着央视的镜头,去听央视怎样讲述“四渡赤水 出奇制胜”的故事。


四渡赤水 出奇制胜

习水县位于贵州、四川、重庆交界处,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第一渡,有两个渡口就是在习水县的土城古镇。

来到习水县土城古镇,我们首先探访了四渡赤水纪念馆。从这个模拟场景可以看出,当时原本打算北渡长江的红军,在青杠坡遭遇激战,由于敌军的支援部队不断赶来,形势越来越不利,红军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这便是第一次渡过赤水。

习水县史志专家 陈云坤:当年的赤水河比现在要宽,窄的地方可能都有一两百米,宽的地方有三四百米。所以在200米左右的河面上要架一座浮桥的话,如果没有当地老百姓的帮忙,红军一夜之间要在200多米宽的赤水河上架一座浮桥非常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胡蝶由于一渡赤水是形势所迫,并非是红军的原定计划,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搭建一座浮桥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老百姓的无私帮助给红军提供了很大支持。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里,就有这么一座浮桥,基本还原了当时浮桥的样子,桥的底下是一条一条的船,而桥面则是当时老百姓家中的门板或者是其他的木材。

一渡赤水后,中央红军把敌军主力全部吸引到了川滇边地区,这时贵州兵力薄弱,中央红军迅速转兵往回,二渡赤水,再次向黔北进军,取得遵义战役的大胜,并在此后根据敌军军情的实时变化,又两次渡过赤水,最终甩掉敌军,跳出包围圈。四渡赤水被毛泽东称为自己军事指挥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 袁正纲:四渡赤水它就是在战略上极为被动的情况下,在红军远离根据地作战的背景下,以3万(多)人与40万敌军的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逐步地取得了战略的主动权,它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例,是运动战的典范。

红军何木林:装哑14年 忠骨归青山

除了赞叹党和红军领导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我们在习水县土城古镇,还听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红军故事。

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 吕相璇:何木林是江西人,在青杠坡战斗当中负伤之后,留在了土城,由于他的口音和咱们当地不一样,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为了保护救他的村民,他就装成一个聋哑人在土城生活,直到解放之后,大家才知道他是一位老红军。

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我们在土城老街上,找到了老红军何木林曾经居住过的房子,现在他的儿媳林成英还住在这里,说起何木林装哑巴的故事,她记忆犹新。

老红军何木林的儿媳 林成英:他江西的口音很重,所以他就装作哑巴,都用手来比。如果一说话就要暴露他身份,而且影响当地的百姓,所以没有办法,他只有装哑巴,一直过了14年,直到解放他(才)公开讲话了。

新中国成立后,何木林被追认为老红军,但他没有对国家提过任何要求,政府给他发的公费医疗本,他直到1979年去世也没有用过一次。何老生前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去世后把他埋在他曾经战斗过的青杠坡,他要和牺牲在那里的3000多名战友永远在一起。

老红军何木林的儿媳 林成英:他就说他比别的战友幸运一点,被别人救了,多活了几十年,生没有跟战友们在一起,死了一定要跟战友们在一起。他一直说,我们后代一定要发扬红军的精神,把红军精神传下去。

四渡赤水出奇兵,成就红军战争史的光辉典范,而在赤水河畔英勇战斗过的红军战士们,则用生命践行着为了救国救民而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

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