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这些地名怎么来的?史上最全解释来了!

 江苏常熟老李 2019-07-15

 2018-03-25

 常熟史志◆琴川风物 第6期

 投稿邮箱:652371646@qq.com

地名,是人们对特定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是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一个城市生命的起点;同时,又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地名一经形成,就具有了寓意,具有了文化内涵.

“常熟”这一名称,就从“土壤膏沃、岁无水旱”而得名,同时也寄托着农耕时代当地人民对农业丰收的殷切期望。探索地名中的文化蕴含,对弘扬江南文化,弘扬常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地理风貌、历史文化等方面,探索常熟地名文化。

1    
地名中蕴含的地理风貌   

常熟山水相依,风景秀丽,故多以山水、景物命名集镇、村庄。

这些镇名、村名,就蕴含着人们对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优越舒适的自然条件的赞美;蕴含着人们对自己能在这里生产生活而表现出来的欢乐。以地理风貌为地方命名,是常熟地名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取地名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山水地貌。

常熟的许多地名,都是这样形成的。如纵贯古城的运河琴川河,因旧时从虞山东麓流出七条溪流,横贯城区,流入运河,犹如古琴上的七根琴弦,人们就抓住了这一自然特征,将其名为琴川河。

常熟是江南水乡,有众多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湖泊、河流,这是自然地貌的重要部分。所以常熟人在地名命名中,常以水面或水流之大小、形状,予以相应的名称。

把水面较大的名湖,稍小的名荡、泽,最小的名潭;把较大的河流名江、名河,把河岸兼有道路功能的名塘;把较小的河流名溇,小而直的河道名泾;把河流的弯曲处名湾,河流的截止处名浜;把通往长江的河道名浦,与湖泊、大河相通的小河名港,把经常有大水经过的河道名滃……

与之相应的水名有昆承湖、尚湖、南湖荡、嘉菱荡、潭荡、毕泽、市泽、白龙潭、旋河潭、三丈浦、黄泗浦、常浒河、望虞河、长青河、白龙港、落星港、福山塘、白茆塘、香塘溇、荷花溇、丁家湾、宝岩湾、杨树滃、苏家滃、花园浜、刘神浜等。

常熟以水命名的村镇很多,全市十个乡镇中,有支塘、董浜、沙家浜、尚湖、碧溪等镇直接以水名命名。

全市以水命名的村庄更是不胜枚举。

仅以“泾”命名的为例,就有东泾、洞泾、车泾、落水泾、油麻泾、海洋泾、西高墩泾、北曹六泾等120多个。

其他以塘、浜、溇、滃等命名的亦有很多。有的还在水名后面,加上街、市、村、巷、里、弄以及泾岸、河沿等命名的。

如北港村、洞港泾村、方浜村、枫泾新村、大湖村、大滃村、耕泾岸、扁泾岸、长河岸、小河沿、仓河沿、河西巷、泾东巷、东泾巷、东浜弄、东港弄、湖泾里、菱塘里、横泾街、黄泥湾街等。

有的旧时是水面或是水流,淤塞被填后建了房舍,人们即以原来的水名命名街名、巷名、片区名。如位于古城中部方塔街南侧的草荡,那里原是一个杂草丛生的河荡,淤塞填平后建了房舍,成了小巷,原来的水名就成了巷名。

位于古城南部中巷南侧的,旧为山塘泾河,后河道淤塞被填,河岸两边建了住宅,中间成了小路,人们就将山塘泾加上了一个“岸”字,作为路名。

常熟除了多水,还有山,与山有关的地名亦有不少。城关镇就因“十里青山半入城”而名虞山镇,虞山四周有宝岩、顶山、小山等村,有山弄、山居湾、季家山、白云山庄、陈家山弄、陆家山弄等自然村落。

福山地处长江之滨,历来是军事重镇,晋时曾为南沙县治。其附近有绿山、东山、殿山、七峰与上塔山、下塔山等村及自然村。这些以山为名的镇村,亦是山水文化在地名中的反映。

2   
蕴含的园林景物  

人们为了休闲娱乐,建起了园林,早在春秋时期,常熟就有吴国夫差时辟建的梧桐园,又名琴川园;吴王的养鹿之地鹿园,一作鹿苑,亦建在常熟北部,至20世纪60年代初,方划入新建的沙洲县。

唐、宋、元时,常熟亦建有不少园林。明清两代,是常熟园林建设的最盛时期,先后建造的园林有南园、西园、北园、小辋川、半野园、东皋草堂、拂水山庄等数十个。

许多人尤其是许多文人学士,都喜欢到花园中游园赏花,读书赋诗,宴请友朋。所以,在给地方命名时,人们常常会以园林为标志物,将园名用为地名的主要语素,这种地名在常熟是很多的。

