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士生抑郁诊断之十——你就是不自信,连稿都不敢投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7-15

写论文就是一个不断搓搓自己的过程,啥时候搓烂了啥时候就成了!

——爬树鱼

前一篇帖子讨论的,主要是“懒”对写论文的影响。此帖子讨论的是写不出论文的另一种情形——不自信。总感觉写出来的东西不完美,想着改改再投。于是,越改越闹心,越改越觉得论文一无是处,改了一年还是这一篇文章。而且,第二篇文章连开头都不敢了。

这种心理,通常出现在勤奋、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学生身上。人数倒不多,每年大概只有百分之几是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学生着实难劝,你甚至没法训他一顿让他快点儿接着写,因为,人家态度非常好,每天的确都在用功。只是,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这种学生,你得跟他讲道理,比如本帖当中的道理:

1. 学生问:不是说“好论文是改出来的”吗?为啥我反而越改越闹心?
对,这种说法没错。但是,正如吃水果有利于美容、但一天一个西瓜没准会糖尿病,啥事儿都有个过犹不及。好论文是改出来的,这个“改”,是建立在“我知道哪儿写的别扭,也知道我想改成什么样子”的基础上,而不是“我看着就是不满意,我得改”这种朦朦胧胧的想法。这可以粗略的类比为,你去了理发店,对TONY老师说,我觉得鬓角太长,得修修;头顶有点塌,要烫烫。人家应该能给你弄出来个满意的发型。但是,如果你对人家讲,“我觉得自己的发型很丑,你给我换一个”,但又说不出来想要啥样的,哪怕是TONY老师的师爷爷亲自动手,估计你也不会满意。改论文也是同理。如果只是模模糊糊的不满意、但自己不知道咋改,千万别浪费时间跟论文死磕!这意味着,你的能力,已经不足以识别论文的问题,更不足以把论文改到更好了。那么,咋办?投出去,让编辑老师给你改!(或者,把论文拿给你导师让他头痛去也行。)总之,一定不能在一篇论文上磨磨蹭蹭追求完美。再磨蹭,热点都凉啦!

此外,补充一句:这种“写完了不满意”的,仅仅是轻度“不自信”患者。而重度“不自信”患者,往往是根本“写不完”,比如刚刚写了两千字就开始改的。这样的同学请注意,写论文讲究一气呵成,写写停停会把“文气”弄断,而断了就再也续不回去。不仅仅是写论文,一切涉及到“创作”的都是如此。你听说过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是写两个字描一下再写两个字的吗?因此,你完全可以是第一天写一千字、第二天先用一小时时间改这一千字、再接着写一千字;但绝对不能连续一周都跟这一千字较劲。因此,不论你写的多不满意,只管写。要改也是写完了再改。原因很简单,你写完了,至少能找老师帮着看看。但是,拿着两千字的开头请老师看看为啥写不下去了……你是想让老师帮你写吗?

2. 学生问:那……你是让我写完了就投出去?我导师会骂死我的!
答:你导师不会骂死你。你导师只会因为你一年只写了一篇文章而骂死你。事实上,“改到自己满意”很难,对博士生而言尤其难。刚刚做学术,很容易会发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即,想写成的效果,是自己做不到的。这可以类比为,我刚刚学水彩,看到一幅中国风花鸟感觉很美。

但是,我能画出来吗?不能。那么,要不要抱着这一幅死磕?不要。先找些容易画的临摹,等着水平一步一步上升,总有一天,那幅花鸟会不在话下。写论文也是同理啊。当你发现某论文你不满意但是改不动,投!投完了接着写,你的水平一定会缓慢上升的。总有一天,你回过头来看学术生涯的第一篇论文,会感慨一番,啊,我当年真幼稚。然后,再感慨一番,啊,我今天成熟多了,对吧?

3. 学生问:老师,你是在教导我制造学术垃圾吗?媒体上不是天天说,学术垃圾是亵渎学术,blablabla……
答:严格来讲,你制造的论文就算水平不高,也不算学术垃圾。所谓的学术垃圾,是能好好写的人不好好写,弄出来一堆自己看着都心烦的东西去恶心别人。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就在那儿,只要他认真写了,这就是有效的产出。举个例子,我家小朋友画了一幅画,是这样的:

这是垃圾吗?不是,因为,他刚两岁。连传说中“三岁小孩”的智商都没有。

因此,刚刚开始写论文的博士生们,一定要自信点,你的所有劳动都是有价值的,是你通往CSSCI的桥梁。为了毕业,为了工作,冲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