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位于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始建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际,清崇德元年(1636年)建成,是满族建立的清政权早期皇宫。 下图是沈阳故宫东路的大政殿。 1644年清朝政权迁都北京后,沈阳故宫成为陪都。经过增建,成为陪都和皇帝巡视东北时的行宫。1926年,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皇宫门前界定禁地的东阙门文德坊。 沈阳故宫现存有古建筑114座,房屋300余间,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建筑风格融满汉蒙族艺术于一体,有浓厚的满族特色和中国东北地域独有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沈阳故宫的宫门大清门。 沈阳故宫中路的崇政殿。 沈阳故宫东路的大政殿与十王亭。 沈阳故宫中路的凤凰楼。 凤凰楼正门的乾隆御笔“紫气东来”匾。 沈阳故宫中路的清宁宫口袋房、万字炕、养活孩子吊起来的吊篮。 沈阳故宫中路清宁宫后,象征“一统(筒)江山”的大烟囱、火炕烧火口。 沈阳故宫中路东所的颐和殿。 沈阳故宫中路西所的迪光殿。 沈阳故宫中路西所的保极宫。 沈阳故宫中路西所的继思斋、崇谟阁。 沈阳故宫西路的文溯阁。 沈阳故宫正在修缮的太庙山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