如位于古城西部荷香馆,原为明监察御史钱岱小辋川旧地,因旧园浚池塘数个,均栽荷花,因名荷香馆。虞山镇李桥社区的花园浪,是明代李杰的西花园,即秀野园,园内有假山,有荷池,有亭子。

小东门外横泾塘西的五老峰,是明钱承德所建的西园所在地,因园内有五块奇石而名“五老峰”。大东门外鸭潭头,原是琴南乡的花园村,那里原有明代瞿式耜父瞿汝说构建的东皋草堂,花园村的村名来自东皋草堂。

常熟还有多处名花园浜的地方。

一在南门外小庙场,此处旧时有一名言园的花园,因河在园旁,故名。一在宝岩拂水山庄前。拂水山庄为明瞿纯仁建的花园,为瞿纯仁读书结社之所。因河浜在园旁,就以花园名之。

另外,尚湖镇翁家庄村与辛庄镇华欣村各有名花园浜的自然宅基,淼泉布厂南侧古段河通往雉浦港的一段河道及河道两边的自然宅基亦名花园浜,旧时,那几处均有花园。花园浜路,位于南门外小庙场南,因1980年填平花园浜后铺筑,故路以花园浜名。

除了将园名作为地名的主要语素,给地方的命名外,还有以景物为主要语素,给地方命名的。

如辛峰巷位于古城北部引线街北侧,因巷对虞山辛峰亭而名。阁老坊位于城南的护城河南岸。原弄内有明大学士严讷于嘉靖年间所建设的阁老坊,后就沿用阁老坊旧名。

钟楼湾,位于古城东南角,旧因弄内有土地堂而名土地堂弄。后在明嘉靖四十三年于巷东南隅建钟楼,遂更名钟楼湾。九万圩,位于护城河北岸。旧时于护城河沿岸辟为小路,九万圩遂成路名。

四丈湾,位于南门外下塘街南。因街长仅四丈余,且街在河道弯曲处,故名。迎春桥弄,因弄口起自迎春桥而得名。甘泉弄,位于小东门外横穿竹行街,因弄内有甘泉井而得名。

柳河沿,在县东街南侧。那里原有一条河岸上遍植柳树的小河,巷依傍在河边。榆树街,本名大榆树头,因巷内原有大榆树而得名。菜园弄位于西言子巷北侧,因旧时弄内有菜园而得名。

槐柳巷,位于古城中部书院街东侧,因旧时巷植有槐树和柳树而得名。小榆树头,位于南泾堂南,因巷边植有小榆树且路不长,故名小榆树头。皂荚弄在古城东部后塔弄西,则因弄内有皂荚树而得名。

人们在接触一个地方时,印象最深的一般都是具有标志性的物体,如山、河、塔、仓、坝、庵、庙等。

在常熟的镇名村名中,有以这些标志物为主要语素,附加方位语素命名的。这样,不仅使地名具有了方位特征,更突出了直观性。

如山前街表明在虞山之前,山湾里表明在虞山的弯曲处;东浜、南浜、南湖荡、南滃村、西草荡、西湖口、北长荡、北塘湾、北珠泾滃以及里浜、里横塘、里颜港、外浜、外王塘、后龙潭、小塔前,西仓前、坝东、坝西,庵前、庵西等,则表明这些村、巷、街、弄,或处于同一地的不同方位,或由于主要语素相同而分出东西南北、前后里外以示区别。

3    
蕴含的历史因素 

常熟不仅是江南水乡,还是名人辈出之乡,人们常以他们的故事传说用为地方的名字,以此来表示对他们的纪念。

商相村,即大义小山村。据史籍记载,小山村是商相巫咸、巫贤父子的出生地,因以村名商相。

仲雍,一名虞仲。他南来之后,即到常熟,断发纹身,与民同耕,促进了常熟经济、文化的发展。仲雍死后葬在乌目山上,人们还为了纪念他,把乌目山改名虞山。

言偃在孔门学成之后,回到常熟,“文开吴会”,在当地传道讲学,传播中原文化,对江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为纪念他,就把他居住过地方取名言子巷、子游巷。醉尉街,在东门大街南侧。

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任常熟尉时曾居住在那里。因张喜喝酒,人称醉尉,因称醉尉街。洗砚池,在醉尉街南,常熟尉唐大书法家张旭住宅前。张在挥毫书写后,常在那里洗砚。

