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莎莎国际(00178.HK)销量滑坡,旺丁不旺财仍将持续?

 配枪朱丽叶 2019-07-15

曾几何时,莎莎、卓悦、万宁、屈臣氏这香港零售业过去的“四大天王”一度在赴港旅游的内陆游客群体中口口相传。很多内陆人到香港的首站必选莎莎(00178.HK),但如今的莎莎,光景已是大不如前。

销量急速下滑

莎莎诞生于1978年的香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为亚洲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化妆品零售集团之一,并于1997年在港交所上市。某种程度上,莎莎国际的业绩,与香港零售业的境况密不可分。

此前,莎莎公布的2019年财政年度业绩报告,其中有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今年五一期间,莎莎港澳地区零售销售出现同比3.9%的下跌。一边是京东618狂欢同比增长超出26%,一边是香港莎莎五一大促期间销售出现同比下跌,连打折促销也少人光顾,两相对比之下令人唏嘘。

日前,莎莎国际公布,由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止第一季度,集团整体零售及批发业务营业额按年下跌10.8%至约18.861亿港元。

公告指,在港澳市场,该集团零售及批发业务营业额按年下跌12.0%至约15.831亿港元,同店销售亦下调15.3%。跌幅主要受交易宗数下降8.0%所影响,其中香港客及内陆客分别下跌1.6%及12.9%,而每宗交易平均金额则下跌5.2%,其中香港客及内陆客分别下跌1.2%及3.8%。

受此消息影响,莎莎国际今日开盘下跌1.31%,截至发稿,股价2.27港元,较2018年的高峰5.7港元算是已经接近腰斩。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莎莎之困:旺丁不旺财

到如今,很难再看到莎莎的“高光时刻”了。

2018年,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贯通、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成型三个围绕香港的标志性事件达成,访港旅客人次迎来新的飞跃。然而,这些并未提振香港零售业的景气度,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虽说如今交通便捷,赴港游客在增加,但消费和购买力却难以为继。

事实上,在经济有所承压的氛围下,消费者的购物欲望退潮得非常快速。伴随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低迷,访港游客消费属性亦从“买买买”、“吃吃吃”,转趋“低端化”的日用品消费和“差异化”的另类景点观光,进一步折射出访港旅客对于奢侈品消费并未有太多热情。

在香港零售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背景下,莎莎亦成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个股。

如今,赴港内陆游客的购物意愿正在降低。港珠澳大桥在去年10月通车后,出入境旅客验放量破1000万,但偏低端客流增量多以尝鲜观光为主,难以转化为实际购买力。高铁的客流虽为公司带来较大贡献,但也难抵其他区域跌幅。莎莎准备在高铁站附近和大湾区扩店,但认为大湾区政策红利释放仍需时日。

天风证券认为,香港零售市场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浮动的不确定性,及香港自身的一些特殊情况,认为仍会压制赴港游客的消费意愿。4月赴港内陆游客同比虽涨5.3%,但4月香港零售业销售同比跌4.5%,其中药物及化妆品分类跌6%,“旺丁不旺财”继续蔓延。

(图源:天风证券)

受跨境电商冲击明显

除了内陆顾客在港消费势微,莎莎在内陆的扩张也受到挑战。业绩报告显示,莎莎在内陆业务总营业额轻微下跌1.9%至2.87亿港元。

业绩报告显示,莎莎年内在内陆开设7间新店及关闭另外8间表现欠佳的店铺,新店选址以大湾区为主,分别位于珠海、东莞及江门等,并首度进驻惠州,亦于南京开设1间分店。于2019年3月31日,莎莎在内陆店铺总数为54间。

销售渠道扩张的同时,莎莎在内陆的自家品牌产品销量表现并不理想。数据显示表示,上半年该品牌产品的销售疲软,使毛利率下跌2.8个百分点至49.0%,以致公司在内陆业务的亏损扩大至1590万港元。下半年业务虽有回升却未能完全抵销上半年的负增长情况,全年亏损扩大至1610万港元。

(图源:天风证券)

尽管莎莎虽企图通过提升潮流产品和丰富产品组合来尽力拉动客流和销售,但在整体香港零售走低和激烈市场竞争氛围中,努力收效甚微。

内陆方面,莎莎亦面临着以天猫国际、网易考拉、顺丰海淘、小红书等为代表,具规模和规范化的跨境电商平台近年的加速崛起。跨境电商通过规模采购压低价格,同时发挥深耕内陆仓储物流和电商网络化的优势。而业务较分散的代购行业经过“新电商法”的洗礼后,转趋谨慎,而莎莎此前突飞猛进的销售份额,一定程度上也是来自于近年来这些代购的迅猛发展。

此外,201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较为剧烈,受外部环境影响,难以恢复到此前高位,香港的汇率难谈吸引。再叠加赴韩游逐步复苏,令受挫的代购行业转投其他渠道,或直接去日韩货源地拿货。在香港本地,药妆店纷纷在游客区域积极开店,加上万宁和屈臣氏等也在发力差异化不高的中低端的日韩护肤品。另外,在缺乏高端国际品牌的情况,消费者也只能转投专柜和免税店,均对莎莎市场份额造成分流。

香港零售现状

根据旅发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访港客大涨19.5%至4,953,003人次,其中内陆客涨幅更达23.6%至3,817,370人次,而内陆过夜客亦录得双位数增幅,5月份按年增15.6%至1,482,963人次。相比4月访港内陆客和访港内陆过夜客5.3%和2.7%的增长,环比有显著升幅。

不过,香港政府发言人进一步表示,消费情绪在环球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的因素下依然审慎,短期内料会困扰零售业销售前景,然而访港旅游业持续增长及本地劳工市场平稳,应能继续带来一些支持。

此外,香港零售市场硬奢类别已经连续四个月下跌,且过去7个月中6个月表现负面。而其他类别方面,化妆品表现仍然强势,5月香港药妆市场录得1.0%的升幅,过去逾四年都表现低迷的鞋类产品亦有触底反弹迹象,5月鞋类、有关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销货额增长1.6%。服装、眼镜则分别下跌4.6%、11.3%,而百货公司货品销货额按年录得0.3%的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