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坟墓叫陵,圣人坟墓叫林,贵族坟墓叫冢,坟用于普通人。 关林,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的坟墓,埋葬着关羽的首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关林,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 ![]() 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的关林牌坊 ![]() 关林正门两旁各有一石牌坊 ![]() 关林正门对面是"千秋鉴"楼,为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戏楼) ![]() 关林正门 ![]() 正门石狮饱经风霜年代久远 ![]() 门票40元,觉得不便宜 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 东汉建安二十四(公元219年)冬,孙权偷袭荆州,关羽退走麦城,大义归天。220年春正月,孙权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将传关羽首级于洛阳曹操处 ,但被曹操识破,曹操敬慕关羽的为人,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十五里,并建庙祭祀, 就是今天的关林,迄今已有1790余年。 ![]() 正门里面是仪门 ![]() 仪门 ![]() ”威扬六合“匾额为慈禧书写 关羽被害后,蜀后主刘禅追盖关羽为"壮缪【miù】 侯"。 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关林庙,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敕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关林正门君",关羽始封"圣"。 ![]() 大殿甬道两侧望柱上狮子形态各异,为乾隆时期石刻 ![]() 甬道两侧有碑林,经查看最远为嘉庆年代 ![]() 大殿 ![]() 大殿门廊有众多名人题字,正门对联为乾隆所题 ![]() “声灵于铄”为乾隆皇帝题写 ![]() “关圣帝君之宝”玉玺(现代文物) ![]() 大殿内景(玉皇大帝像) ![]() 大殿内关公壁画 ![]() 钟楼(建于万历25年,1597年) 清朝,顺治五年敕封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五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雍正八年(1730年)诏改武庙。清乾隆年间加以修建,形成现今占地180亩的规模。关林是明清时期皇帝遣官致祭、地方官吏和百姓朝拜关公的场所。 ![]() 二殿(财神殿)建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 ![]() 二殿(财神殿)建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 ![]() "光昭日月"匾额是清光绪帝御题 ![]() 右侧配殿为“五虎殿”,左侧为娘娘殿,图为五虎殿 ![]() 五虎殿 ![]() 娘娘殿建于明代,内有"祛病祈福图"和"求子还愿图" ![]() 朗朗殿 ![]() 二殿(财神殿)内关公像 ![]() “光昭日月”殿内关公壁画 关林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虽说是保存完好,但笔者看到,几乎所有的石护栏都是最现代的。关林的建筑规格按照宫殿形式修建,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春秋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中轴线两侧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对称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任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也为"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 ![]() 春秋殿 ![]() 关公夜读《春秋》像 关羽是如何成神的。南朝陈国皇帝陈伯宗(566-568年,在位2年)托言"关羽显关公像灵成神",于光大年间(567-568年)在当阳玉泉寺西北为关羽立庙,在玉泉山为关羽建冢。到了隋朝(581-618年),关羽的神话传说开始出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关羽家乡解州兴建关帝庙,其他地方也开始建关帝庙。到唐代,关公信仰基本形成。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关帝庙,关公信仰进一步扩大。湖北当阳以五月十三日为关羽生日,举行隆重祭祀,远近效仿。另并渐渐形成清明节拜扫关冢之俗。唐末五代时期,在宫中、在民间悬挂关公神像已成为习俗,并盛行下来。 宋元时期是关公信仰的发展期,这时期由于皇帝的推崇、加封,关羽由一名武将变成了一尊神明,关庙也在封建帝王的政令下,广为兴建。关公信仰在民间日渐深人,每年五月十三诞祭、九月十三秋祭则已成定期且规模盛大。 ![]() 关林最后一进是关公墓(石牌坊) ![]() 关公墓石牌坊、碑亭 ![]() “中央宛在”意为“首级还在这里” ![]() 关公墓石刻 ![]() 万历时期碑刻 ![]() 八角碑亭 ![]() 八角碑亭中的石碑 ![]() 碑亭说明 ![]() 关公墓石门“钟灵处”,康熙五十门年建 关公信仰文化至明清时期迎来了鼎盛期。 在清朝顺治五年敕封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五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雍正八年(1730年)诏改武庙。清乾隆年间加以修建,形成现今占地180亩的规模。 关羽的封号经过宋、明、清皇帝的步步加封,最后在清光绪五年(1879年),最终封为"忠义神勇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佑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 关林中的石刻很古老,感觉早于明清 ![]() 关林中的石刻很古老,感觉早于明清 ![]() 关林中的石刻很古老,感觉早于明清 ![]() 关林中的石刻很古老,感觉早于明清 ![]() 关林中的石刻很古老,感觉早于明清 ![]() 关林中的石刻很古老,感觉早于明清 ![]() 关林中的石刻很古老,感觉早于明清 ![]() 关林中的石刻很古老,感觉早于明清 ![]() 关林中的石刻很古老,感觉早于明清 关庙由起初的个别地方修建发展到遍布大江南北,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规格之高空前绝后,而且把对关帝的祭祀列入国家祀典,定于每年正月十三日的春祭、五月十三日的诞祭和九月十三日的秋祭,用太牢(祭祀礼节的一种)之礼,皇帝或亲自御书致祭,或遣官到关林致祭。洛阳所辖各县、乡俱如此制。 历史悠久的洛阳关林,成为远近百姓祭祀关公的重要场所,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十三大祭,香火鼎盛。 ![]() 关林院内两侧是兵器和壁画长廊 ![]() ![]() 从明代开始,关公信仰文化依然延续,并向海外辐射,特别是随着大批华人到海外定居,也把关公信仰文化传播开去,在整个汉文化圈内外发生着巨大的影响。 2008年,洛阳关林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 1980年在关林设立有洛阳古代艺术馆,陈列古碑志、石刻艺术珍品。 2001年3月,关林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6年05月25日,关林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