青果巷,位于古城中部,愿为明御史蒋钦的居住地。因蒋钦在任御史时,忠直敢谏,深得民众爱戴。由于“敢谏”音近“橄榄”,而“橄榄”又名“青果”,故后人把蒋钦居住过的小巷取名青果巷。

君子弄,位于古城南门外平桥街南,原名君子居弄。明弘治年间举人吴寅为官清正,已不言功,人咸德之,好事者题其门曰“君子居”,后人就以之名弄。

紫金街,位于古城北部通江路西侧,明章珪曾居住在那里。章珪于宣德年间出任御史,有衣紫封金之荣。后人即“紫金”两字名其里。

有些则与地方的政治军事活动有关,是政治军事活动在地名上留下的历史痕迹。

六房湾,位于古城南部午桥弄南,因巷内先后有人担任过六房书吏。税务弄,在古城南部红旗北路西侧,因明清时弄设有税务机构。

教场湾,位于小东门外教场湾河北岸的河道弯曲处,清代,这里设有操练兵马的教练场,故名。坛上,在南门外君子弄中段北侧,旧时官方在此设坛祭天,以求风调雨顺。

4    
蕴含的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首先是氏族聚居、家族繁衍的活动。以姓氏命名的村镇,就具有这样的文化含义。

位于常熟东隅的何市,是因明嘉靖年间湖广布政使都事何墨于横沥创市廛,居商贾,从而更名何市。

位于新港镇中部的吴市,原是一个村落,因有东西两溪而名双溪。明代,吴氏大族在那里定居后,渐渐形成市集,遂名吴市。

徐市,原是一个名叫李墓的村庄,因吴越国将军李开山死后埋葬在那里而得名。明人徐栻之祖徐鲲创办市集。嘉靖间,徐栻中进士后,历任高官,徐姓成集镇上的大族,遂名徐市。

有些里弄,因曾有名人居住而得名。如常熟古城区的葛家弄,因明万历间御史葛邦典居住弄内。萧家廊下,因明万历年间进士萧应宫建住宅于巷中。

赵弄,因建有明万历间吏部左侍郎藏书家赵用贤的住宅与藏书楼。翁家巷门,因翁姓大族尤其是翁同龢家族曾居住巷内而得名。

位于古城西部荷香馆西的翁府前,则因清康熙年间刑部尚书翁叔元于此建了宅府。缪家湾,位于古城南门外西市河南侧。因小巷中部有一弯曲,早年又为缪姓人所居,故名。

位于小东门外横泾塘东西两岸的陈家市与范家市,都是因明代为陈氏家族、范姓家族聚居后形成集市而得名。

还有一些地名,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关,如盐铁塘、琴川运河等。盐铁塘,于西汉初开挖,主要用来运输盐铁而得名。

琴川河,又名琴川运河,其南接州塘,直达苏州、杭州等地;北经福山塘出海,直达山东登莱、河北密云等地,尤其在南宋时期,常熟的浒浦、福山,被朝廷视为拱卫京畿门户的战略要地和连接故疆沂(现新沂一带)、密(现河北之密云)、莱(登莱等地)的重要通道(《吴郡志·县记》)。

我市莫城,因春秋时吴国著名冶匠干将、莫邪在那里铸剑而得名。冶塘则是晋时江右的冶铸之所,为其时江南的两个冶铸所之一。

支塘窑镇,则是当年砖瓦烧制的土窑密集之地。练塘鸳鸯桥村的白窑头,则是常熟最早烧制石灰的窑厂所在地。

常熟地名带有“仓”字的,有因弄内有某家的家仓的仓巷,旧时弄南建有粮仓的北仓弄,宋时曾在那里建过南仓的南仓村;

有位于南门外缪家弄南因直通仓浜河而得名的南仓弄,位于小东门外,有以东粮仓而得名东仓街、东仓弄、仓河沿、仓浜底;

