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士研究生抑郁诊断十三:一个需要动手的工作,你却只带了脑袋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7-15

论文写作是一个实践工作,需要动手,动手,动手!能动手就别吵吵!!
                                        ——吉大秋果

在我没开发写作课之前,很多同学跟我抱怨缺乏写作的知识,感觉不会写。所以女教授苦苦研究六年,开发了一套论文写作课程。上课效果老好了,学生们听得可认真了,结合实际例子,同学们表示大概明白写论文是怎么回事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又来跟我抱怨,老师,我怎么听完写作课还是不会写呢?

通常我会跟孩子们打个比方,写作跟学习开车很像,你得考理论课吧,你还得上路面考操作吧。这就说明,你光学习理论不实际操作是不行的,而且即便是考下来驾照的人,没开上个3万公里的里程也是个“马路杀手”。这说明开车:1.是一个实践工作,必须上手;2.是一个熟练工种,开得越多越熟练。女教授驾龄12年,路面驾驶经历超过12万公里,现在几乎什么路面都能驾驭,什么情况都能开,东北零下三十度根本不用雪地胎,这说明什么?熟练……

同理,写论文是这样,你光听我上课讲得热闹,你也觉得收获很大,要知道知易行难,你听完了不是马上就会了,就能上手写出好东西,这是不可能的。你需要在日常写作实践中检验、体会、理解和升华你上课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写作经历和长时间的写作训练,光知道一些写作的技巧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而且,你没有写作经验,我上课给你讲的再明白,你觉得你听的再明白,没有实践的检验,其实你的收获也不会太大。

其实我也不愿意给没有写作经验的学生讲论文写作,我上课的时候经常感觉很绝望。因为如果是有写作经验的学生听课,我在举例子的时候他们会心领神会很快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比如什么是问题,问题意识。没有写作经验的同学虽然表面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实际上其实领会不上去,比如我说,论文写作的文体是议论文,他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文体的时候是一种论证思路,论证就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论证思路,这个思路与理论的关系……这些对于没写过东西的同学来讲简直是天书,我讲得费劲,他们听得也费劲。所以我不愿意给没有写作经历的学生讲论文写作。

反过来,从同学的角度来说,了解一些写作的必备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写作这个活儿真是得上手,用一句东北话,能动手别吵吵。很多同学之所以写不出小论文,写不出大论文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动手,他们企图通过老师上课就能解决他们不会写论文的问题,却忘了,这是一门实践的学问。然后不少同学还因为写不出论文变得抑郁,问题是,你动手了吗?你以为上个学,读个博士就只需要带个脑袋来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