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伯陶,广东东莞人,号象华,一字子砺,晚年更名永焘,又号九龙真逸,少时拜陈澧为师,光绪十八年(1892)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国史馆总纂、广东省教育总会长等。 民国后避居于香港九龙,潜心著述。
释文: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又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文略)题识:书为伯衡仁兄雅属并正,陈伯陶。
陈伯陶 行书书论 四屏3小时前来源:小七说八卦 作者简介:陈伯陶,广东东莞人,号象华,一字子砺,晚年更名永焘,又号九龙真逸,少时拜陈澧为师,光绪十八年(1892)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国史馆总纂、广东省教育总会长等。 民国后避居于香港九龙,潜心著述。 释文: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又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文略)题识:书为伯衡仁兄雅属并正,陈伯陶。 |
|
来自: wps0321 > 《书法 碑帖 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