有位于南仓弄末端,旧为停泊船只装运南仓粮食之河道仓浜河等。

东门大街南侧的水弄,旧时弄内有近月楼茶馆。茶馆与附近居民都要经过此弄到青禾家桥下取水,弄内经常被弄得湿漉漉的,满地是水,民众就称是弄为水弄。

东、西面店弄,位于古城西部,明时,这里有一磨面店,两弄处磨面店东西两侧,故名。南门外缪家湾那里还有一个南面店弄,因清初弄内开了个面粉坊并兼营生面。

竹行街,位于小东门外阜安湾南岸,因旧时街上多竹行而得名。电灯浜,位于小东门外陈家市北一小河浜旁,民国初期那里曾建办过电灯公司。

酒库路,在南门外白雪路东,旧时那里有酒库。染坊弄,位于古城南部南赵弄南侧,旧时因那里开有染坊。柴场,位于古城东泰安桥西堍南侧颜港河边。

旧时,大东门外农民常把稻草用船运到泰安桥堍销售,人们便肥那里称作柴场。

宗教活动,在旧社会是人类重要活动之一,人们对某些宗教活动场所印象比较深刻,故常把某些场所用为地名的主要语素,从而使地名蕴含了宗教文化。

如庙弄,因弄口对面原有一座城隍庙。周神庙弄,宋代孝子周容原住弄内。后人为纪念他,就在弄内建了周神庙,人们也就把建有周容神庙的弄,叫做周神庙弄。

天灯弄,在城东方塔街南侧。因旧时方塔上挂的天灯对着是弄,故名。兴福街,因街北端有崇教兴福寺。东殿巷,旧时巷内有东殿圣王庙。文昌弄,旧时弄内有文昌庙。

天宁寺巷,于古城北部紫金街西侧,旧时那里有天宁寺,故名。观弄,位于古城西部西门大街南侧,因弄内有致和观而得名。

报本街,位于古城南部山塘泾岸南侧,宋时,街内建有报本道院,原名报本道院街,后简化成报本街。

关帝弄,位于南门外南仓弄南侧,旧时弄内有关帝庙,是纪念三国时关云长关圣帝君的宗教场所。观音堂,又名马家观音堂,在小东门外阜湖路南,因旧时弄内建有观音堂而得名。

5    
蕴含的地方风情与人文传统   

常熟历来人文荟萃,崇文重教,以书院、读书命名地名,是常熟地名的一大特色。

书院街,原为书院弄,因弄内有思文书院。梅李镇西街亦有一条书院弄,因清时有梅李书院而得名。

学前街,因街坐落于旧时儒学学宫和文庙之前,街内有市文物保护单位——宋代的学泮池及古井,还有宋代建造元代修葺的言子专祠。

还有一个社区居委会,因地处学前街而名“学前”;碧溪、吴市各有一个住宅小区,均因在学校之前而名“学前新村”。学前路有两条,一在王市,一在白茆,都因在学校之前而得名。

学前弄也有两条,一在谢桥的南苑弄与谢桥大街之间,一在古里的东大街北侧,亦都在学校之前而得名。

学文路,是虞山镇九里集镇九里大街南端的两条道路。一往东,到兴隆中心小学教师后围墙的名学文东路;一条往西,在兴隆中学后侧连接九华山路的名学文西路。

在古城东部的文化片区,因江苏省常熟中学、常熟市中学、常熟昆承中学都集聚在那里,因而将新建那里的道路,命名为培文路、汇文路、凯文路和竞文路。

昭文路,在城区东部,常浒河北岸,因旧为昭文县的主要道路而得名。而昭文县,得名于南朝梁太子萧统在常熟编辑《昭明文选》的典实。

言子巷,在古城中部县后街北侧,因巷内有言子故居而得名。读书里,一名虞山西巷,又名昭明里。位于古城西部,石梅广场西侧,因北端在南朝梁时为昭明太子读书处(现有昭明太子读书台),故名。

早在春秋时期,常熟人言偃即求学孔门,学习礼仪。学成归来后,又“道启东南”,以“仁德”教育民众,常熟很早就成了弦歌之地,礼仪之邦。

由以“德”“仁”“信”“善”等儒学主张为地方命名的亦有很多。在旧时的乡里名中,即有感化、积善等乡名,有崇信、崇善、崇德、昭德、安仁、修仁、德仁、集善、进贤、集贤、宣慈、孝慈、和兴等里名。

到了现代,依然有许多带有“德”“仁”“信”“善”等字词的路名、村名、居委会名,

如虞山镇兴福管理区有报慈南村、报慈社区居委会,报慈北路,方塔区有报本街、报本社区居委会,大义区、大义桥有大义社区居委会,莫城区恩潭路、恩潭新村,谢桥区有勤丰村、勤丰路、双忠路;

海虞镇福山村有德丰、德富自然村;支塘镇盛泾村有自然宅基恩浜;辛庄镇常南村有自然宅基善长泾,新港镇浒浦集镇上有善堂北弄、善堂南弄。

常熟人不仅崇尚礼仪,还讲究雅致、文雅。反映在地名上,就是将一些较为粗俗,或夹杂着一些地方语音,不便外人记认的地名,通过谐音,改字易意,加以雅化,使地名由俗入雅,富含书卷气息。

