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明一下,有一些书上把斜拉桥和悬索桥统称为缆索承重桥,而有些书上呢认为斜拉桥是组合体系桥,在这里我们将斜拉桥单独列为一类桥型给大家介绍。 斜拉桥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弯承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梁体用拉索组合多点拉住,好似多跨弹性支承的连续梁,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了建筑高度,又因栓焊连接与正交异性板的箱形断面构造的应用,使结构充分利用材料的受力特性,从而减轻了结构自重,节省了材料。 斜拉桥结构图 斜拉桥受力图 斜拉桥主要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有独塔、双塔和三塔式,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和混凝土的。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斜拉桥是一种自锚式体系,斜拉索的水平力由梁承受。梁除了支承在墩台上外,还支承在由塔柱引出的斜拉索上。
昂船洲大桥位于香港,是全球第三长的双塔斜拉桥,大桥主跨长1018米,连引道全长为1596米,昂船洲大桥的主塔柱高293米,大桥的通航航道净宽900米,净高73.5米,这使昂船洲大桥的主梁成为世界上最高的主梁之一。
南浦大桥是上海继南浦大桥之后建成的跨越黄浦江的第二座斜拉索公路桥,为当时世界主跨径最大的斜拉桥。大桥全长8354米,主跨602米,净高48米,桥下可通5.5万吨巨轮。两侧各有一座倒“Y钻石形主塔,高208米。主桥面宽30.35米,大桥主塔设计要求垂直精度三千分之一,而实际精度为一万五千分之一,相当于208米索塔只有1.39厘米的偏差。
武汉长江二桥全长4678米,其中正桥1877米,主跨400米通航净空为24米,比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标准高出6米,是世界上第一座主塔敦立在深水区的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总之 一般说,斜拉桥跨径300~1000米是合适的,在这一跨径范围,斜拉桥与悬索桥相比,斜拉桥有较明显优势。德国著名桥梁专家F.leonhardt认为,即使跨径1400米的斜拉桥也比同等跨径悬索桥的高强钢丝节省二分之一,其造价低30%左右。 [下面小Q老师想以事实说话]:
俄罗斯岛大桥 俄罗斯岛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是2012年俄罗斯新建成的跨海大桥,它中央跨度达1104米,总长度为3.1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 与轴心拉压相比,我们前面知道受弯是一个效率较低的承载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构效能就是尽量的把受弯转化为受拉或者受压。如果同时能够做到尽量减轻结构自重,那就更完美了。拱结构就是转化为受压的例子,但是拱桥有稳定性问题,而悬索桥则是转化为受拉的例子。
整个悬索承受同样大小的拉力,整个悬索的拉力由支座处的锚固结构进行平衡。其实这种结构非常好理解,把上图想象成一根晾衣绳,上面晾了11件衣服,而晾衣绳的两端,需要牢固的栓在墙上或者柱子上。很容易理解吧? 所以,悬索桥是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又名吊桥,其实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桥型。 早期热带原始人利用森林中的藤、竹、树茎做成悬式桥以渡小溪,使用的悬索有竖直的,斜拉的,或者两者混合的。婆罗洲、老挝、爪哇原始藤竹桥,都是早期悬索桥的雏形。不过具有文字记载的悬索桥雏形,最早的要属中国,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世界吊桥形式的发展。
悬索桥的主要构造是:悬索、索塔、锚碇、吊索及桥面。 悬索桥中最大的力是悬索中的张力和塔架中的压力。悬索的几何形状由力的平衡条件决定,一般接近抛物线,老的悬索桥的悬索一般是铁链或联在一起的铁棍,现代的悬索一般是多股高强钢丝,材料利用效率最高,悬索桥的自重较轻,在刚度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能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使其比其他形式的桥梁更能经济合理地运用于大跨度桥梁的修建。 由于索塔主要承受拉力,并不像斜拉桥那样对梁有横向压力,它是以竖向拉力为主,其稳定性优于斜拉桥,所以塔架结构可以做得纤细些,此外悬索对塔架还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塔顶设有支承悬索的鞍形支座。 承受很大拉力的悬索的端部通过锚碇固定在地基中,也有个别固定在刚性梁的端部,这使悬索桥比起其他桥型又多了一个巨大的帮手,因此其跨越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同时其对地基的要求也较高,地基条件不好时采用悬索桥其经济性就没那么优异了。 从缆索垂下许多吊索,把桥面吊住,又是一种多点弹性支承的梁,为了避免在车辆驶过时,桥面随着悬索一起变形,现代悬索桥一般均设有刚性梁(又称加劲梁),同缆索一同形成组合体系,以减小活载所引起的挠度变形。 总之 悬索桥的受力特征是:荷载由吊索传至锚墩,传力途径简捷、明确。悬索桥的特点是:构造简单,受力明确;跨径愈大,材料耗费愈少、桥的造价愈低。悬索桥可以造得比较高,容许船在下面通过,在造桥时没有必要在桥中心建立临时的桥墩,因此悬索桥可以在比较深的或比较急的水流上建造。悬索桥比较灵活,因此它适合抗风和地震区的需要,比起普通的桥,悬索桥在这些地区必须更加坚固和沉重。
[下面是小Q老师总结的斜拉桥、悬索桥跨越能力的比对表,帮助大家更深入认识这两种桥型]:
[小Q老师还是以事实说话]:
明石海峡大桥位于日本本州与四国之间,连接日本神户和淡路岛之间跨海公路大桥,它跨越明石海峡,是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桥梁及悬索桥。桥墩跨距1991m,宽35m,两边跨距各为960m,可承受芮氏规模8.5强震和百年一遇的80米/秒强烈台风袭击。 组合体系桥不外乎基本结构体系的组合,如梁、拱组合,系杆拱、桁架拱、多跨拱梁等。它们利用梁的受弯与拱的承压特点组合成联合结构。
魁北克桥(Quebec Bridge)位于魁北克城西部,横穿圣劳伦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该桥长987米,宽29米,高104米,桥悬臂长177米,支撑着长195米的中心结构,整个总臂距为549米。这些数据证明了一个事实,即魁北克桥是目前世界上悬臂桥中桥跨最长的。
福斯桥跨越苏格兰福斯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多跨悬臂桥。该铁路桥于1890年启用,至今仍在通行客货火车。在铁路作为长途陆路运输主要手段的年代,福斯桥是桥梁设计和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梦舞大桥位于日本大阪府,桥长410米(浮跨部分),是世界上第一座转动开启式浮桥,其主跨是由上下弦不平行的双肋拱、加劲主梁、立柱和K字形横撑等组成的拱式结构,桥的主跨由两个浮于水中的浮台支承,两端在水中桥墩处利用反力壁通过缓冲连接梁与引桥顺接。主跨的制造是在船坞内焊接、安装和架设形成整体,然后下水,利用驳船(拖船)拖曳至桥位处联接成桥。
好了,花了两天的时间小Q老师终于给大家讲完了桥梁家族结构体系中那些较为复杂的事,现在你能回答“哪一种桥跨越能力最大”这个问题了吗?其实老师准备这两堂课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你想真正对各种桥梁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和跨越能力有个全面清晰的理解和掌握,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好好学习、反复学习。 加油! [问题] 1.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悬索桥跨越能力比斜拉桥大( ) 悬索桥的整个悬索的拉力由支座处的锚固平衡( ) 斜拉桥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 组合体系桥是利用梁的受弯与拱的承压特点组合成联合结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