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有福之人两腿毛,无福之人毛两腿”,说的是啥呢?

 江山携手 2019-07-15

在我国农村地区,俗语向来是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这些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智慧语言,即便放在今时今日,依然能够启人心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简洁直白,但现实意义却颇为深刻,或许出自民间的缘故,它们大多通俗易懂,尤其在口头流传中,几乎没有任何障碍,想必这也是俗语能够历久弥新,不断传承的根源所在。

众所周知,俗语作为生活百态的写照,在数千年岁月更迭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视角,既寄托了生活经验与精神愿景,也将现实社会展现的淋漓尽致。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句俗语,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最佳写照:“有福之人两腿毛,无福之人毛两腿”,那么,立足于特定历史背景下,这句话究竟说的是啥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福之人两腿毛”

初次听来,想必满脸疑惑,这两腿长毛咋还跟福气扯上关系了?事实上,如果回到古代社会,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有钱人根本不需要务农,就算家中田产很多,劳作的还是底层百姓,辛辛苦苦到头来,无非挣点勉强糊口之粮,而那些达官显贵,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坐享其成。

所以在这种制度下,缺乏生产资料的劳苦大众,想要吃饱穿暖,自然难上加难。然而生活还要继续,虽有时代的无可奈何,但也只能坦然面对。因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也就习以为常了,而下地干活就容易弄脏衣服,所以种地的时候,鞋子要脱掉,裤脚要卷起,不过即便如此时间久了,也会粘上不少的泥土,尤其腿毛与泥土糊在一起,非常难以清理,如此久而久之,腿毛就会所剩无几,后来大家约定成俗,就以“两腿无毛”泛指劳苦之人了。同样的,这些人整日辛苦奔波,忙忙碌碌,如何算得上有福之人呢?

“无福之人毛两腿”

比起俗语的上半句,下半句看似互为因果,实则前后充满矛盾,那“无福之人毛两腿”有何深层含义呢?

其实,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俗语的“毛”与“忙”谐音,若以此类推的话,即成了“无福之人忙两腿”,如此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不仅要忍受离别之苦,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总之一刻不得清闲,即便到了年老之时,古人现状依然不会改变,幸福可望而不可及!

再者,大家都知道,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想要凭借努力出人头地,几乎很难实现。所以无福之人的说法,表面看似某些人的写照,实际暗藏封建制度的残酷,而这些既定现实,却造就了无福之人的宿命。

此外,古代还流传着一种说法,俗语中的“毛”相当于“光”的意思,意味着两腿裸漏在外,贫寒到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其实简单来看,就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道理,一个人连衣服都买不起,还谈什么福气?因此一旦吃饱穿暖成了问题,其他的更是无稽之谈!再者,人靠衣装马靠鞍,虽说不能以貌取人,但现实社会历来如此,没有了钱便意味着失去了一切。

其实,以上这句俗语,还是颇具现实意义的,哪怕放在如今时代,依然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毕竟老祖宗那份对美好生活向往,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有所改变,反而更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