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士研究生抑郁诊断二:你不理他,他也不理你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7-15

每天做相同的工作,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精神病最新定义

一个读了几年博士的学生“抑郁”了,跑来跟我说最近失眠了,头发掉的特别厉害,有时候还会半夜惊醒,然后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写论文压力太大了。我说哦,你已经开始动手写了?学生一楞,然后告诉我并没有,只是博士已经读到第5年了,时间已经压迫得他不得不想这个问题,想着想着就开始抑郁了……

还有一个学生,特别有意思,几乎隔段时间就要来找我谈谈选题,谈谈想法。但是其实我发现每次他跟我说的每次内容都变化不大,也就是没什么进展。我给到的建议也仍然是深入阅读+写作练习。前两天,我又遇到了这名学生,他又开始跟我说,最近很忙,忙着干别的,还要找我谈选题。我直接跟他说,如果没有新近的阅读进展和思考进展就不用来找我了,我帮不了你……

博士论文的写作,博士研究生的3-5年生活是需要特别细致的安排和合理的规划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需要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从文献的阅读,到思维的整理,最后到论文的写作都需要把工作量合理的安排在每一天。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一份合理的规划,每天散散漫漫地过着日子,享受着校园的时光,干着一些与学术无关的事情,文献深入不下去,思考深入不下去……

其实这些人每天都很忙,忙着做别的工作,没有把博士研究生的工作深入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每天都做着跟以前一模一样的生活,却期待博士到最后自己就能修炼而成。我只希望跟这些同学分享一个观点:博士论文——你不理他,他也不理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