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空心语 于 2017-12-11 10:23 编辑 有鹰友说还没说说鹰头就讲鹰尾 是的 看来我还是有点心急 很想把我感知的点点滴滴马上告诉大家 万事开头难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一定要把作鹰进行到底 一切还是从头讲起吧 鹰头首先要外形仿真 鹰嘴是最容易摔坏的部位 一定要要够结实 请新来的鹰友点击网址: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726&extra=看看 盘鹰制作技巧(六)鹰嘴包钢条 再提醒一点:作鹰要仔细 每个部位都要点点对称 特别是鹰头 一不留神 就做歪了 不糊好了还不易查觉 教大家一个好方法:扎好的鹰头 没糊之前 请用一只有弹性的尼龙袜子套在鹰头上 拉紧 就可较为清晰的看出鹰头是否够正 特别是鹰嘴的形状是否逼真好看 发现问题在没蒙面之前改正 是个补救的好办法 不要等到糊好了 再改就太麻烦了 鹰身的制作要注意的是:上插裤附近要够结实 也请参考 盘鹰制作技巧(六)这里不再赘述 想要说明的是 鹰身不能为了好看作的太鼓了 较扁平一些好飞 翼展一米的鹰 鹰身最鼓处为3CM 特别要注意胸部不能出现凸显一个半圆圈 (很难看 会有风阻 影响飞行速度)糊好的鹰身从头到尾都要极其顺滑 没有凸出的棱角 糊好的鹰头可用热风枪吹一吹 可使鹰头脖子蒙面缩紧 注意控温不要吹糊了 上插裤之后的部位就不要吹了 不需要紧绷绷的 够平整没有褶皱就行了 鹰尾蒙面时是千万不可用力抻平的 更不要用热风枪吹了 鹰尾蒙面展平后把涂好胶的鹰尾架子对正放在上面用手压一压就好了 鹰身 鹰尾蒙面太紧了就会限制各部位竹条的变形 盘鹰在飞行时除了鹰头不动之外 其他部位的竹条或多或少 都在动 不要让使鹰整体变得过硬 上插裤之后的部位就要明显的竹条变细 就是说 鹰尾作软是从鹰身就开始了 整个鹰身 鹰头最硬 从头到尾 要 由硬变软 逐渐过度 鹰尾处要明显变软 有鹰友问 要软到什么程度 软到你不可想象的程度 有的时候风很大 身边的鹰友都收鹰不放了 在一起或是聊天或是在一起切磋制作 放飞技艺 我也身在其中 收获多多 但有的时候我却独子一人 拿着鹰 迎着风 快速走去 借着大风的吹力 看看鹰的变形情况 我看到的是 风是大的都不能放盘鹰了 都说有5级风了 可是看看那手中迎着大风的鹰翅鹰尾 鹰翅的风兜部位是明显的变形了 风圈也有一定的变形(但是变的程度还不够完美)鹰翅根部三角区基本没变 鹰尾只有一点点微弱的变形 手感风的阻力很大 请大家也试试 你们的鹰在大风中是怎样的情形 这样小的变形幅度 怎能适应 较大的风力变化 只有改进 改进 再改进 过去的第一种连接方式 见(图一)连接点与支点较远 鹰尾最硬 第二种连接方式 见(图二)连接点与支点较近 而且 鹰尾的根部有一个弯曲 这个弯曲 在鹰尾受力时 会扭曲变形 所以 软了一些 但是 在烤制煨弯时 一定要注意 不要烤过火了 就是说这个弯不能被碳化了 否则 鹰尾就很硬了 白尾海雕 就是用的这种连接方式 见(图三) 三个方向同时泄风的鹰尾 改版的一米虎皮鹰 请看(图四) 作的还不够理想 (竹条作的太粗了) 但是 这种结构的连接方式 的确 使鹰尾柔软了一些 原理是 连接点与支点几乎是同一个点 或者叫没有支点 支点是悬空的 用手向上推动鹰尾可明显看到圆弧部位向下移动 手感比(图三)那只白尾海雕 柔软了许多中间条与下插裤交叉点不要绑线 中间条与身圈交叉点也不要绑线 鹰尾的两根竹条包括中间条根部2*1.8MM的粗细就足够了 鹰尾端竹条粗细1.8*1.4 (数据仅供参考) 上插裤请作成两段式的 请点击网址参考 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644&extra= 盘鹰制作技巧(五) 可随风力大小自动调整上反角的大小 盘鹰翅膀的上反角对横向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 上反角越大 横向稳定性越好 上反角越小 横向稳定性越差 好了 这时请装好翅膀 用手向上拉动鹰翅两个立撑的末端 这时的拉力最好不要超过250克就应有很明显的变形范围才行 为了看清鹰身鹰尾的变形幅度 没装翅膀 见(图五)你会看到感觉到翅膀有了一个向上浮动的空间 (翅膀泄风了)同时你还会惊喜的看到鹰尾不单单是末端向上浮动 而且 鹰尾左右两侧也在同时向上浮动 鹰尾三个方向同时泄风 这样的鹰尾制作方法 泄风好 还不失灵敏度 便于操控 适合做各种动作的放飞 手机录了两段视频 请点击网址:http://www.56.com/u72/v_MTQ3ODQ2MTMz.html 网址:http://www.56.com/u96/v_MTQ3ODQ1MTAx.html 看看这只鹰在清晨1-2级风的盘飞效果 敬请大家请多提宝贵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