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乒乓球澳大利亚公开赛已经结束,谁也没想到国乒在单打赛场上遭遇的最大压力会来自一位黑马选手——弗朗西斯卡,一个在德国队排不进前二(事实上争第三都有些压力)、过去成绩平平的不起眼运动员,居然将两届世乒赛男单亚军樊振东、法尔克都给淘汰了。 而在随后的半决赛中,弗朗西斯卡又给最近单打未尝一败的许昕制造了巨大麻烦,先是总比分3-2领先,第六局多次占据主动,9-11输掉;决胜局他又以10-9率先拿到赛点,最后被许昕12-10逆转。按许昕自己的话说,这场球他是“命悬一线”,此言绝非虚妄。 当然,本文并不打算将这几场比赛的过程再复述一遍(已经写有战报),而是想探讨另外三个问题:一,弗朗西斯卡的球有何特别之处?二,他的技术发展方向对欧洲运动员有何启发?三,我们该如何看待此人、此次比赛? 弗朗西斯卡·帕特里克(FRANZISKA Patrick),1992年6月11日出生,与国乒选手方博、周雨、闫安为同龄人,今年已经27岁,算不上老将,但更说不上是年轻选手。 通过查阅国际乒联资料我们可知,这位选手大部分国际比赛都倒在八强赛前,青少年赛有拿过单打冠军,21岁之后未见其一次登顶,澳大利亚赛之前与国乒选手的战绩为2胜22负,也就赢过我们的边缘选手而已,委实算不上是什么强敌。 但成绩的平庸并不代表弗朗西斯卡的球就一定差劲,目前看来,弗朗西斯卡的技术动作在欧洲的确有其过人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大部分欧洲运动员相比,弗朗西斯卡不但保留了力量大的传统优势,而且其速度相对更快,这就使得他在近台与中国、亚洲运动员的对抗时速度不至于太吃亏,同时进攻的单板质量非常高,出手很暴力(比如上图这板反手甩拉)。 虽然对国乒胜绩不多,但弗朗西斯卡此前与日本人的交手记录为22胜24负、与韩国人的交手记录为13胜20负。本次比赛前,丹羽孝希、郑荣植、张禹珍等名将都曾输给弗朗西斯卡,这个表现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通过本次澳大利亚赛,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弗朗西斯卡站位很近,敢于和国乒、以及正胶快攻打法的法尔克硬碰硬,反手大规模采用下压式爆冲,正手补板的时间也比较早,这就自然加快了击球的速度,与许多欧洲人喜欢打下降点、多摩擦制造旋转的风格有明显不同。 其次,弗朗西斯卡的正手并不似很多欧洲运动员一样拖后腿,而是具备很强的近、中、远台抢攻与相持的能力。比如上图这组正反手进攻就显得非常的流畅,腰、腿重心的转换非常的自然,正手虽然不及反手强势,但至少能跟上节奏,一气呵成。 如果单纯说近台对抗的话,奥恰洛夫、皮切福德等人也能做到,但他们基本都是在依赖反手,所以国乒选手与这些人的比赛常会选择从其正手位置突破。然而和弗朗西斯卡打却没那么容易做到这一点,原因就在于他正手也能来几下,绝非任意捏拿的软柿子。 一般高水平运动员都具备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的特质,弗朗西斯卡总体上符合这三点要求,只是基本功的厚实程度与最顶级比起来仍有一定差距,但合理的技术框架却能让他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年龄虽已不小,但欧洲选手较长的运动寿命可能弥补这点。 最后再谈一点非技术上的东西,那就是弗朗西斯卡在比赛中的心态还算不错,与樊振东那场球是0-2落后逆转,与法尔克那场球是1-3落后逆转,与许昕那场球也是0-1、1-2落后反超为3-2领先,差一点就能拿下。 比赛永远都不是纯技术的对抗,好的心理素质和心态调节同样是铸就世界冠军的必备条件。从弗朗西斯卡本次澳大利亚赛的表现看,他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值得大家认可的。 通过分析比较弗朗西斯卡的技术、心理特点,再结合近几十年来中欧乒乓球对抗的历史,我们明显看出“欧洲特色”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一些特质。 欧洲人普遍具备力量大、反手强的特点,如果能适当加强正手和速度上的优势,则他们对国乒的威胁不可估量。而这两方面发展越好的人,其成绩也越突出,比如: 近十年来欧洲乒坛成绩第一档的人显然是大满贯瓦尔德内尔,他的正手和速度甚至比许多国乒选手都要强。第二档盖亭、佩尔森、施拉格,三人都是世锦赛的单打冠军,其中盖亭正手、速度皆优;后二人正手相对比较差,但失误的确不多,近台的速度更是非常快。 注:说施拉格速度快很多人能理解,但佩尔森的话很多人却往往留意不到,但我们可以引用一段流传已久的对佩尔森的评价——“不少行家认为,佩尔森的成功秘诀是‘快’和‘狠’,敢于起板,一上来就攻,尤其是他的反手进攻凶狠无比,令对手无法招架”。 盖亭、施拉格、佩尔森之后,夺得世界杯单打冠军的几位欧洲运动员如普里莫拉茨、萨姆索诺夫、波尔等人并不能保证绝对速度非常快,但在衔接球上却不输亚洲选手,同时正手的失误也比较少。 唯有罗斯科夫、奥恰洛夫的正手漏洞显得比较明显,而大家一般也认为他俩的实力的确也比同时代的顶级选手要相对弱一些,但罗斯科夫战斗意志比较强,而奥恰洛夫的话……他很努力、也有实力,我们不否认;但抽签分组运气好也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此处就不评价太多了。 显然,欧洲选手要想真正突破国乒,走奥恰洛夫、皮切福德、法尔克那种特长突出、漏洞明显的道路是非常难的,只有坚持在大力量的同时迎前加速、反手强的同时正手不拖后腿才能重新获得生机。目前看来,弗朗西斯卡、K·卡尔松、卡尔伯格、莫雷高德比较符合此方向。 那么问题就来了:未来弗朗西斯卡对我们的威胁将会达到怎样的高度呢?27岁前后确实是一个运动员技术、经验、身体素质最佳的结合点,这次比赛我们也能明显看到弗朗西斯卡的正手上台率和心态调节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所以重点防备是必要的。 不过要说奥运备战的话,弗朗西斯卡能不能与我们在单打赛场上相遇其实还是个问题,毕竟每个协会名额只有2个,而波尔与奥恰洛夫目前仍是德国队稳压小弗的存在,所以他现在开始发力,恐怕已经有些晚了;再等到2024年奥运会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些老了。 个人认为,瑞典队两位小将卡尔伯格、莫雷高德或许才是未来欧洲方面值得我们重视的对手,至于弗朗西斯卡的话……看他自己能努力走到哪一步吧!本文均为笔者一家之言,水平有限多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教、一起留言参与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