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话叫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话虽然并不是一句夸奖人的话,却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不同的听话对象,我们是应该区别对待的。 1.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实是一种口才的艺术。当我们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种艺术,就等于取得了主动权,不会让我们处于被动的地位,更不会因为说错话而得罪别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要学会讲话的技巧。如果能说出对方所认可的语言,谈论对方所关心的话题,围绕他们熟悉的生活展开讨论,无疑你会受到对方的欢迎。 举个例子来讲,比如说我们在火车上,在与陌生人攀谈的时候,如果对方是个四川人,我们刚好又会讲上几句四川话,大家会很快就拉近距离。如果对方是个广东人,而你在聊天的时候讲上几句粤语,也很容易就获得对方的好感。
如果刚好对方是个职业家庭主妇,那我们聊上一些关于柴米油盐的话题,也很容易获得共同话题; 如果我们的聊天对象是公司的职员,而对方所从事的职业又是我们熟悉的领域,那么围绕这个职业的内容展开话题,你与对方的交流将会很容易进行下去。 只要对方开口了,我们再善加引导,谈话便会继续深入,最后,这段谈话将会让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和谐起来。反之,那些不会说话的人,往往容易得罪人,甚至给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 2. 我曾亲眼看到过这样的例子。 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在一起聚会。虽然有的人彼此之间并不认识,可是大家言谈之间非常投机,都很开心。在这些朋友当中,有位姓林的女孩子,今年已经32岁了,却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就在吃饭时候,有位大姐不合时宜的站了起来,说道:“小林,你老公在哪儿上班?” 小林不好意思地说:“我还没有男朋友呢!”
显然,这位大姐说话不当得罪了她。 不知者不为怪。如果这位大姐在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因为不知情,尚可获得对方的谅解。可是当她在得知对方是大龄剩女的时候,还在继续谈论下去,岂不是在“揭人家的短”。而这些话题恰恰是小林不想谈,而且也让她深感尴尬的话题,可见,大姐的这番话实在有些不恰当。
谈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不以为然,他们可能会说,也许小林是个心胸狭窄的女孩子。他们可能认为自己身边的人都是心胸宽广之人,不会和自己计较。所以还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比较随便一些。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有时甚至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局面。 3. 有一次,有位销售科的业务员来我们的办公室找大家谈话。当时,他看到有位新来的同事办公桌上非常乱。于是,他便半开玩笑地说:“你看你的桌子上,乱得就像刚被抢劫了一样。”
这句话的话音刚落,所有的人都愣了。办公室里非常安静。这位新同事立刻意识到自己闯祸了。原来,业务员是个地地道道的穆斯林,对猪很是忌讳。业务员当场就恼了,一言不发地离开。所有人把责备的目光投向新同事,他感到无地自容。 新同事的话,显然触犯了别人的忌讳。如果当初他能收敛一些,懂得哪些可以对同事说,哪些不能对同事说,可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每讲一句话,都要尽量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对不同的听话对象,就要说出不同的话来,这样有针对性的讲话,才有可能获得对方的响应,引起对方的共鸣。 可以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人际交往是上非常有效果的一种方法。 4.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这样的谈话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满足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需要。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对方的防范意识就会减弱,而大家接下来进行的话题,又会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这样无疑让对方会很容易对你产生好感。当然,这样做并不一定会和对方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能借用这种方式与对方建立初步的联系,自然会为今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宣扬求神拜佛的迷信说话。而是指说话的时候要根据听众有的放矢。关于听话对象的不同,体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比如说职业、文化、民族、地域、性别、年龄、修养、阅历、性格等诸多方面。我们不妨根据这些情况综合加以分析,从而轻松地做到“见什么人讲什么话。”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