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坤舆万国全图》来历考证

 5菲菲 2019-07-15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坤舆万国全图》绘制完成时间,实际上是在公元1430年左右,也就是明朝初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时期。该观点同时提出,《坤舆万国全图》实际上明朝官员为了掩人耳目而假托利玛窦所绘,具体的推论是这样的:明朝初年的郑和船队实际进行过环球航行,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到了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当时的宪宗皇帝朱见深曾一度有意再次派人下西洋,但是他接到报告说,当年的郑和出海资料档案已被悉数销毁,因此明宪宗的再下西洋构想只得作罢。然而作为郑和当年出海资料档案之一,《坤舆万国全图》原本并未被毁,依然被秘密收藏在明朝南京的内府。等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当时的一批明朝官员如李之藻等,就谋划着把这份《坤舆万国全图》公布出来,可是之前在成化年间时已经报告过郑和出海文献档案被销毁了,因此这时候如果拿出来郑和留下的《坤舆万国全图》,就等于欺骗皇帝,曝光了当初私自隐瞒保存郑和下西洋档案资料的行为,也就意味着必须有官员承担“欺君之罪”。此时利玛窦恰好来到中国,于是明朝官员们就密谋确定,假托西洋人利玛窦之名,将郑和的《坤舆万国全图》面世出版。

这个观点提出以后,受到了学界的关注。有专家认为,这一观点“挑战了世界史三大经典学说”,也就是“明代郑和下西洋止于东非”“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和“利玛窦把西方的地理知识带来中国”这三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明代梁辀在公元1593年绘制的地图《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该观点认为,《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的绘制者梁辀在序言中曾经提出,在明朝的南京藏有六幅地图,而这六幅地图其实就是利玛窦版本《坤舆万国全图》参考的原图。梁辀的《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参考了这六幅地图原本。而这六幅地图原本,很可能就是当初郑和“环球航行”的遗存。

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梁辀的这幅地图以及序言,并由此出发,厘清围绕《坤舆万国全图》的这一系列争论。

根据资料,《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是公元18世纪由来华传教士携至欧洲的,曾经被英国收藏家罗宾逊(Philip Robinson)收藏,1974年该图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过,1988年出现在索斯比拍卖行(Sotheby)的目录上(编号85号),现在则下落不明。该地图附有长篇序文,落款为:“常州府无锡县儒学训导泗人梁辀谨镌。万历癸巳秋南京吏部四司。刻于正巳堂。”由此观之,这幅《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的绘制者,是当时的无锡县儒学训导梁辀,绘制的时间则是癸巳年,也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在地图序文中,梁辀还清楚地介绍了这幅地图的绘制缘起:

“尝谓为学而不博夫古,无以尽经理之妙;好古而不穷夫远,无以尽格致之功。是以《禹贡》之书,历乎九州,职方之载,罄乎四海,班氏因之而作《地理志》,则图史之从来久矣,考古证今者所必资也。此图旧无善版,虽有《广舆图》之刻,亦且挂一而漏万。故近睹西泰子之图说,欧逻巴氏之镂版,白下诸公之翻刻有六幅者,始知乾坤所包最钜,故合众图而考其成,统中外而归于一。内有中华山河之盛,古今人物之美。”

文中的“西泰子”,是当时明代文人对利玛窦的称呼。而“欧逻巴”或“欧罗巴”是当时利玛窦对Europe(欧洲)的中文音译,而绘制《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时的梁辀,尚未与利玛窦见过面,于是误以为“欧逻巴”是个人名。以下出现的“白下”,则是南京的别称。在这段序文中,梁辀表达的意思是: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很重视地图,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努力,不过一直没有好的地图版本;最近,南京有人将利玛窦绘制的地图进行了翻刻,而南京翻刻出来的利玛窦地图,是由六屏幅组成的;梁辀见到这幅由南京人翻刻的利玛窦地图后,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的广大,因此梁辀将多种地图综合在一起,绘制出了《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从梁辀的这段序文来看,南京的所谓六幅地图实际是对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内容的翻刻,而并不是《坤舆万国全图》的资料来源,并且,梁辀自己的《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也是在参考利玛窦绘制地图的基础上完成的。

http:///AiWhsSP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