如班巷,原名浜巷,是将一河浜填塞后形成的小巷,后渐名班巷。

午桥弄,在南泾堂南。原因弄口有一跨南泾塘的乌桥,故名乌桥弄,后为午桥弄。

忠胜巷,位于今方塔街之东段,据传,明代杨仪两姐所嫁男人,一姓周、一姓沈,俱不寿。两姐守寡时均居住在那里,县令为她俩居住的小巷题名周沈巷,后更为忠胜巷。经过易字,就带有了喜庆、吉祥等含义,容易被人接受。

大、小步道巷,明初,两巷间建有捕盗同知署,因名捕盗巷。明嘉靖间,建宁知府张文麟为其三子建造大宅,以大捕盗之谐音“大步道”题其宅名,后遂将捕盗巷改为步道巷。

五福街,早期,那里居住着周、归、李等五户人家,称五户家,后雅化为五福街。

秀崖弄,位于古城南部,原因弄内有制作绣花鞋的店铺,故称绣鞋弄,以后雅化为秀雅弄,后又讹为秀崖弄。

绣屏弄,位于古城北部清权坊的路对面,原因弄不长,但较平整,名小平弄,后雅化为绣屏弄。

洙泗弄,在清权坊巷北侧,旧因孙主司居住在那里,名主司弄,后雅化为洙泗弄。

6   
蕴含的故事传说  

地方上流传的传说故事,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亦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组成部分。

人们为了表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创造了许多美丽的故事与传说。人们还以这些故事、传说给地方冠名。

如:

项泾,传说秦末项羽率领起义军来到杨园南的一条河道附近时,正值夜幕降临,项羽即传令在河边安营扎寨。义军纪律严明,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还帮助老百姓干活。后百姓感念项羽,就在项羽义军扎营的地方,建造了项王庙,并把那条小河取名项泾。

焦桐街,传说蔡邕到常熟见一个正在煮饭的居民,把一块上好的桐木推进灶堂,立即俯下身去,将桐木取出,并将桐木买下来制作了一张古琴。因这琴的尾端已被烧焦,故取名焦尾。后来,人们就把那个煮饭人居住的街道名之曰焦桐街。

小三台,位于虞山东麓仲雍墓南下面。相传汉黄初平来虞山东坡牧羊,后叱羊为石,所以,那里的石块犹如散布在山坡上的羊群。其中较大的一块名初平石,石上有八个酒盅印,相传八洞神仙曾以石为台,在此饮酒。小三台亦是黄初平叱羊而成的三块并峙的巨石,石面平整如台,故名小三台。

石梅,相传汉黄初平来虞山游玩,投梅核于山坡石壁间,一夜成树。后仙去梅空,仅留七朵梅花于石壁上,故人们把那里取名石梅。

另外,古里淼泉的下甲村,传说是宋王赵构南渡后,在那里卸下盔甲,装扮成平民的地方;而在下甲村稍南的龙旋宫,原是一古庙,因赵构走到庙里后,夜不能寐,在庙内转了一夜而得名。

而梅李镇的寨角村,因宋代名将韩世忠带兵抗金时,曾在那里安营扎寨,屯过兵。新中国建立后,曾在那里的河道中,发现过抗金将士用以饮水的韩瓶。

7    
地名中蕴含的祈求与愿望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战乱以及水灾、疫病等自然灾害频繁,给人民带来的侵害是很多很大的;人们普遍产生了祈求太平、富裕、安康等心态。

人们期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定,期望百业兴旺;希望自己生活富裕,不生疾病,过上和和顺顺,安居乐业的日子。于是,人们将含有这些愿望的词语用作地名,以表示对安宁、昌盛、富裕、吉利的祈求。

如泰安街,位于古城大东门外常浒河北岸,有太平安宁、国泰民安之意。永康弄,在小东门里水关桥堍,有求永远康宁之意。

兴福街,位于古城东部方塔园南大门前,地名寓有增人福祉之意。在兴福街之西的吉祥弄和在古城南部祝家河旁的如意弄,都以吉祥如意之意命名。

长寿里,位于古城北部小三台北,现为博物馆所在地;长寿桥,原在古城南门外阔墩里,民国后已拆除。一地一桥,均名长寿,都有祈求长寿之意。

富康路、富泰路、富兴路,均位于城区东部青墩塘南侧,于2004年新建,寓富贵安康、富裕太平、富裕兴盛之意。

地名是人们赋予地方的名称,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常熟的诸多地名,不仅完整地保存下了当年的历史信息,而且也透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

因此,人们赋予地方的名称——地名,她既是地方浓缩的历史,又是地方璀璨的文化。常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地名中即可窥见一斑。

 ■ 本文原载《常熟史志》第9期  章明明

    原文标题:常熟地名及地名文化  有删节

 ■ 编辑:一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