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成型的文章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终点,而不是培养的起点。 ——吉大秋果 博士要想毕业,不仅要完成一本不少于10万字的毕业论文,而且还要发表若干小论文。小论文最低数量是2篇,这样才能满足学校要求的硬性指标,最高数量上不封顶,如果你要是想到高校求职,你对自己的要求肯定不能局限在2篇。理想状态是博士二三年级就陆陆续续会有小论文出来,这样到毕业的时候才不会有压力,也不会被动,也就减少了抑郁的指数。但是实际情况是,不少博士研究生到了博士三年级和四年级还没有一篇像样的小论文。那么原因是什么? 有一个博士三年级的学生抑郁了,在微信上跟我聊天,大论文小论文都没有影儿,现在压力大极了。我说无论是你的导师还是我都曾经在你刚入学的时候就提示过你要尽早动笔的啊,为什么现在是这样的局面?这位博士生说,我总觉得我没准备好,我总觉得我写的东西发表不了,所以我就一直也没有动笔…… 讲真,我的内心真的愕然了一下,是谁告诉我们的博士生写了东西一定能发表的?是谁告诉我们的博士生一开始写就能写成能发表的文章的?我到现在还有很多“存货”发表不出去,我也不敢保证我写的所有的文章都能发表啊……就连我写的帖子都不能保证每一篇都能被公号发表的啊……博士研究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认识呢?而且有这种认识的还不在少数…… 博士生不能假设自己具备了写作能力,一写就要写成成型的稿件和文章。其实进入博士学习的阶段,就是为了习得写作能力,所以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练习的,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达到发表的要求,而不是直接进入到成型的投稿文章写作的。我们可以以投稿作为写作的目的,以正式发表文章的规范作为我们写作的要求,但是我们绝不能天真地认为这个过程不需要练习就能一步登天,立马实现。也就是说,你并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因为你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所以,亲爱的博士研究生,你们真的是需要在练习写作中一点一点的达到更高的写作水平,一点一点的具备博士研究生培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在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能踏踏实实的练习写作,在写作中感悟,在写作中积累,在写作中升华。写出成型的文章是你们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终点,而不是培养的起点。 所以我在微信上回复那位博三的同学,你并不能一口吃个胖子,饭要一口一口慢慢吃,论文要一笔一笔的练习写,写一篇论文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 须知,越早动笔越主动,越晚动笔越抑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