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BBC)精心摄制了电视片《尼罗河之死》,记录了埃及考古学家费克里·哈珊是如何探索古埃及文明毁灭的原因。费克里·哈珊花了三十年的时间对古埃及文明的遗迹做了考查,对尼罗河边已存在七千年的花粉和木炭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那个时候曾经发生过严重的干旱。他得出结论:古埃及文明(应该指古王国)的崩溃是距今4300~4200年前出现了可怕的干旱引发的。干旱引发的大面积饥荒使古埃及进入了持续近二百年的黑暗时代。这就是古埃及处于分裂状态的第一中间期((2181-2060
BC)。在此之前是古埃及古王国第六王朝(2345 to 2181 BC),直到中王国((2060-1802
BC))的第十一和十二王朝兴起,才标志第一中间期的结束。 而这次干旱更可能是直接导致苏美尔人文明在中东最终消失的原因。苏美尔文明完全是一个依靠水的农业文明,干旱导致农业没落和饥荒,使得游牧民族趁机入侵。这就是第一次闪族人阿卡德人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并建立政权(前2334年-前2193年),但阿卡德帝国不久被另一蛮族库提人(Gutium)所消灭。之后苏美尔人得以短期复兴并建立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但这时苏美尔文明辉煌不再,最终伊朗埃兰人和来自叙利亚的另外一支游牧闪族亚摩利人占领了苏美尔,建立了巴比伦王朝,从此苏美尔人和苏美尔人文明在中东地区陨落了。当然这个时期应该确实有部分苏美尔人迁徙到古印度河谷,导致古印度河谷以哈拉巴和摩享佐·达罗城市为代表的青铜文明的继续发展。 这次干旱在中国史书中记载了下来。《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这个伊洛河应该不是指中国河南的那个伊河和洛河。河南的伊洛河只是黄河中游的两个流域不大但水量却丰富的小支流。这两个河流枯竭,不太可能导致“夏亡”!因为中国这个地域很大,河南的伊洛河枯竭了,夏可以迁徙到不远的长江等流域,长江万古以来恐怕没有枯竭过!但是中东地区如干旱,导致美索不达比亚平原的河流枯竭和尼罗河流量同时减少,对苏美尔人文明却是致命的,对古埃及文明也是严重打击。但估计此时古埃及周边蛮族还没有能在文明影响下发展起来,虽然古埃及人奄奄一息,但还能各自为政,可苏美尔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与圣经启示录所指,当到了世界末日,幼发拉底河将会干涸,为哈米吉多顿(末日灾难的战争)作准备,有非常相似之处。真实的历史其实已经发生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河流干涸,外族入侵,战争降临,最终苏美尔文明走到了世界末日。 由于伊洛河是指两条河流,而尼罗河是一条,所以伊洛河不应该是指尼罗河。前一篇已经说了,《圣经》记载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时候应该是有四条河流的,现在只剩下两条河流了,那么枯竭的两条河流是不是就是伊河和洛河呢? 我觉得可能性非常大!这是由于4200多年前这个干旱,导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原本四条河流枯竭了两条,并最终被黄沙覆盖。并最终导致苏美尔人的世界末日! “伊洛竭而夏亡”中的“夏”很可能是泛指当时的古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后来苏美尔-商-古埃及人到了中国后,为纪念这两条曾经给苏美尔-殷商人带来文明与毁灭的河流,于是乎在河南重新命名了这两条河流。 参考: 《 圣经》记载支持“殷”乃中东地形判断》 |
|